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什么叫真正的忏悔?
在古老的禅林深处,有一座名为“净心庵”的寺庙,它隐匿于群山环抱之中,四季云雾缭绕,仿佛是世间的一片净土,远离尘嚣。
庵中住着一位年迈而智慧的老禅师,法号云隐,他的一生都在修行与教化中度过,对佛法有着独到的见解与深刻的体悟。
故事发生在一个秋风送爽的清晨,山间枫叶如火,落叶铺满了蜿蜒的小径,每一步都踏出了岁月的回响。云隐禅师正于庵前的松树下打坐,面容平和,仿佛与这自然融为一体。
此时,一位年轻的行者,名叫林逸,满脸愁容地踏入了这片宁静之地。林逸自幼学佛,却总觉修行之路坎坷难行,尤其是面对自己过往的种种错误与过失,心中充满了自责与迷茫。
“大师,弟子林逸,慕名而来,求大师指点迷津。”林逸跪拜于云隐禅师面前问道。
云隐禅师缓缓睁开眼,目光温和而深邃,仿佛能洞察林逸内心的挣扎。“施主,请起。修行之路,非一日之功,亦非一蹴而就。你既已心生悔意,便是向善的第一步。但忏悔之道,非仅在于言语,更在于行动。”
林逸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大师,弟子虽知忏悔重要,却不知如何才是真忏悔。每每向人诉说自己的过错,心中却并未感到真正的解脱。”
云隐禅师微微一笑,伸手轻抚身旁的松枝,松针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在晨光中闪烁。“真正的忏悔,不在于发露于众,而在于内心的觉醒与改变。我曾得章嘉大师真传,他告诉我,忏悔之要,在于‘后不再造’。你若真心悔过,便应立下誓愿,从今往后,不再重蹈覆辙,这才是真忏悔。”
林逸若有所思,但眉头依旧紧锁。“大师,弟子虽有心改过,但往往事到临头,又被贪嗔痴慢所困,明知故犯,难以自拔。”
云隐禅师闻言,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望向远方层峦叠嶂的山峰。“修行之路,本就充满挑战。你之所困,皆因修行功夫尚浅,未能敌过内心之烦恼。然而,正是这些烦恼,成为了我们修行的磨刀石。你需继续努力,加深修行的功夫,直至能在烦恼现前时,亦能如如不动,那时,你便真正通过了考验。”
言罢,云隐禅师领着林逸步入庵后的竹林。秋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阳光透过密集的竹叶,洒下斑驳的光影,为这片竹林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静。
“你看这竹林,”云隐禅师停下脚步,指着一片随风摇曳的竹叶,“每一片竹叶,都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却依然坚韧不拔。你亦应如此,面对内心的烦恼与过失,不逃避,不推诿,而是勇敢地面对,用修行的力量去化解它们。”
林逸望着那片竹叶,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路,虽然布满荆棘,但只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终能到达彼岸。
“大师,弟子明白了。从今往后,弟子定当努力修行,不再为过往的错误所累,而是将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后不再造,真心悔过,以行动证明自己的改变。”林逸的声音坚定而有力,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云隐禅师欣慰地点了点头,从袖中取出一本泛黄的经书,递给了林逸。“此书乃我多年修行心得,赠予你,愿你在修行的路上,能有所助益。”
林逸双手接过经书,感激涕零。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本经书,更是云隐禅师对他寄予的厚望与期望。
从此,林逸在净心庵中潜心修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不再为过往的错误所困扰,而是将全部的心力投入到修行的实践中。每当烦恼现前,他总能想起云隐禅师的教诲,以一颗平和而坚定的心去面对。
岁月流转,林逸终于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禅师。他用自己的经历与智慧,启迪了无数迷途的众生。而每当有人问及他修行的秘诀时,他总会微笑着回答:“真正的修行,始于内心的觉醒与改变。后不再造,真心悔过,以行动证明自己的改变,这便是修行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