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简雍的脑子要比刘备清醒许多。
霍光时期,与现在毕竟不一样。
虽然以前有夏商周三朝,但周朝毕竟是封建制。真正的作为一个朝代统治全国,触角可以触碰到帝国任何角落的朝代是秦朝。
秦朝短暂。
汉朝建立。很多的事情,都是第一次,没有先例可行。汉武帝的时候,武帝杀母留子,立年幼的汉昭帝为帝,又留下霍光等辅政大臣。在一系列斗争之后,只剩下了霍光一个权臣。
最后权力掌握在霍光的手中,其实那个时候汉朝就有可能亡国了。
汉武帝立汉昭帝,杀了汉昭帝的母亲,其实非常的不明智。
因为从霍光的所作所为来看,这个人其实不算是绝对的忠臣,私心很重。
只是霍光也是第一次当权臣,不知道还有一个篡位的选项,这才保留了汉朝国统。
直到后来王莽篡位,让汉天子禅让给自己。人们才知道,原来还有这种操作。
有王莽前例可循,又有霍光死后全家被杀的例子。张霸怎么可能做大汉忠臣?
简雍觉得刘备是在做梦。但这个时候,他也没有打击刘备,反而附和点头道:“主公说的是,张霸可惜了。他如果愿做忠臣,必定名留青史。”
刘备点了点头,然后站了起来,走出了城门楼,背着手看着前方的天空,神色凝重道:“张霸行霹雳手段,赶走了所有世家大族。现在冀州已经没有世家大族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我们如果反攻冀州,就没有人支持我们了。”
简雍点了点头,但却也说道:“但是反过来。张霸迁徙走了冀州的世家大族,对于中原的世家大族来说也是个震慑。他们肯定会更加拼命的支持曹公。以免曹公兵败,他们也落得与冀州的世家大族一样的下场。”
因为袁绍在冀州,所以很多世家大族往冀州汇聚。但没有去投奔袁绍的世家大族也有不少。
中原广袤,不缺世家大族。
刘备眼睛一亮,回过头对简雍点头道:“所言甚是。凡事有利必有弊。”
曹操毕竟不是袁绍啊,对世家大族的掌控力是比较薄弱的。要是张霸在冀州善待世家大族,维持原状。中原的世家大族,没准会暗潮汹涌。
但是现在是“前车之鉴,后世之师。”
中原的世家大族,会更加的团结。
简雍又笑着说道:“还有。曹公经营黄河防线很是仓促。如果张霸今年秋冬大军南下,我们准备略有不足。现在要处理世家大族,那张霸最早也要明年秋冬出兵了。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准备。”
虽然他内心还是不看好曹操、刘备联盟,在中原抵挡住张霸的进攻,但也不得不承认,事情看起来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有理。”刘备的眼睛更亮,脸上露出锐气。“只要我们好好经营,一定能阻挡张霸南下的。”
…………..
濮阳城。
这是曹操在中原经营了多年的老巢,大本营。冀州之战结束之后,赵云就退兵回去了荥阳一线。
曹操也退兵回到了濮阳,经营黄河防线。
城内将军府,书房内。曹操正在接见大将曹纯。
曹操坐在主位上,笑着问曹纯道:“子和。虎豹骑的建设怎么样了?”
曹纯满脸自信,对曹操行礼道:“主公放心。必能与张霸的铁骑抗衡。”
“好。”曹操笑了,点头道。
曹操一直都知道,张霸的铁骑战斗力惊人。是非常恐怖的存在。试图建立起一支,可以与张霸铁骑抗衡的骑兵军团。
在公孙瓒还活着的时候,他就不断与公孙瓒交易,获得良马,交给曹纯,扩充虎豹骑。
如今虎豹骑的规模,也到达了二万。
曹操虽然没有去检阅过,但一直都很关注。把虎豹骑交给曹纯,他也很放心。
而其实他希望虎豹骑的人数更多一些,最好能到达五万,但是没办法。虎豹骑太吃资源了,养二万已经是极限。
二万虎豹骑当然不是张霸骑兵的对手。毕竟张霸的骑兵,可不仅仅是张霸铁骑。
还有赵云、马腾、马岱的骑兵军队。
规模庞大。
就在这时,荀彧从外走了进来。对曹操行礼道:“主公,冀州发生变故。”
曹纯端正坐姿,对荀彧躬身行礼。荀彧在集团内的地位很高,超过他们这些曹氏、夏侯氏的武将。
等荀彧说完,曹操的脸色凝重起来,一言不发许久。
“张霸真是恐怖啊,竟然这么果断的用霹雳手段,迁徙走了世家大族。现在冀州成了他的一言堂。我们失去了反攻冀州的条件。”
曹操叹了一口气,一针见血道。
荀彧也是神色凝重,点了点头。
他们当然也知道,张霸这么做,会使得中原的世家大族更加团结。但与他们得到的相比,显然失去的更多。
他们失去了进攻的资本,只剩下了防御的资格。
而久守必失啊。
曹操内心因为虎豹骑进展顺利,而愉悦的心情,一下子被冲散了。他右手握拳重重的锤在了案几上,站起说道:“可恶。张霸迁徙走世家大族,又开辟北国州、朝鲜州一举两得。鲜卑人,就这看着?北国州原本不是鲜卑人的势力范围吗?”
他也只是发泄一下,不是不知道,现在的鲜卑已经不是以前的鲜卑了。
以前的鲜卑,可是朝廷头疼的存在。经常入寇并州、幽州,让朝廷大出血。但是现在的鲜卑,已经被张霸驯化过了。
一群欺软怕硬的东西。
曹操对于张霸,也只有发发牢骚,发泄一下的本事了。他无法做到,对张霸的实质打击。
只能等张霸来进攻。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调整了一下心情,脸上露出凝重之色,对荀彧、曹纯说道:“先生。子和。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们准备的越充分,就越能守住中原。守住中原,才有希望。”
“会有希望的。”
他仿佛是在给自己打气。
荀彧、曹纯对视了一眼,躬身应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