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苏军残部投降
三人迅速开始商讨投降的具体事宜,第 36 摩步师师长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皱着眉头,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率先打破沉默:“既然决定投降,那得赶紧安排好一切,不能出乱子。”
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微微点头,神色有些疲惫:“没错,士兵们都已经精疲力竭,不能再折腾了。”
博布鲁克沉思片刻,目光坚定:“我看,就由我作为代表去和八路军谈投降事宜。我对目前的情况最清楚,也能更好地传达我们的意图。”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和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赞同。亚历山大拍了拍博布鲁克的肩膀:“那就辛苦你了,博布鲁克。你一定要确保我们的士兵能得到妥善的安置。”
博布鲁克郑重地点点头:“放心吧,我会尽力的。”
随后两个师长分别派人收集起残部,将还能行动的士兵们集合起来。第36摩步师、第57摩步师以及第61坦克团的残部,零零散散地汇聚在一起,总共多人,这些士兵们大多灰头土脸,衣衫褴褛,有的人还拄着简易的拐杖,或是互相搀扶着。
随后,博布鲁克亲自挑选了几名看上去较为精神的士兵,对他们说道:“你们几个,赶紧去找一块白色的床单,动作要快,我们要用它做成投降的白旗。”
士兵们领命后迅速跑开,不一会儿,就抱着一块干净的白色床单回来了。博布鲁克和他们一起,将床单系在一根长长的树枝上,一面醒目的白旗便制作完成。
博布鲁克让这几个士兵手持白旗,走在队伍的最前方,而博布鲁克则跟在后面。向着八路军前沿阵地缓缓走去。他们的眼神中,有战败的沮丧,也有对未来的忐忑。
当他们靠近八路军前沿阵地时,一名眼尖的八路军侦察兵瞬间发现了这一行人,他立刻拉响警报,大声呼喊:“注意,有情况!疑似投降人员举着白起靠近!”
刹那间,大批八路军战士如潮水般迅速围拢过来,他们手持武器,枪口对准了苏蒙联军的残部,眼神中充满警惕。
博布鲁克高举着白旗,用不太熟练的中文大声喊道:“我们投降!我们投降!不要开枪!”
一名八路军的翻译快步上前,目光如炬,警惕地打量着他们,然后用流利的俄语向军衔最高的博布鲁克问道:“你是谁?来干嘛?”
博布鲁克连忙上前一步,微微鞠躬,恭敬地说道:“我是第 57 摩步师参谋长谢尔盖?安东诺维奇?博布鲁克。我们苏联军队在这场战斗中已经战败,士兵们伤亡惨重,继续抵抗毫无意义,所以我们决定投降,希望贵军能接受。”
翻译听完,点了点头,说道:“好的,你一个人跟我来,其他人在这里等着。”
随后,哨兵们将博布鲁克送到了警卫团。警卫团团长苏长风早已等候多时,他神情严肃,看着博布鲁克问道:“把你的情况详细说一遍。”
博布鲁克又将自己的身份以及要投降的事情重复了一遍。苏长风听完,拿出对讲机向陈司令报告:“司令员,我是苏长风。有一个苏军少将前来投降,是第 57 摩步师参谋长博布鲁克,他说还有第 36 摩步师和第 61 坦克团的残部,总计
多人。”
对讲机里传来陈司令沉稳的声音:“苏长风,做得好。派人把博布鲁克送到司令部来,我要亲自和他谈谈。。”
苏长风立正回答:“是,保证完成任务!”
接着,苏长风看向博布鲁克,说道:“跟我来吧,我们司令员要见你。”
博布鲁克深吸一口气,心中既紧张又充满期待,他知道,接下来与陈司令的会面,将决定他们这些投降士兵的命运 。
博布鲁克怀着忐忑的心情,跟随着苏长风来到了陈司令的司令部。司令部内,气氛严肃而庄重,陈司令坐在桌前,目光如炬,静静地等待着他们。
“报告司令员,第 57 摩步师参谋长博布鲁克带到。” 苏长风立正敬礼,声音洪亮。
“辛苦了。” 陈司令微微点头,示意苏长风一起留下。
这个时候陈司令的办公室房间里只剩下陈司令、苏长风以及两个警卫和博布鲁克,博布鲁克紧张地咽了咽口水,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向前一步,再次微微鞠躬说道:“陈司令,很荣幸见到您。”
陈司令微微抬手示意他坐下,目光平和却又带着审视:“博布鲁克先生,我听说你率部前来投降,说说吧,具体情况。”
博布鲁克清了清嗓子,说道:“陈司令,我们第 36 摩步师、第 57 摩步师以及第 61 坦克团的残部,总共
多人,都真心希望投降,结束这场残酷的战争。”
陈司令点了点头,表情平静:“战争本就残酷,你们此刻的决定,或许能避免更多无谓的伤亡。不过,既然是投降,就要有投降的态度。”
博布鲁克连忙说道:“陈司令,我们当然有诚意。但我也有几个条件,希望您能考虑。”
陈司令眉头微微一挑,饶有兴趣地看着他:“哦?说说看。”
“首先,希望贵军能保证我们投降士兵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待遇,他们都是战争的受害者,已经饱受苦难。” 博布鲁克神色诚恳地说道。
陈司令微微颔首:“这是自然,我军向来优待俘虏,只要你们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我们一定会保障你们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
博布鲁克得到答复,微微松了口气,接着说道:“其次,我们希望能保留部分军官的随身武器,这是对我们军人荣誉的一种尊重。”
陈司令的眼神变得严肃起来:“武器必须全部上缴,这是原则。军人的荣誉不在于武器,而在于是否真正为和平努力。放下武器,是迈向和平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