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你们两个给我闭嘴吧。什么时候还养成拍马屁的习惯了?怎么没听你俩拍过我呢?”古丝螺的思路被打断后,毫不客气的数落起他们两个人来。
“您不是说了,闲谈莫论人非。难道,我们在背后说别人的好,也不行吗?”耿远波自从负责与倭人的交际后,他性格中的那点儿痞性,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激发了出来。
现在,他的胆子,已经大到谁的玩笑都敢开的地步了。
“滚,滚,滚,还有一批新人正在训练着呢,你们俩还有空在我这里贫嘴?看来是太清闲了,得给你俩加加担子了。”
“别,别,别。大小姐,这不是小望回来了,我们太开心了嘛,忘形了,有些开心的忘形了。我们不闲,一点都不闲,都快忙的脚不沾地儿了,现在我们就消失,立刻马上就消失。”
说着话,大小波两个人,慌忙的转过身,一边相互小声埋怨着对方,一边往外走去。
在领导这里受点气,多正常的现象啊。幸好,他们不是正带着学员训练的嘛,把受的气都撒在他们身上就好了,直接名正言顺的给他们加练就是了。
看谁敢多说一句?敢说,就再加练,加,加,加,一直加到他们不敢说为止。
屋里剩下古丝螺一个人后,她才算是有心情静下心来认真的思考起来。
半个时辰之后,一个叫“天天照镜上人”的倭国版百晓生,又发表了一番新的言论:
八尺镜出世,已初显威能。一夜间,跨越中岛。百家被盗,东来客,笑纳了。
刚开始时,这条言论并不多引人注目,毕竟,之前更离谱的谣言,都已经传的满天飞了。
但是,随着有些家族站出来喊话哭诉的助攻,甚至有些家族,因为此传言去检查自家的宝库,才发现了失窃的情况。
打这之后,天天照镜上人这个名号,算是彻底被打响了。也是从此,天天照镜上人奠定了他倭国百晓生的地位。
同时,八尺镜的威名,也开始被不断的放大着。与之齐名的另两件宝物:八刃剑和八勾玉,也开始被人关注了起来,期待着它们的出世,谁都想知道它们的功效和威力。
接下来的半个月,倭国四岛的各个家族,不断的传出来被盗的消息,且,每次被盗窃地方的墙上,都会留下一句:东来客,笑纳了。
甭管你防守的多严密,总是在所难免的被盗。并且,就是那些大家族,也不能幸免。
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开始怀疑,这,根本就不可能是同一个人所为,都怀疑很可能是一起有组织有纪律的针对行为。
甚至有些家族,连不管事的甲级族佬、祖宗都出面了,也没能够阻止财宝被盗。据说,也看到人了,只是没追上。
最后,没办法,几个大家族只能牵头把那些失窃的家族集中到一起,经过多家族佬的共同讨论,才确认了,确实是同一个人所为。
这下,东来客的大名,彻底在倭国响亮了起来,与之同时出名的,就是八尺镜了。
北岛的东野家族,也收到了这个消息。家族的上上下下都无法镇定了,要知道,这个八尺镜,在他们家都几十年了,也没有研究出用法,怎么刚离被盗不久,就被人掌握了用法了呢?
是他们忽略了什么了吗?应该是吧。绝对是的!
于是,东野家族就决定不再隐忍了。东野平南没有在家,就由上一任的家主——东野横田,出面郑重声明:
要求东来客,立即送回属于东野家的八尺镜,如此,东野家可以既往不咎。否则,东野家族,必举全族之力追杀其至地老天荒。
这份声明一经发出,算是彻底搅动了倭国的这一滩污水。
由于第一个爆出“东来客”这个称呼的,是天天照镜上人。因此,多个大家族共同出了一笔钱,求助他,求他告知东来客的真实信息。
在归海望跟古丝螺经过一番商讨后,直接就把井上十八这个身份,给推了出去。随后,井上十八的生平经历,就被扒了干干净净。
于是,长宗我部家族,就成了这次事件第一个被集火,并消亡的大家族。当然了,也有一部分家族,是冲着三岛那广袤的木材去的。
此一役,算是彻底拉开了倭国的夺宝混战。从此以后,再无一个家族,可以置身事外,就算是你真的不想要呢,那也再由不得你了,大势所趋。
翻遍了三岛后都无所得后,于是,第二批被消亡的家族,再次出现了。
就是那些带有井字的家族,什么:深井、浅井、井上、井中、井下等等,凡是带井字的,无一幸免。
事情发展至此,井上十八这个人,仍然隐没不出。但是,当有人提出,会不会是东野家在贼喊捉贼时,井上十八却突然出面了,携八尺镜之威,借助可以滞留空中的优势,斩杀了很多有此言论的人。
于是,北岛的东野家族,再也无法置身事外,突然就此成了下一个众矢之的。
所以,当东野平南带着大夏朝中都东野家族的助力,回到北岛时,所要面临的,就是这么一个复杂的场面。
东野平南这次大夏之行,也是迫于无奈,把他自己脸面垫到了别人的脚底下,才换来了主脉的谅解。
莫名其妙的死了个儿子,东野琮能不心疼吗?白发人送黑发人,他能不难过吗?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再也无法挽回了,他又能怎么样呢?
跟拿下整个倭国相比,丧子之痛,他就必须得克服克服了,所有的事情还是得向前看才行。
东野琮耐着性子听完了缘由后,安排东野平南先去休息。他则召集了家族的高层,开了一次会议,商讨下一步的应对措施。
最后的结果,肯定还是要一条路走到黑了,都已经投入那么多了,岂能甘心就此放弃?
在确认不是大夏的某些人出手了后,东野家的高层们,一致认为这是个统一倭国的好机会,趁势而为对他们来说才是最有利的,成败就在此一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