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泾原节度使的成立缘于吐蕃进犯,得名于所辖的泾、原二州。

泾州,位于今甘肃泾川县以北;原州,位于今宁夏固原原州区,因被吐蕃所占,其州府一直设置在泾州境内。

安史之乱前,大唐西北方向重兵云集,有朔方(治宁夏灵武)、陇右(治青海乐都)、河西(治甘肃武威)、安西(治新疆库车)四大战区拱卫环绕,泾州、原州属于内地,军事地位并不明显。

安史之乱爆发,边防战区主要兵力内调平叛,吐蕃趁大唐西北空虚不断蚕食入侵,陇右、河西各州相继沦陷,原州也因而落入吐蕃版图,大唐边境自河湟以西被一直压缩到了陕甘交界!

为了抵御吐蕃进犯,在时任宰相元载提议下,代宗于大历三年(768年)十二月颁诏,成立泾原节度使,将屯驻在邠、宁二州的安西军调整到泾州戍防,由郭子仪的朔方军接管邠宁。

泾州,也由此从关中一座普通州城,升格为边境一线重镇!

泾原首任节度使马璘是中唐时期着名将领,二十岁在安西都护府(新疆库车一带)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先后参与过同突厥、安史叛军及吐蕃的战争,驰骋于大唐陇右、关内、河南、河北各道,足迹遍及东西数千里,经历大小战役数百次,一路开挂、屡立奇功。

到任泾原后,他率军修缮城防,多次击败吐蕃,前后破敌三万余人,有效遏制了吐蕃在西北方向的进攻势头,稳住了边防形势。

但泾州在战火的摧残下荒败不堪,原住居民大多逃亡在外,贫瘠到根本没办法养兵。

马璘积极向朝廷汇报反映,代宗专门让他兼任郑颖节度使,动用郑州、颖州(今安徽阜阳)二地租赋解决泾州驻军的供应保障。

大历十一年(776年)十二月,马璘病故,临终前将军政事务托付给了行军司马段秀实!

段秀实与马璘一样,也出自安西军,见证过安西军全盛时的辉煌,先后辅佐马灵察、高仙芝、封常清、李嗣业、马璘五任节度使,曾远征护蜜(今阿富汗境)、征讨大勃律(今巴基斯坦境),还参与了历史上着名的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境)之战,在唐军兵败撤退之际,他力劝陌刀将李嗣业留下殿后阻击追兵,防止了唐军的进一步损伤。绝对称得上是位打过硬仗、见过世面、身经百战的优秀将领!

泾原驻军主要由安西军组成,这些年里尽在艰苦地区打打杀杀,从没过过几天好日子,全凭马璘的人格魅力才不至恣意妄为。马璘一死,军心立刻乱了!

丧葬期间,段秀实担心士兵哗变提前做了充分准备,下令军中将士只可在军营哭丧,不准进入城中灵堂。对参与送葬人员的进退哭拜都制定了严格程序,有违反者一概军法论处。在他的严阵以待下,丧葬仪式组织的井然有序,没有出现任何突发事件。

都虞侯史廷干、兵马使崔珍、十将张景华企图在丧葬期间作乱,段秀实提前得知了情况并迅速奏报朝廷,将三人全部外调他地任职,实现了不戮一人而军府晏然!

大历十二年(777年)九月,朝廷正式任命段秀实为泾原节度使兼郑颍节度使。

段秀实的治军风格迥异于马璘,马璘能战善战、谋略出众,但为人高调,生活奢靡。而段秀实则属于以情带兵的类型,本人没什么特殊爱好,生活简朴,与人友善,爱护士卒,泾州军民在他的领导下渐入正轨,日子越过越好,可惜这一切都被宰相杨炎的胡乱作为给搅乱了。

建中元年(780年)二月,杨炎继承他前任宰相元载遗愿,想要派泾原驻军前出至敌方境内,重筑原州城(宁夏固原,已被吐蕃所占),并在那里长期戍守,以期夺回陇右地区。

客观上看,元宰当年提出的《城原州议》,对于抵御吐蕃,夺控陇右、河西具有一定的战略参考价值。但任何事物都要辩证来看,好政策也需要有好的时机去实施才能收到预期成效,如果时机不对强行推进,好政策也会沦为祸国殃民之举。

在敌方境内重筑原州且移兵戍防,组织实施起来难度与风险都极大,稍有不慎不仅会遭到吐蕃反扑,还会引发泾原驻军的强烈反对,导致内部生乱,这也是代宗没有采纳这一策略的主要原因。

当时的大唐国力衰落、隐患重重,边防首要问题应当是稳,在稳住人心的基础上稳住现有态势,防止出现局面的进一步恶化,而后在伺机寻求更好办法。

杨炎在这种情形下派兵深入敌国境内,修筑城池扩军备战,这不明摆着告诉吐蕃我要打你吗!

段秀实镇守边防多年,自然清楚这一道理,他力劝杨炎如今边境空虚,暂时不要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去招惹吐蕃。一番为国为民的恳切之言,到了杨炎那里却成了与他作对的刻意拖延。

此时的杨炎正大权在握踌躇满志,眼里怎能容的了沙子。本着不换脑子就换人的原则,把段秀实调入朝中担任司农卿(类似于农业部),让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兼管泾原,泾原留后刘文喜为节度副使。

为了防止泾原驻军不听指挥,杨炎派出两位军功宰相朱泚、崔宁,让他们各率万余人前往泾州,打着辅助修城的名义督导泾原军民收拾行装赶赴原州。

李怀光,本姓茹,祖先是柔然人,从渤海郡(古国名,靺鞨人所建,在今东北吉林一带)迁移到幽州,其父茹常是朔方军将领,累功获赐李姓。

李怀光自小加入军旅,因作战勇猛武艺高强,得到郭子仪赏识,将他作为后备人才着力培养。

他曾长期率军抗击吐蕃,屡战屡胜,打的吐蕃闻风丧胆。他为人刻薄严厉不讲情面,又极端的自负固执,心胸狭隘认死理,刚刚做上节度使不久,就借故杀掉了温儒雅等五名不太肯听招呼的元老宿将,手下一众将士都很怕他,这一性格特点也导致了他后来的人生悲剧。

朝廷命令下到泾州,这些在段节度领导下刚刚过了几天好日子的大兵们不干了,纷纷吐槽说,我们为国家守护西大门已有十数年之久,一开始在邠州(今陕西彬州)有田有地,朝廷非把我们迁到泾州(甘肃泾川),驻守这块不毛之地。

现在好不容易把泾州建好,站稳了脚跟,你们又要让我们到吐蕃占据的原州修城,我们这是招谁惹谁了!

如果段秀实还在,肯定会对他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服他们听从指挥。可惜的是他被调走了,朔方军的李怀光要当他们的主帅。

这一消息无异于火上浇油,大兵们彻底不干了!李怀光是什么人,一上任就连杀五员老将,人家犯了啥错,不就是曾经得罪过他吗!他要是来了,我们这些没人疼、少人爱,又无权无势的小喽罗,还不都得让他杀光。

于是,抱怨转变为恐惧,又升格成浓浓的恨意,野火燎原般布满了泾原军民的心。

留后刘文喜是土生土长的泾原将领,段秀实走了,李怀光没来,现在城中他是老大。

他可没有段秀实那样的大局观,不会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去服从这不着调的指挥,便顺应众人心意,将城门紧闭拒绝朝廷使者入城,并上疏奏请德宗,让段秀实继续领导泾原,如果实在不行派朱泚也可以,但就是不能让李怀光来。

杨炎没料到事情会发展成这个样子,他是个没事找事、有事又怕事的主儿。为了息事宁人,只好退让一步,提议改由朱泚担任泾原节度使。

蹊跷的是等朝廷的调整任职命令到了,刘文喜却再次予以拒绝。通过这些天的等待,他可能也想明白了,自己是正牌子的泾原留后,土生土长的安西军,段节度调走,这位置应当属于自己,凭什么白白让给他人!

于是,刘文喜于四月初一这天悍然宣布独立,并将自己儿子送到对面吐蕃去做人质,以求取得吐蕃支持,完全是要脱离大唐掌控的节奏。

这还了得!

虽然在代宗执政期间,各地节度使耍个小性、造个小反、作个小乱实属正常,但这可是德宗上任以来遇到的第一次叛乱,是德宗派出巡察组巡视四方后第一个敢于冒头的藩镇!

更可气的是,作乱的泾原位居边防要地,且又是一直忠于朝廷的安西军!刘文喜这个无名之辈,竟敢如此蔑视我大唐权威!

德宗龙颜震怒,迅速作出反应,指派朱泚、李怀光前往征讨,又让神策军使张巨济率领两千神策军协助攻击!

朱泚、李怀光都是百战宿将,很快率军把泾州围了个密不透风。刘文喜倒是很有一些自知之明,躲在城里当缩头乌龟,企图以拖求变。

泾州本是防御吐蕃用的要塞式据点,城墙又高又厚,城内补给也非常充足,他不主动出战,短时间内恐怕还真没什么好的办法!

朝廷军队一出动,必然涉及后勤保障等诸多事宜,刘文喜在城里要吃饭,李怀光、朱泚他们在城外一样要吃饭,数万人的粮食、草料那可不是小数目。

于是大唐这部已经锈蚀的国家机器开始缓缓运转起来,从南到北调运粮草物资,搞得各地沸沸扬扬,又正赶上旱灾,百姓粮食欠收,还要勒紧腰带缴税服役,个个怨声载道!

时间一长,朝中大臣按照往年惯例和起了稀泥,劝德宗说,您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让刘文喜道个歉、服个软就算了,彼此给个面儿,日后好相见!

谁知此时的德宗还没受过多大刺激,血气正盛就是不同意,还说出了他在位期间最有气魄的一句话:“微孽不除,何以令天下!”

大臣见他这么说,也就没人再敢言语了。

刘文喜察觉苗头不对,赶紧派将领刘海宾入朝找德宗求情。刘海宾曾是德宗当藩王时的旧将,算是德宗的人,派他去是想以老部下的情谊说动德宗。

但这步棋走的很差劲,既知刘海宾是德宗的人,又凭什么相信刘海宾会舍掉当今皇帝,而选择站位到你这边!

果然,刘海宾在而见德宗后,对德宗说:“我是您的人,怎么可能攀附于他。我肯定会把他脑袋砍下给您,只是这次他要的不过是节度使的旌节、一个名份而已,您不如先给他,等他懈怠了我好趁他不备宰了他。”

德宗义正言辞地予以拒绝:“你能报效朝廷,自然很好。要我赐他旌节,绝对不行。你回去告诉他,等着受死吧!”

德宗严令前方朱泚、李怀光加强进攻,同时精减自己膳食,用省下来的钱筹措物资供应前方,对被围城中的泾原将士,该发的衣物也一并发放,绝不拖欠。

皇帝摆出鱼死网破的姿态,朝中群臣无人再敢懈怠。于是,该攻城的攻城、该运粮的运粮,国家机器一旦认真起来效率还是蛮惊人的。

举全国之力对付这么一座小小边城,刘文喜哪里还有胜算!而他所盼望的吐蕃,此时已与大唐讲和,正在商谈交换战俘、重修边界等大事,怎么可能为了他而再启战端。

面对孤立无援的困境,泾原大兵彻底老实了。刘海宾返回泾州,会同其他将领杀掉了失去人心的刘文喜,将他的脑袋割下传首长安!

这次叛乱从发起到结束不到两个月,德宗以绝对优势胜出,且胜得毫无悬念、胜得扬眉吐气!

德宗此时志得意满、豪情万丈,下令把各藩镇在长安办差的人员全部集合起来,免费参观刘文喜首级。

德宗以俾倪不屑的眼光扫视面前这些惊的目瞪口呆的藩镇官吏,不服就来,看谁怕谁!

只是他不知道,这次胜利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反倒进一步刺激了早有不臣之心的那些强藩,既然脸都撕破了,那就直接开整呗!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疯魔三少爷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大唐第一熊孩子回到宋朝当皇帝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三国:挥师出祁山夺渭水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霸气村妞,种个将军当相公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气吞山河图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大唐皇子:我有农场系统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唐逗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豪横大宋北宋小地主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谍影:命令与征服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北宋当暴君三国前传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补天前传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福寿至神通寺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大宋出了个武皇帝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
UU文学最新小说: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