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几日,表哥赵钰崔带着全家人进京,准备再次参加会试科举。
顾行晋的姐夫和姐姐,早早就寻上顾行晋了,想让他帮忙打听这次主考官是何人。
顾行晋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顾行晋与齐雯湘得知消息赵钰崔,携家带口进京,立刻派人前去迎接。
见面时,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与期待。赵钰崔看起来精神饱满,显然为此次科举做足了准备。
“表弟,弟妹,此次进京,打扰你们了,还要仰仗你们多多关照了。”赵钰崔拱手说道。
顾行晋微笑着回应:“表哥哪里的话,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齐雯湘也赶忙说道:“就是,咱们自家人不必见外。”
随后,众人一同前往顾行晋和齐雯湘的府上。
安顿下来后,便开始投入到紧张的备考之中。
日子一天天过去,赵钰崔等人每日挑灯夜读,废寝忘食
有一日,齐雯湘派人前去探望赵钰崔和姐夫,见他们面容略显憔悴,将此事告诉了顾行晋,想让户行晋劝一劝。
“表哥,姐夫,你们也要注意身体,莫要太过劳累。”
赵钰崔抬起头,眼中透着坚定:“表弟,此次科举对我们至关重要,还努力一把的好。”
姐夫也点头说道:“是啊,我也想为家族争光。”
很快,会试的日子来临。赵钰崔二人,就怀揣着梦想与希望走进考场。
考试结束后,赵钰崔和姐夫一脸疲惫地回到府上。齐雯湘忙让人准备了丰盛的饭菜,为他们接风洗尘。
“表哥,姐夫,感觉如何?”
赵钰崔微微叹了口气:“不好说,只盼能有个好结果。”
“尽人事,听天命吧。”
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里,一家人的心情都颇为忐忑。终于,放榜的日子到了。顾行晋亲自前去查看榜单。
当他看到赵钰崔和姐夫的名字时,心中大喜,连忙跑回府上告知众人。
“中了!中了!”顾行晋兴奋地喊道。
齐雯湘和赵钰崔、姐夫等人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得热泪盈眶。
“太好了!我们赵家终于又要出人才了!”赵钰崔激动地说道。
姐夫也感慨万千:“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接下来,便是庆祝的时刻。府中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亲朋好友纷纷前来祝贺。
然而,他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不久之后,殿试来临。赵钰崔等人再次踏入考场。
殿试结束后,又是一段难熬的等待。最终,皇榜公布,赵钰崔取得了不错的名次,二甲七十五名。
顾行晋的姐夫再次名落孙山,因为监生的功名,他没法再参加科举考试了。
赵家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情绪了。
很快赵钰崔被授予官职,即将踏上新的征程。
“表哥,到了新的职位上,一定要尽心尽力,为百姓谋福祉。”顾行晋叮嘱道。
赵钰崔郑重地点点头。
“明谨,在京城的这段日子,多谢你们的照顾。姑母她今日没来,你就收下帮我将此物送给姑母。”赵钰崔拿出一个木盒子。
“表哥,咱们都是自家亲戚,不必这么客气,这些就不必了!”顾行晋知道赵家不宽裕,还是给他们省点的好。
赵钰崔将盒子一把塞给顾行晋,“不行,此物一定要给姑母的,本来准备交给姑母。如今这样来去匆匆,只能是由你转交了。”
随后就上了马车,和他道别道:“明谨,咱们表兄弟,此生怕是能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以后有什么可以书信往来。”
“好,表哥,一路顺风!”
顾行晋望着远去的马车,手中紧握着那个木盒子,心中满是感慨。
回到府中,顾行晋将赵钰崔托付的木盒子交给他娘。
“娘,这是表哥给你的。”
赵氏看了一眼那个盒子,直接打开了盒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只见盒中是一枚精致的玉佩,上面雕刻着吉祥的纹路。
“这孩子,真是有心了。”赵氏轻轻抚摸着玉佩,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和欣慰。
顾行晋看着那只玉镯,确实不错,虽然不是太贵重,但也不便宜。
赵氏想到庶女和女婿的事,想问问儿子有什么法子。
“对了你姐夫的事,可有法子?”
“姐夫呢,他自己可有什么想法?”顾行晋反问道。
赵氏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有什么想法,至今还躲在房里呢!”
顾行晋沉默了一会儿,“三年前,我就劝过姐夫,他非要走捷径。”
赵氏叹了一口气,“看在你大姐的面上,出手帮他一次。不然你大姐的家,怕是要毁了!”
顾行晋沉默了一会儿,“姐夫可愿意谋个一官半职?当然,官职肯定不会很高的,毕竟都是初入朝堂的新人,至于以后会怎么样,那就全看姐夫自己的能力了!”
“嗯,我派人过去问问你姐夫和大姐,看看他们怎么想的。”赵氏也明白了儿子的意思。
没过多久,派去询问的人就回来了。那人向顾行晋和赵氏回禀道:“夫人,少爷,大小姐和姑爷愿意谋个一官半职,只是心中还有些担忧,怕去的地方太偏僻了。”
顾行晋微微皱眉道:“既然有此决心,那便无需太过担忧。至于姐夫的能力可以慢慢培养,但是要有心做事。”
赵氏点了点头,说道:“行晋,你说的府,那此事就交给你去安排了,帮你姐夫找个好地方。”
顾行晋应下,随后便开始着手为姐夫谋划官职一事。
没多久,顾行晋就找到了三个职位,随后就派人去将他姐夫和大姐请了过来。
“晋弟,发生什么事了?”顾宝珠开口道。
顾行晋将手中的名单交给他,“大姐姐夫,前几次你们说找个一官半职,我这里有三个官职,你们瞧瞧可有想去的。”
顾宝珠随即就接过名单,“晋弟,大姐和你姐夫,一块向你道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