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和相国的尸体运到京城的时候,远在西南的徐王也得到了吴国灭亡的消息。
徐王在舆图前驻足良久!
单从版图来看,朝廷控制的区域已经超越了梁国。
想到朝廷接收了吴国的财富和人口,徐王的心底发出了一声浓重的叹息。
有太监轻声禀报,相国在宫外求见。
徐王命人将相国带到大殿说话。
“主上,如果没有意外,太子的崛起已是势不可挡。”
殿内,相国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在他的心中,徐王霸业最大的障碍,绝不是腐朽无能的朝廷。
“你认为寡人只能偏安?”徐王脸色一沉。
“下官认为,必须从缓冲地带入手。”相国表现得十分镇定。
“那可是朝廷控制的区域。”
“主上,我们不能行动,但是那些庄园主可以!”相国冲徐王拱手。
“说下去!”徐王立刻来了兴趣。
“高原人在无主之地肆虐,锦衣卫四处替他们刺探军情,庄园主报复太子,也是情有可原。”相国的脸上露出了奸笑。
“太子?”
睿智的徐王瞬间抓住了重点。
“主上,锦衣卫——是太子的锦衣卫!”相国有些刻意的加重了语气。
“离间计?”徐王微微皱眉。
“主上,年前京城有消息传来,那位请我们做好准备,说明京城将出现巨变。”
“安阳公?”
“不,应该与安阳公无关!”相国的语气十分肯定。
此时,徐国已经收到了安阳公落败的消息。
“你的意思,京城不稳?”
沉吟片刻,徐王追问一句。
“是太子不稳!”相国大胆的开口纠正。
徐王示意相国继续。
“主上,那位敢有异动,说明太子的地位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稳固。如果让那些文官觉得太子是个麻烦——”
说到此处,相国适时的做出了停顿。
徐王轻轻摇头,看来并不认同相国的推断。
但是,对相国入侵缓冲地带的建议,徐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缓冲地带不但是粮仓,同时与燕、宋两国交界。如果将它拿下,除了可以从西边进攻宋国,还可以随时与燕国开战。
“为何不建议寡人与梁国合作?”
就在相国准备告退的时候,徐王问出一句。
“下官认为梁国比太子要更加难缠。”相国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
徐王点头表示认同。
徐国是距离吴国最远的诸侯,既然他们都收到消息,那么其他的诸侯国,都已清楚吴国已经成为历史。
梁王在上京城的大殿端坐,同样与相国商议。
世子安静的坐在一旁,摆出了聆听的态度。
“二十万黑水军,还是少了些!”
梁王的切入点,略微出乎相国的意料。
“主上,这已是财政的极限。”
相国需要考虑的,可不仅仅只是军事。
“这一战,朝廷在东线聚集了十几万大军,而且表现强悍。再加上代国的长岭卒,寡人的军队已无法对他们形成碾压的态势。”梁王面露遗憾。
“主上,黑水军是天下强兵,就算面对数倍之敌,也不会落入下风。”相国对黑水军极有信心。
这可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在同燕、陈两国的碰撞中,逐步印证的事实。
“帝国疆域辽阔,有着上千的城池。”梁王神色复杂。
占据城池,必然会分兵镇守,梁王的考虑不是没有道理。
“主上,我们应该向太子学习。”
相国起身,冲梁王拱手弯腰。
梁王命相国坐下说话。
“朝廷与吴国这一战,并未一味的追求攻占城池,而是将吴军吸引至野外,从而进行歼灭。”
“直到攻下都城,吴王自杀,这才开始四处占领城池。”
从吴国传回的情报中,相国分析出许多有用的信息。
梁王目露赞许。
“主上,下官今日收到情报,陈王已派使者前往代国。”
见梁王听取了自己的分析,相国开始禀报起另一件事情。
“代国?陈王想干什么?”梁王满脸的警惕。
如果陈国与代国结盟,对梁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目前还没有更详细的消息,不过下官估计,陈王是想购买代国的城池,顺带与代国结盟。”
话音落下,相国的脸上现出了浓浓的讥讽。
梁王将信将疑。
陈国以前就买过代国的城池,不过他们并未得到明显的好处。
“主上,太子态度暧昧,陈王没有希望夺回被我们占据的城池,不得不用这种方式来进行补充。”相国又解释了几句。
“恰好代王又有入朝的打算?”
顺着相国的思路,梁王缓缓开口。
“主上英明!用几座边界的城池,就能换来大量的钱财。臣认为穷困的代王一定会心动。”
“如此说来,他们若是联手,就会挡住我们南下的步伐?”梁王表情严肃。
“请主上放心,他们之间有可能做成买卖,结盟?绝无可能!”相国胸有成竹的说道。
“寡人明白了,太子是不会答应的!”
梁王是人中龙凤,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主上英明!”相国发自肺腑的奉上了一记马屁。
“不断向燕国和陈国的边界增兵,等时机一到,立刻进攻。”
梁王是进攻型选手,发布命令时,眼中已充满了期待。
相国起身,弯腰领命。
帝国的南境!
越国的都城!
越王没有召相国商议,而是在惬意的自斟自饮。
他对自己的眼光极为满意。
虽然没有像代王那样彻底投靠太子,不过这几年越王与太子互动频繁,早已形成了牢固的利益共同体。
太子越强,对越国越有利,如果强到在帝国已没有对手,越王并不介意搬到京城居住。
更何况太子多次暗示,越王一脉,将会永镇南疆。
如今吴国被灭,酒精考验的越王一边豪饮,一边思考下一个倒霉的会是谁?
最后,‘陈国’二字浮现在脑海之中。
人是最奇怪的生物,有的人就算搜集再多的情报,也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有的人只是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就能窥探到真相。
越王打算派人给世子送信,命他前往京城常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