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宣武军前身为河南节度使,成立于安史之乱第一年——天宝十四载(755年),后又相继改称汴宋、汴滑节度使。

建中二年(781年)十一月,改称宣武军。其辖地几经变迁,治所位汴州,长期领有汴、宋、亳、颍四州——大体在今河南、安徽与山东三省交界地区。

刘洽是宣武军组建后的第三任节度使,在位期间正值四镇之乱、泾原兵变,他铁心忠于唐室,在永平、神策等军配合下,向北大破淄青叛藩李纳,向南与淮西叛藩李希烈对峙数年互有胜负,因战功卓着累封怀德郡王,被德宗赐名刘玄佐。

他出身贫寒,早年在县里做过捕盗吏,因犯法被县令施以鞭责,险些丢掉性命。后来投入永平军,靠着作战勇猛跻身将领。其人轻财重义,严而有谋,平定战乱后在韩滉劝说下入朝参见,是当时深受德宗宠幸的藩镇主帅之一。

他在宣武担任主帅七年,在他的调理下宣武军从一个二流藩镇步入辉煌,兵力一度达到十万。但也正因如此,宣武将士变得骄横跋扈,只听令他一人指挥。

贞元八年(792年)三月,刘玄佐病故。

与其他牛人统带的藩镇一样,他的死立时让宣武军陷于混乱。军府将佐担心发生兵变秘不发丧,以他的名义奏请德宗从速派人接替。德宗准备让陕虢观察使吴凑继任,遣使询问军中意见。

吴凑是德宗的舅爷,在福建、京兆两地干的都不错,颇有一些政声。监军孟介、行军司马卢瑗认为可以,德宗于是安排吴凑走马上任。

吴凑走到汜水时,刘玄佐死讯公开,军中向卢瑗申请仪仗以备发丧。卢瑗拍马心切,想把仪仗留给新节度吴凑上任时用,一口予以回绝。

这一做法激怒了尊重刘玄佐的众多将士,刘玄佐女婿带领亲兵披甲执刃,簇拥着刘玄佐的儿子刘士宁脱去孝服,占领军府,自称宣武留后。

他们抓捕了同意吴凑上任的守城将曹金岸、浚仪令李迈,将二人凌迟处死。卢瑗跑得快,得以逃脱。

刘士宁打开府库,用重金犒赏将士笼络人心,劫持了监军孟介,借以向朝廷施压。

德宗与宰相商议对策,窦参认为如果不答应刘士宁,恐怕他会倒向淄青李纳,对朝廷不利。德宗采纳了窦参意见,诏令刘士宁为宣武节度使。

刘士宁怀疑宋州刺史崔良佐不依附自己,便以视察为名到达宋州,用都知兵马使刘逸准取代了他。

都说将门出虎子,可惜刘士宁并没有继承父亲的优秀基因,根本不是做节帅的这块儿料。他淫乱残暴又不务正业,经常外出打猎数日不归,上任不过一年多点,便已惹来一身骂名。

都知兵马使李万荣素得人心,引起了刘士宁的猜疑,剥夺了他的兵权,打发他代理汴州政务。

贞元九年(793年)十二月初二,刘士宁带着两万人到郊外打猎。李万荣趁机进入军府,召集留下的千余亲兵,欺骗他们说:“朝廷征召李大夫入朝,让我执掌留守事务。你们工作辛苦,每人赏赐三十缗。”

众亲兵平白得了这么多钱,纷纷下拜道谢。李万荣又照此方法,告谕府外士兵,众人全都信以为真,愿意接受他的号令。

随即下令关闭城门分兵把守,派人飞骑通告刘士宁:“朝廷征召大夫入朝,请你立刻启程。如果迟疑逗留,诏令割掉你的首级进献。”

刘士宁眼见大势已去,带着五百亲信逃奔长安。只是树倒猢狲散,当他走到洛阳时,身边仅剩下数名家仆。

德宗听到这一消息,派人询问陆贽意见。陆贽道:“如今刘士宁被驱逐虽是出于众意,但李万荣执掌宣武却并非朝廷委任。此事涉及国家安危,请陛下派大臣前往查明,谨慎加以处办。”

德宗道:“如果动作慢了,恐怕于朝廷不利。我的想法是让一名亲王遥领节度使,暂且由李万荣代理留后,看看情况再说。我现在就从宫中直接下令。”

陆贽认为不妥,上疏劝道:“上阵厮杀不是臣的强项,然而运筹帷幄或许还有些见解。李万荣所上奏疏,言辞颇为张狂,只流露出他想上任的想法,全没有臣子该有的礼节。从这一鄙陋行为即可看出,他不是个遵循正道的人。”

“臣听说他生于滑州,热衷于搞老乡观念、团团伙伙那一套。宣武军中与他亲近的不过三千左右,其他士卒早已心怀怨愤。这一偏执行径,足已证明他实非将才。这种人一旦让他得志势必骄横傲慢,将来恐怕不是背叛就是丧师辱国。”

“像他这样靠着要挟朝廷获得官位,不会对朝廷恭顺。陛下碍于形势被迫授予官位,也不是出自本心。君臣之间势必互相猜疑,与其到了事态严重时再去制止,不如在尚未萌芽时予以拒绝。”

“治国之道,在于弘扬正义。若让将士忠于君王,先使他们学会服从。藩镇节帅专制一方,加罪一人何愁找不到理由。如果杀害主将就可以接替帅位,长此以往谁都会暗存歹念。任凭此风蔓延,非但助长叛乱,也开启了谋逆的祸端。”

“如今他刚刚赶走刘士宁,因为事情发生突然,各州刺史固然不是他的同谋,汴州将士也未必都与他同心。陛下只需从文武群臣中挑选一人,将其任命为宣武节度使,同时慰劳宣武将士,褒奖刘士宁平定乱局的功劳,将其另授官职外调他地。李万荣纵然不服,又能有什么作为!陛下按臣所说去做,如果发生任何过失,臣愿意接受罪责!”

陆贽的长篇大论没有打动德宗,他依旧固执的让通王李谌遥领宣武节度使,任命李万荣为宣武留后。

陆贽分析的非常准确,李万荣虽然夺得了帅位,但无论能力还是威望都不足以服众,上任没多久就发生了兵变。

宣武军有三百亲兵,原为刘玄佐护卫,战斗力很强,且极为嚣张。李万荣讨厌他们,打发他们到长安以西参与防秋。亲兵们满腹怨气,在大将韩惟清、张彦琳的蛊惑下攻向李万荣,被李万荣击败。

亲兵们在汴州城内抢掠一番,溃散逃亡。韩惟清逃奔郑州,张彦琳逃奔洛阳。

李万荣展开报复,疯狂屠杀数千人,全是参与叛乱亲兵的家属。有几个士卒在闹市高喊:“今晚有大军到,城池一定会被攻破。”李万荣收斩了他们,向德宗奏报是刘士宁所为。德宗信以为真,将闲居长安的刘士宁调往郴州。

贞元十二年(796年)六月,李万荣罹患中风,昏迷不醒。

护军中尉霍仙鸣推荐宣武押牙刘沐军政双优,可委以重任。

霍仙鸣、窦文场都是德宗最为宠信的宦官。别看德宗心胸狭窄视眼短浅,猜忌这个怀疑那个,但对身边宦官与佞臣却从来都是言听计从!

六月二十二日,德宗诏令刘沐为行军司马,准备让他在李万荣死后继任。

简要说明一下,德宗担心藩镇闹事,不愿在节度使还活着时予以更换。为了保证权力的顺利交接,他亲自选人担任藩镇行军司马,作为节帅的后备人选。因此但凡能做到行军司马,就相当于是下任节帅。

李万荣的儿子李廼在宣武军担任兵马使,执掌宣武兵权。六月二十五日这天他集结众将,责备将领李湛、仇娄说、张丕工作不尽心,准备将他们打发到外县。恰好朝廷使者第五守进抵达汴州,宣读了刘沐的任职命令。

十多名士卒在底下喊道:“兵马使这么勤劳,朝廷却不予褒奖。刘沐是干什么吃的,怎么能当行军司马!”

一时间群情激愤,大有爆发之势。刘沐怕了,佯装中风倒地,让人抬出队伍。

又有士卒喊道:“仓官刘叔何贪污。”

话音刚落,士卒们一拥而上,将刘叔何乱刀砍死。

愤怒的士卒还想砍杀第五守进,被刘沐劝阻。

都虞侯邓惟恭与李万荣是同乡,平时关系非常亲近,李廼也把他当长辈看。邓惟恭稳住李廼,与监军俱文珍密谋,设计将李廼抓获押送长安问罪。

德宗见刘沐无法服众,便让宰相、东都留守董晋兼任宣武节主度使,把李万荣调整为太子少保,将李廼贬为虔州司马。命令刚下,李万荣病故离世。

邓惟恭赶走了李廼,将兵权握在手中,自认为理应由他取代李万荣继位,没有派人去迎董晋。

董晋接到诏令,仅带十余名家仆前往赴任。抵达郑州,无人迎候。郑州官员劝董晋暂时留下以观后变,有个从汴州回来的官员劝告董晋千万不要进入汴州,以免受害。

董晋丝毫不以为意,继续前行,很快距汴州城不足十里。邓惟恭没料到董晋动作如此迅速,他还没顾得上谋划就已到了,只得率众出迎。

董晋拦住了准备下马施礼的邓惟恭,神态安祥满脸笑容,与之相反,邓惟恭却显得局促不安。进城后,董晋毫不起疑,仍让邓惟恭继续执掌军政事务。

当初刘玄佐将宣武军扩充到十万人,待遇非常优厚。李万荣、邓惟恭为了笼络人心,也经常厚加赏赐,以致这些将士骄横跋扈无法驾驭。为了防范他们作乱,李万荣、邓惟恭均安排亲信驻扎在帅府庭院,董晋到达当天全部予以解散。

朝臣大多认为董晋性格柔和,担心他镇不住宣武将士,德宗也有此顾虑,诏令汝州刺史陆长源为行军司马,辅佐董晋。陆长源刚直苛刻,主张改革旧制。董晋一开始答应的非常痛快,但每每进入实施阶段便劝陆长源放弃。

邓惟恭看到董晋威信渐高,内心愈发不安。暗中纠集了两百多人准备作乱,被董晋发觉全部处死,将邓惟恭押送长安。

董晋身为朝廷宰相,其政治手腕相当高明,他靠着过人情商,以及以稳为先的策略,很快让宣武军的骄兵悍将安分下来!

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初三,董晋病故,行军司马陆长源顺利接任。

陆长源是个很有名气的诗人、书法家,他恃才傲物,性格急躁。由他挑选的判官孟叔度作风轻浮,荒淫放纵,时常怠慢辱骂将士,军中对这两人极为反感。

陆长源刚上任时,曾当众扬言:“宣武将士怠慢松懈,我一定要严肃处理!”

有人劝他用财物取悦将士,他说:“我又不是河北藩镇那帮反贼,不用靠钱邀买人心,换取节度使职位!”

按照惯例,主帅病故,军府应发给将士布匹制作丧服。陆长源不懂这些,让孟叔度给钱。孟叔度趁机从中取利,只为每名将士发了两三斤盐。军中怨声载道,陆长源却毫不介意。

二月十一日,汴州城再次兵变,愤怒的士卒杀死了陆长源、孟叔度,并将二人剁碎生食,这得有多大仇恨!

监军俱文珍因宋州刺史刘逸准是宣武宿将,历来很得人心,秘密派人征召。刘逸准率军进入汴州,兵变告以平息。

几天后,德宗升任刘逸准为宣武节度使,赐名刘全谅。刘全谅有些本事,可惜命不长久。

九月初九,上任半年多的刘全谅病故,宣武军再次面临动荡局面。

军中将士感念刘玄佐恩德,共同推荐他的外甥都知兵马使韩弘为留后。

韩弘早年读过书,因科举不中弃文从武,在舅舅刘玄佐提拔照顾下步入仕途。为人精明,御下有方,在军中威信颇高。

经过这么几次折腾,德宗也感到烦了,很快批准了韩弘的任命。

之前,刘全谅在世时与淮西吴少诚约好共击陈许,把陈州划归宣武。淮西派来的数名使者此时还住在汴州驿馆待命,韩弘将他们全部驱逐出来当众斩首,以此表明了忠于朝廷的立场。

宣武军自刘玄佐死后,七年多时间里先后六次更换主帅、五次爆发兵变,士卒愈发骄横无礼,视主帅如无物。

韩弘上任数月,一直在暗中调查,发现郎将刘锷参与了几乎所有兵变,遂下决心要把这个罪魁祸首除掉。

贞元十六年(800年)三月,韩弘陈兵于牙门,征召刘锷及其三百同党,先责斥他们屡次参与作乱,而后将他们在军门通通斩首,鲜血染红了道路。

这份刺激来的过于血腥,震慑住了所有人。自此开始,直至韩弘退位的二十一年时间里,宣武将士再无人敢在城郭内大声喧哗,宣武军镇在他的带领下跃升为一代强藩!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疯魔三少爷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大唐第一熊孩子回到宋朝当皇帝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三国:挥师出祁山夺渭水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霸气村妞,种个将军当相公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气吞山河图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大唐皇子:我有农场系统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唐逗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豪横大宋北宋小地主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谍影:命令与征服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北宋当暴君三国前传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补天前传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福寿至神通寺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大宋出了个武皇帝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
UU文学最新小说: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大周九皇子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大汉兵王日月悬空江山百美图大秦:阿房之子,我为千古一帝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三国大军湿家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