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诸卿,高句丽大对卢渊盖苏文弑君篡政,高句丽四王子高傲来我大唐求援。诸卿以为如何。”待高傲离开大殿,李世民抚须问道。

“陛下,臣以为高句丽地处偏远,为他国内政,劳师远征,实为不妥。至于高句丽四王子,我大唐护其周全即可。”谏议大夫王丹说道。

“荒谬,高句丽即已上表臣服我大唐,就为我大唐属国,荣留王高建武就是我大唐藩王。

眼见逆臣弑君篡政,而我大唐坐视不理。我大唐天威何在,诸番邦属国将何以看待我大唐。”黄门侍郎褚遂良怼道。

“褚黄门,此乃他国内政,我大唐有何道理伸手其中。且前隋三征高句丽,前后共计发兵超二百余万,可是皆徒费国力,劳民伤财,无功而返。足见高句丽兵马强盛,战力不俗。

今我大唐虽国力超过前朝,但谁又能保证我大唐与高句丽一战,不会重蹈前朝覆辙。” 秘书监马周反对道。

“马宾王(马周字宾王),我大唐自贞观元年始,对外作战,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前朝隋炀帝面对东突厥来袭,在雁门城吓得哭声震天,强如东突厥,在我大唐面前,也不过尔尔,一战而定。

我唐军战力岂是前朝能比,一个个小小的高句丽赢了前朝,就吓破了你的胆了吗?” 太子詹事张亮厉声道。

众臣各持己见,相互争执不下。尚书左仆射房玄龄看着众臣争执不休,朝堂混乱,皱着眉头大喊道。

“诸公肃静。朝堂之上,吵吵嚷嚷,成何体统。诸公静候太子之见。”

这在大唐朝堂上,近几年来已成为常态。朝堂上有政事不决,大臣们争执不休的时候。都会请太子出面发表意见,往往太子一言而定朝争。

“诸公不必急躁,且听我一言。高句丽虽地处偏远,但诚心上表向我大唐称臣。父亲也遣使册封荣留王高建武为高句丽王。高句丽即已接受册封,就是我大唐属国,高建武就是我大唐臣子。今渊盖苏文罔顾纲常,弑君篡政,将自己的国主分尸,丢在沟里。此等行径如禽兽何以?

且高句丽即为臣国,我大唐自当护其周全。臣国君主被叛逆残杀,我大唐兴兵为属国君主报仇,诛杀叛逆,拨乱反正,匡扶正义,乃责之所在,义之所至也。

何况,高句丽四王子,死里逃生,不远千里前来我大唐长安求援。我大唐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大唐威仪何在?信义何在?其余属国见我大唐如此行径,岂不齿寒?

至于前朝劳师远征,无功而返?前朝之败,败于滥用民力,缺乏统一部署,战线过长,后勤难以供应,各自为战,轻敌大意。今我大唐若与高句丽一战,我窃以为,敌有三败,我有三胜。

渊盖苏文以臣弑君,大逆不道,残杀君主,人神共愤,道义无存。而我大唐为属国国主复仇,诛杀叛逆,此乃大义。正义在我,此为义胜一也。

渊盖苏文残忍嗜杀,为莫离支之后,更是残暴荒淫无度。高句丽百姓深受其苦久矣,渊盖苏文已失其民心。荣留王高建武亲民爱民,深得民心,我大唐以助其子回国登基为由,可得高句丽民心。民心所向,道之所存。此为道胜二也。

高句丽国小民少,国力能有几何?兵微将少,战力又能强到何处?且,渊盖苏文弑君得其位,军中将领,上下官员岂能尽服?我大唐如今国力远超前朝,我唐军名将众多,猛将云集。我大唐以泰山压顶之势,狮子搏兔,上下一心,焉能不胜?此为武胜三也。

今我大唐以吊民伐罪,诛杀叛逆之名发兵高句丽,此为天时;高句丽四王子可为大军向导,此为地利;渊盖苏文尽失民心,我大唐助仁王之子回国登基,民心在我,此为人和。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此战必胜。

诸公,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李承乾说道。

“嗯,太子所言,诸卿以为如何?”李世民抚须笑道。

“太子所言三胜,三败皆中要害。臣附议。”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俯身拱手行礼道。

“臣等附议。”众臣俯身拱手齐声道。

“好,命中书省撰写讨贼檄文,经朕御批后。通发大唐和周边诸国。太子会同兵部和诸军中国公商讨对高句丽一战计划。

此一战,我大唐为属国国主复仇,吊民伐罪,诛杀叛逆,乃义战。望诸君,尽心尽力,一战而胜。”李世民站起身,斩钉截铁道。

退朝后,高傲听闻大唐决议出兵高句丽后,欣喜若狂,对李承乾感恩戴德。

中书省撰写讨贼檄文,经李世民御批后。通发大唐和周边诸国。大唐百姓听闻属国国主被臣下残忍弑杀,皆义愤填膺,纷纷支持大唐出兵维护正义。周边属国听闻大唐出兵为高句丽国主报仇,皆言大唐真乃明主,有大唐庇佑,可心安矣。

李承乾与兵部和诸军中国公商议出兵方略后,进宫向李世民汇报。

“儿与兵部和诸军中国公商议后。认为我军此次出兵,不宜劳师动众,应以精兵攻之。如此,一来方便调度,也可减轻后勤压力。

此次出兵拟分为三路,一路走陆路。儿领麾下军马,从幽州向辽东,进入高句丽。取新城为据点,步步为营向平壤推进。

第二路为水路,水路由郧国公张亮率江、淮、岭、硖兵四万从莱州走海路向平壤进军。水路取卑沙城为据点,待陆路大军赶到,两军合围平壤。

新罗历来敬服我朝,与高句丽素有仇怨,我大唐可遣使入新罗,晓以利害,许以战后瓜分高句丽之利。命其出兵牵制高句丽南疆之兵,此为第三路。

对高句丽之战战略如此,请父亲圣裁。”

“嗯,可行。大郎用兵越来越有名家风范了。”李世民点头笑道。

“父亲过奖,此乃众人智慧,儿不敢独领其功。”李承乾谦虚道。

“好,传诏。朕决意御驾亲征,亲领平东大都督,朕随太子大军同行。命高句丽四王子高傲领平东副都督,随太子同行,为大军向导。

命太子为平东副都督,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麾下诸军15万走陆路。

命英国公李积(李积原名徐世绩,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副总管,率军6万紧随大郎之后,以为后备。

命河间郡王李孝恭为平东副都督,平壤道行军大总管,郧国公张亮为副总管,率江、淮、岭、硖兵4万走水路。

此次出征25万兵马,对外号称80万,各路兵马接诏后,整军备战。”李世民说道。

“阿耶,此战劳师远征,交给儿就好了,何必亲自劳累,御驾亲征呢?阿耶在长安静等儿的捷报就好了。”李承乾劝道。

“混小子,以为为父老迈,上不得马,拉不得弓了吗?为父身体强健,食斗米肉十斤,还能征战沙场。”李世民笑道。李承乾还欲再劝,李世民伸手制止道。

“为父知大郎孝顺,可是为父自16岁征战沙场,大小之战,何止百战。为父年岁日长,越来越怀念当年沙场驰骋,斩将夺旗的风景了。为父渐老,不知道还能不能等到下次上阵杀敌了。大郎你就当满足一个即将告别沙场的老将,最后一个心愿吧。”李世民温声笑道。

“阿耶龙精虎猛,福寿万年。将来大唐开疆拓土,阿耶可尽情驰骋。吾皇功盖秦皇汉武,自当万岁,儿要给阿耶做一辈子太子。”李承乾走到李世民身边,跪做在李世民身边笑道。

“哈哈,痴儿,为父虽然贵为皇帝,但也是有大行的那一天。吾儿日渐成熟,大唐交于吾儿之手,为父就算大行,亦可含笑九泉了。”李世民抚摸着李承乾的头,大笑道。父子俩正在闲聊,下人来报,赵王求见。李世民宣赵王觐见。

李元霸人还未到,声音先至。

“二兄,我自随你从军出战,每战必先。上次出征东突厥,王妃生子,你不让我去。此次出征高句丽,为何还没我。二兄莫不是看不上我了。”

“哈哈,三弟,莫要急躁。三弟勇武,远超常人,乃我大唐镇国神器,为兄怎能看不上。既然三弟技痒,想上阵杀敌,为兄自当满足。有三弟前往,此战必大胜啊。”李世民抚须大笑。

“侄儿承乾见过叔父,既然叔父想一展神威,侄儿自当让贤,由叔父任平东副都督,辽东道行军大总管。侄儿愿为叔父马前先锋。”李承乾拱手笑道。

“大郎莫拿我玩笑,论冲阵杀敌,阵前斩将,我自当仁不让。可是若论排兵布阵,决机阵前,我不如大郎。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大郎你就不要谦让了,叔父愿为你前部先锋,为大郎开山平水。”李元霸笑道。

“好,既如此,三弟,你就与大郎同行吧。军阵之事以大郎为主。”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同意李承乾方略后,随即下诏李承乾率麾下诸军五日后启程,兵发高句丽。命英国公李积前往幽州整兵以待李承乾。命河间郡王李孝恭和郧国公张亮集结军马,三个月后从莱州出发。遣使走水路前往新罗,游说新罗王出兵高句丽南部边界。

五日后李承乾率麾下飞龙军、玄武军、飞翼弓骑兵还有新组建的由突厥人组成的5万突厥狼骑集结完毕。李承乾告别怀孕四个月的苏婉儿及其他众女,随李世民开拔出征。

高句丽渊盖苏文接到大唐讨贼檄文,又听闻李世民亲率唐军来袭。惊恐异常,急招众臣和李缚颉商议对策。

众人商议半天,皆觉得此时国内民心不稳,各方势力还未完全归顺,与唐军开战胜算太低。应当先遣使上表归附,向大唐臣服,待平定国内后,再与大唐一较高下。

渊盖苏文随即遣使前往幽州等候李世民。

李世民率军于贞观十年六月抵达幽州,英国公李积出城十里迎接李世民,众人见面寒暄后。李积汇报,高句丽使臣已于一月前来到幽州,等待李世民召见。李世民入城后第二天,与李承乾和诸将召见高句丽使臣。

“高句丽使臣,朴慧经见过天朝皇帝陛下。” 高句丽使臣下跪行礼道。

“来使免礼,来使求见朕,是为何事。”李世民问道。

“我高句丽自贞观七年上表称臣,一直对大唐忠心耿耿,今大唐兴兵犯我疆界,我主高句丽王遣臣来,欲问明原因。” 高句丽使臣站起身说道。

“恐怕是你高句丽莫离支渊盖苏文让你来的吧。怎么自知弑君篡政,害怕我大唐兴兵问罪了?”李承乾讥笑道。

“唐国太子殿下,我高句丽莫离支并未弑杀君上。我高句丽荣留王乃叛乱大臣所杀,莫离支已平乱为先王报仇。” 高句丽使臣说道。

“哦?可是你国先王四王子高傲,可不是这么说的。要不我把他叫来,你们俩当圣人面,当堂对质一下啊。”李承乾笑道。

“这,不管怎么说,这都是我高句丽家事。大唐岂可以大欺小,倚强凌弱,强行插手我国家事。” 高句丽使臣说道。

“我大唐出兵为属国枉死国主复仇,助其子回国登基,怎么就是以大欺小,倚强凌弱了?如果你来就是说这些的话,那你就可以回去了。”李承乾不耐烦的说道。

“臣此次前来,是奉了国主之命前来上表称臣,请天朝皇帝册封我国主为高句丽王。” 高句丽使臣急忙说道。

“窃国之贼,弑君之臣。还想妄图得到朕的赐奉,我大唐的赐奉就这么不值钱吗?”李世民冷笑道。

“滚回去告诉渊盖苏文,我唐军吊民伐罪,诛杀叛逆。让渊盖苏文洗干净,引颈待戮吧。尔为高句丽先王旧臣,竟投靠弑君叛逆之徒,足见尔也是寡廉鲜耻,不忠不孝之辈。

无义不忠之徒,也敢为使?本欲取尔性命,看在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份上,饶尔狗命。来人,于寡人乱棒打出。”李承乾厉声道。门外武士闻令,将高句丽使臣乱棒打出。

高句丽使臣羞愤,连夜返回高句丽,将情况汇报于渊盖苏文,渊盖苏文无奈只能令各城邑都闭门自守。招众人商议抵抗之策。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疯魔三少爷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大唐第一熊孩子回到宋朝当皇帝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三国:挥师出祁山夺渭水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霸气村妞,种个将军当相公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气吞山河图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大唐皇子:我有农场系统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唐逗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豪横大宋北宋小地主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谍影:命令与征服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北宋当暴君三国前传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补天前传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福寿至神通寺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大宋出了个武皇帝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
UU文学最新小说: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