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8天(2022年4月23日,星期六)——从天堂到地狱
今天是我跟“老闺”恽家茵约好去她家参加生日聚会的日子,我感觉已经“期盼”了好久,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昨晚我就迫不及待地把今天去“赴宴”要带的东西准备好了,有礼物、有吃的、有玩的,足足装满了一大袋子。
我甚至把庆祝生日时要说的话提前“演练”好了,就等今天“实操”了。
早上爸爸妈妈去爬山了,奶奶去了陶然亭,我上午自己在家。
因为“心里有事儿”所以也没睡懒觉,八点多就起床洗漱、写作业、找最喜欢的衣服穿,还特意花了不少心思梳了个自己觉得特别好看的头型。
十点半我就已经准备好一切等着奶奶回来带自己去学校门口跟恽家茵集合了。
可是还没等到奶奶回来,爸爸妈妈就先回来了,当妈妈看到穿戴整齐的我,感觉到十分惊讶,奇怪地问我:
“你这是要去哪儿?没看见刚才我给你发的微信吗?”
我还真没注意看微信,听妈妈说完,赶紧拿出手机看妈妈发的消息,结果看过之后顿时犹如“五雷轰顶”一般,十分震惊。
原来妈妈发的是今天早上恽家茵的妈妈发给她的消息,说看到了老师在班级群里发的“行程排查通知”。
因为近期北京又出现了确诊病例,涉及线下培训班、某个学校、家庭装修人员等等,所以需要“紧急排查”有相关活动经历的人员。
而恽家茵这两天刚好参加了排球训练课,属于“参加线下培训班”的人员,还不知道后面要配合什么防控措施呢。
所以恽家茵的妈妈赶紧通知受邀参加生日聚会的同学,“聚会延期”了。
这个消息对于我来说“打击”可太大了。
盼了几多天,做了这么多准备,现在好看的衣服也穿上了、好看的头型也梳好了、参加聚会的东西也备齐了、连生日祝词都设计好了,一切都准备停当了。
结果临出发接到通知说“取消了”,这心理上的落差简直就像是“从天堂到地狱”。
我当然理解疫情防控的措施都是必要的,但在这么巨大的心理落差前仍然感觉无法接受。
不过妈妈提醒我,恽家茵的生日聚会并不是“取消了”,而是“延期了”,等防控措施结束了,恽家茵可能仍然还会“补办”生日聚会的。
所以我准备好的一切到时候也仍然用得上,正所谓“好饭不怕晚”嘛!
好吧,那我也只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情了,而且我现在已经开始为恽家茵的安全状况而担心了。
根据老师的通知,她明天暂时不能去学校上课,需要“居家观察”。
我希望恽家茵安全无事,可以早日再跟她相见!
--------------------
第3939天(2022年4月24日,星期日)——最懒的人
现在爸爸俨然已经成为家里“最懒的人”,早上七点半我都要出发去上学了他还没起床呢!
以前爸爸可是几乎每天都要第一个起床的,他六点出头儿就起来上厕所、洗漱,我起床的时候爸爸已经在准备早饭了。
然后等我准备好,爸爸还要送我去上学,之后他自己再去上班,就算爸爸前一阵不上班他也要到处去逛,反正爸爸就是闲不住。
可是最近重新开始上班以后,爸爸却成了个“懒人”,早上这么晚起,居然还学会“赖床”了!
用爸爸自己的话说,他“犯懒”也是“出于无奈”,因为早上的时间安排真是太“尴尬”了。
我八点前到校,一般七点四十出门,爸爸新单位很近,从我学校走过去只要十分钟,所以爸爸送完我再去单位顶多八点十分,而爸爸是九点上班。
也就是说如果爸爸送完我就去单位等于是要“被动加班”将近一小时了。
而如果爸爸送完我先回家待一会儿再去上班,又只能在家待上二十来分钟,实在有点儿“折腾”,也不合适。
都说上班离家近很“幸福”,爸爸也确实体会到了这种“便利”。
从家慢慢遛达最多十五分钟就能到单位,而且中午他们公司居然休息两小时,爸爸中午都能回家吃饭并且在家休息将近一小时,真是太爽了!
但是凡事都没有十全十美的,比如爸爸上班的作息跟我上学的作息就不太“匹配”,于是爸爸送我上学就不太“方便”。
他也只好当起了“懒人”,早上“故意”晚起,这样至少还能跟大家“错峰”用洗手间,也算是能有点儿“贡献”。
不过爸爸也是刚去这家单位上班,一开始肯定需要有个“磨合”的过程。
也许用不了多久爸爸就能适应新环境和新作息,并且找到“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可以继续送我上学了呢!
--------------------
第3940天(2022年4月25日,星期一)——要不要囤货
今天奶奶陪爷爷去看牙,本来说好了爸爸送我去上学,可是早上妈妈“自告奋勇”要送我。
妈妈送我可是十分少见,我自然是非常开心。
走在路上我和妈妈看见好几个核酸检测点,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近几天北京疫情形势越来越紧张,出现了更多的确诊病例,而且排查出来的“密接”人数已经达到了一千多人。
所以防疫措施越来越严格,各个地方也纷纷开始安排做“全员核酸检测”。
我在学校一直是“每周一检”,妈妈和爸爸单位今天都统一安排做核酸检测,另外社区还通知今天要做全员检测,看来真是所有人都重视起来了。
今天路上还有个“奇景儿”,就是我和妈妈路过的超市、菜市场,里面无一例外也都在排长队,一看就是“囤货”的。
“囤货”喊了好久了,其实从上海“封城”以来,看到一些“物资紧缺”的消息,好多人就开始忧心忡忡。
他们担心有一天北京也会“封城”,也会“缺物资”,所以不少人早就开始“囤货”了。
尤其最近北京新增确诊病例和“密接”人数出现了“激增”的趋势,更多人也紧张起来了。
再加上网上五花八门的“内部消息”纷纷扬扬,说什么“应对封城的物资保障方案已经在制定中了”。
结果人们终于“绷不住了”,商超市场的生鲜货架被抢购一空,收款台前排起了长龙。
商家“破例”延长营业时间直到深夜,各种线上购物平台里的生鲜品类都大多显示“售罄”或者“无法配送”了。
大家虽然紧张,但是并不慌乱。
疫情从19年开始,这都第四个年份了,对于“囤货”大家早有经验了,囤什么、怎么囤都十分明白了。
现在急着去商超“抢购”,其实更多的只是受到“紧张空气”的影响而已。
爸爸妈妈就没“囤货”,他们觉得北京不至于轻易“封城”,没必要跟着大家一起“紧张兮兮”的。
再说家里有米面油不至于饿肚子就行了,干嘛非要“一窝蜂”似的大半夜、大早晨还要去排长队抢购呢!
不过话虽如此,其实爸爸昨晚也嘱咐奶奶要“存点儿粮食”了。
看来在这个大环境里要想完全不慌张不受影响也是不可能的呀!
--------------------
第3941天(2022年4月26日,星期二)——乐观幽默
今天再路过菜市场的时候,我发现里面排队的人已经没有那么多了,看来这波“抢购囤货”的热潮已经开始消退了。
这次“抢购潮”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因为大家其实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应对疫情的经验,昨天抢购主要是受到气氛影响。
后来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发布“物资供应充足”的消息,人们也就逐渐安下心来了。
毕竟“眼见为实”,当人们看到朋友圈里广为传播的“刚抢购了七千块的物资就领到了社区发的物资包”这个“段子”,也就没有多少继续“囤货”的想法了。
大家现在都可“乐观”了,当出现短暂的“囤货潮”时,就有人发了“上海人在封控中等物资而北京人拿着物资等封控”这样的朋友圈。
更有人自嘲“气氛都烘托到这一步了这下不封一下都说不过去了”。
有的商家也很“幽默”,当店里人潮涌动的时候在显着位置张贴了这样的告示——
“现在蔬菜不缺,但是你一抢就缺了,因此上级让我们成倍调货。几天后你抢的菜太多吃不完坏了,我们进的货太多卖不掉烂了,我们不要相互折磨好不好?”
当人们看到这些乐观幽默又直白的消息之后,自然就淡化了心中的焦虑,这可比讲再多的“大道理”都管用。
当然,人们的乐观与幽默说到底还是来源于对国家和政府的信任。
经历了这么多困难时刻之后,大家相信只要相信国家、配合政府,我们就一定能战胜困难,根本用不着惊慌失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