顾少卿和谢晓灿并没有猜错,京城外驻扎的大军,正是兰陵萧氏。
萧云峰入京时,萧氏父子便猜到京中会有大事发生,大军悄然而至。
顾氏新家主入京,带着无忧城的“小公主”一起觐见,皇室必定要为难一二。
郑氏的少家主与皇室已经出现龃龉,与长公主之女的婚事一拖再拖。
顾氏与谢氏拉亲结盟,自然要与李氏为敌,而当年之事,李氏的背后是太后, 太后也是皇室,顾氏想对付李氏,必然要与皇室为敌。
皇帝身子不好,太子母家身份低微,李氏急着要将七皇子推上位,年前已然失败过一次,将相位拱手让给了崔氏,心里必是不甘,且他们时间也不多了。
各方发酵,必定爆发帝位易主的大事。
帝位相易,新老皇帝交接之时,便是皇室最薄弱之时。
这可是萧氏千年难得一回的机会。
前几天顾氏将皇室的皇陵都差点给炸了,皇帝昏死,宫门闭门不出,百官被押……
几虎相争必有损伤。
而他萧氏此时站出来,以勤王护驾之名,调动兵马,围住京城。
若是事成,这皇帝萧氏也坐得。
若是不成,那只是萧氏担心皇帝安危。
更何况,他们已经得到确切的消息,说皇帝已经驾崩了。
宫中正在厮杀。
等宫中的人厮杀得残兵败将,他们再去捡现成的,接管皇城,岂不是很美妙。
不得不说,萧氏的如意盘打得好。
只是,萧氏父子三人都没有想到,宫中虽然此前有撕杀,却并没有如他们所料,大肆撕杀血流成河。
顾少卿出面维护,郑广明临阵站队,七皇子事前反戈,使得大局早定。
唯一的变数,只是那个充满邪恶的大祭司。
众望所归,事急成全。
太子先登基处理国事,再安排皇帝后事,再行祭天大典。
太子直接登基,自起帝号定明。
第一道圣旨便是让慕容皇室的禁军统领,带着禁军全城剿匪,所有匪患杀无赦,将京城掌控权拿到手。
第二道圣旨是让郑广明统领的三万骁骑营,守住皇城。
第三道圣旨是让顾少卿召西北二十万大军班师回朝勤王。
第四道圣旨是让崔相带着庞太师去城外驻军酬军。
名为酬军,实为探查。
第五道圣旨……
定明帝一连下了十道圣旨,可以说每一道都是走一步看三步的精明之举。
萧氏父子三人,本来还在营中谋划,想等着天黑,乱军进城,直接拿取成果,不想,崔相与庞太尉带着圣旨来酬军了。
敢在城外公然驻军,对外必定是宣称勤王护驾。
崔相与庞太尉宣了旨,让萧氏父子家主萧然与少家主萧岭一起人进宫见驾有赏。
其实太子让崔相与庞太尉来之前,并不知道大军之中是萧氏父子,是在进宫之前才获悉,临时在圣旨的空白处加上去的。
如今太子已然登基,京中大势已定。
萧氏父子接受圣旨,那便要进宫见驾。
若不接受那就是谋反。
所以只能接受。
但是接受的话,无人怂恿,就算是有进京勤王护驾的借口,也必需要推出一个替死鬼来平息皇室怒火,给天下一个交代。
所以,萧然与萧岭,只能牺牲萧云峰。
“峰儿,如今也是萧氏一族的生死存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峰弟,此难只是一时,你先受些委屈,将来总有一天兄长会为你正名。”
“峰儿,为父将你出族,也是为了你好,若不然,我们父子三人总会有一人丢了命去。”
“峰弟,你出族后改名换姓,做个吃穿不愁的富家翁,娶你心爱的女子,再无任何顾忌,她也不会受世家的条条框框约束,也是另一种快活。”
萧然与萧岭,你一言我一语,直接定了萧云峰的未来,根本没有给萧云峰说话的机会,也没有考虑他的个人感受。
萧云峰心头拔凉,却不管他此时如何不满,也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显然,父子三人,父亲是家主,兄长是未来的家主,只有牺牲他,才是代价最小的。
若是他站在高位,他也会做出如此选择。
可是,被牺牲的,被抛弃的是他自己,便不那么容易接受了。
这么多年,萧云峰全心都扑在兴旺萧氏之上,在外不停奔走,也全都是为了萧氏。
人家兄弟西墙,都想坐到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可他却从来都没有想过与兄长争家主之位,只盼着兄长身体健康,盼着家族顺遂。
父兄想要什么,他就为他们谋划什么,甚至此次,也是因为父兄想要那个位置,所以……
被别人伤,萧云峰可以一笑了之。
但是被自己最最重要的人伤害,萧云峰却是笑不出来。
可又能怎么样,那是他的父兄。
算了。
他还有兰兰。
他不回萧氏,从此带着他的兰兰天涯海角,游历大江南北之后,选一风景秀之处落脚,生儿育女。
她不是要正妻之位吗,不是要唯一吗。
他都可以给她。
萧云峰默然离去,往范阳的方向而去。
大殿之上。
萧家主与萧氏少家主,先表恭喜,再表哀思,然后述罪。
都说是因为萧云峰帮着谢少家主营救谢老爷子,得知皇室皇陵被毁,宫中不稳,以至他们着急万分,担心圣上,担心有心企图不良,所以才煽动了驻军,在京外等着勤王护驾。
因萧云峰带的消息有误,这才误导了驻军将领。
此等大罪,不得饶恕。
如今已将萧云峰逐出萧氏门墙,任由皇帝随意处置。
定明帝新坐帝位,此时乱已平定,最重要是稳住人心,必得恩威并重。
既然对方已将亲子逐出家门,那么就算有所不满,也不能再去处置,以免让对方心生怨怼不满。
毕竟城外还有三十万大军。
定明帝打了个哈哈,“既然家主已有处置,那朕又何必再伤脑筋,此事就此作罢……”
当然了,定明帝虽然没有处置萧云峰。
但是,却将那能被萧氏父子调动“蛊惑”的将军,全都或治罪,或贬嫡,或斥责了一番。
又将萧氏在朝堂中,略有关联的一些姻亲门人,都敲打了一番。
这也是对萧氏的警告。
处置这些人,可比处置一个萧氏的弃子要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