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国西北,此刻已经入冬,北风凛冽!
与狼国交界之处,有一座重镇---山西大同镇,乃是北方军镇之一,在北方几乎和武威地位相等,城池坚固,城内驻守有六万精兵!还有数万边民和商贾在此谋生!
六万兵马,这些兵士的生活,可以养活这数万普通百姓,甚至让他们赚的盆满钵满!
由于临近寒冬,此时的大同军镇已经看不到来往的商客,矗立在苍茫辽阔大地之上的大同更显孤寂、荒凉。
根据大同守将尉迟恭十多年的直觉,这种情况不是好事,狼国人不再到边关上进行买卖,说明狼国已经开始集结,准备到边关上来打草谷了。
每年的这个时候,狼国放牧结束,就有一股股的狼国人进入大夏国边关抢掠,大夏国边民苦不堪言!
尉迟公近期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前往狼国草原探听消息,但是由于草原上没有隐蔽的山川树木,斥候根本不敢深入草原。但是,斥候还是发现了狼国确实有骑兵集聚的情况。
这一天,军镇大同刮起了狂野的北风,黄沙弥漫,让走在路上的人都睁不开眼!
尉迟恭知道越是这样的天气,狼国人很有可能扣关犯边。
以往狼国人很少直接挑衅大同守军,毕竟这是大夏国的精锐,他们多是绕过大同去西面边关抢掠。
大同守将也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出城拦截,担心狼国人来个调虎离山,对大同发动攻击。
再说了,这边关之地人烟稀少,狼国人深入大夏国一两百里,也掏不到什么羊毛,多是任凭其掠夺!
不过,这两年狼国人打草谷越来越深入山西腹地,已经跑到大同镇后面数百里去了。再往前走一百里,就到了太原治下。那里人口众多,土地肥沃,每次狼国人都是收获满满!
根据斥候来报,今年狼国人集结的规模更大,估计深入大夏国到时候就更远了。如果一旦深入山西太原,那问题就麻烦了。
太原太守必定会上书朝廷,参尉迟恭镇守边关不力之罪,让狼国人深入五六百里进入山西腹地烧杀抢掠,到时候尉迟公肯定要受到朝廷的问责!
尉迟公今日当值,形势严峻,他现在几乎每天都在城墙上,与士兵们住在一起。
尉迟公站在城墙上,凝视远方的草原,任凭风沙吹打着他的脸庞,古褐色的脸脸色凝重。
突然,他的眼睛如被刺了一般,寒光涌现。
他赫然发现,远方风沙弥漫的草原出现了一个黑点,这是有人来了。渐渐地,这个黑点在慢慢地扩大,向大同席卷而来。
“狼国人,敌袭!”
有了望的军士发现了异常,立即大叫起来!
“呜呜---”
苍凉的军号声在大同城墙上响起,打破了清晨大同的平静,刺激着大同将军和平民百姓们的心!
自从太上皇御驾亲征,北冥王和定国公纵横草原,杀尽草原上身高超过车轴以上的男子后,边关军镇的军民多是听到进攻和训练的号角,已经十多年没有听到这种急促的敌袭军号了,很多人还没有反应过来!
等到将士们反应过来,大同的军事体系开始运作,人员开始集合上城防守,战马开始喂养草料,民工开始搬运守城物资!
尉迟公性格暴烈,军纪严明,虽然平时没有多少战事,但他是定国公一系有名的猛将,带出来的边军比武威侯秦叔同名气还要大!
城外,黄沙漫天飞舞!
看着城外铺天盖地而来的狼国骑兵,大将尉迟公眉头紧锁。城外的大军他初略估计了一下,恐怕有数十万之众,密密麻麻如蚁群一般。狼国人集结如此多的兵马,那里是大草谷,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尉迟恭看着那一支支军队排列得整整齐齐,军容极为整肃的狼国军队,立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狼国人不是打草谷,这是要扣关入侵大夏国啊!
等到他看到狼国队伍之中,竟然还有一支人马皆披甲的狼国骑兵的时候,他的脸色才真的变了!
“铁浮图!”尉迟公惊呼道。
传说中的狼国铁浮图竟然也出现了,狼国竟然把横扫草原的铁浮图都带出来了,这哪是打草谷,这是要打大仗的节奏啊!
大同守军在一阵目瞪口呆之后,整个城墙之上开始忙碌起来。尉迟公知道狼国要真正发动战争了,自己镇守的大同军镇首当其冲,面对狼国的数十万大军和铁浮图,出城作战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死守了!
尉迟公作为战场老将,明白大同的六万兵马要和倾巢而出的狼国抗衡是不可能的,当务之急除了防守之外,就是要通知其他军镇,兵尽快向太原和朝廷传递信息,做好万全准备。狼国的目标绝对不是大同,甚至不是太原,而是富饶的中原地区!
“来人,赶紧点燃狼烟,以最高的九堆狼烟报信!”尉迟公命令道。
“是!”立即就有将领领命而去。
“来人,立即赶在狼国军队包围城池之前,派人以八百里加急送信前往太原,并向朝廷汇报!”
“是!”
立即就有另一名将领领命而去。
“立即调集所有军队做好准备,上城防守。然后调集城中所有青壮年民夫,搬运防守物资。兄弟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一次敌军来势凶猛,我们势与大同共存亡!”
“势与大同共存亡!”
“势与大同共存亡!”
……
很快,大同的九个角落燃起了狼烟,在凌厉的西北风中,狼烟竟然凝集不散,形成了九股巨大的烟柱飘向了空中,代表着大同遭到了最大的威胁!
周边的数个军镇很快就看到了这九柱狼烟,守城的将领们一个个看的目瞪口呆,近十年来别说九柱狼烟,就是一般代表战事的五柱狼烟都没有见过。
惊骇之后,将领们立即清醒过来,这狼烟谁也不敢乱点燃,大同必定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威胁。立即整个边关狼烟四起,号角苍凉,战马嘶鸣!
大同的一个城墙的角落,一个不起眼的树丛中,冒出了一个军士的人影,他们是从地道偷偷地出来,身上带有十万火急的军情!
林中有八匹战马,四名信使立即翻身上马,带着另外四名战马冲出树林,沿着官道向太原方向狂奔而去!
树林中,一名军士道:“立即摧毁密道,进城!”
“轰!”
土堆倒塌,掩埋了出城密道的出口,森林中恢复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