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雪带着图纸跟随杨巧一起去赵村长指路的吴木匠家里。
此时吴木匠家里放着好几个半成品,她和她的女儿正在忙活雕刻着什么。
苏伊雪和杨巧走近一瞧,原来是木盒,她们在上面雕刻精致的花纹。
吴木匠的夫郎给苏伊雪她们端来长凳和温茶。
苏伊雪见她们做工认真,细致,不急躁,那花纹复杂好看,也不手抖,是个熟手。
那木盒的制作进入尾声,她们等等也是无妨的,正好看看她们的技术如何。
一柱香后,吴木匠扫了扫上面的木屑灰,剩下的交给她的女儿吴荟完成。
吴木匠把苏伊雪两人请进堂屋。
“你们是因建房而来吧?”虽是问句,语气却是笃定的。
杨巧说:“是啊,听赵村长说村里有木匠,那我们就不用去城里找,这不,直接来你这儿了。”
吴木匠点头,说起自己的事:“我手上还有几个货单,大概三日后才能空出时间。”
杨巧接道:“可以,我们正好用这段时间伐木,准备打地基的木桩。”
吴木匠伸手:“要做怎样的?图纸带了吗?给我看看。”
这时轮到苏伊雪上场,她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图纸。
共计十一张。
大部分是正房,堂屋,厢房,厨房,柴房等,小部分会在后院圈出喂养牲畜地盘,还没娶夫郎的年轻女子家里会空出位置等以后扩建。
至于苏伊雪家,给的图纸就比较详细,她打算给她的夫郎一人一间屋子。
从左往右,依次是柳逸宣的房间,堂屋,她的屋子,耳房布置成她的书房。
柳逸宣那侧往下的位置就是萧玉和云华两人住的厢房。
苏伊雪那侧往下,就弄厨房,杂物间,柴房,浴房和茅房。
再来一个后院,盖几间房,用来储存土豆红薯那些。
还要开个小门,方便骡车进出。
还得搞个棚子给骡子住。
还有家具,桌椅板凳,床榻柜子,隔断屏风,箱笼匣子,书桌书架等都得花钱。
只是这些要去城里买,交给吴木匠怕是不行,她忙不过来,买现成的正好过年就能用。
这一通算下来,包括人工、家具和建房材料,这房子应该要五十两往上走。
杨巧按照图纸给吴木匠讲了每家的要求,并与吴木匠讨价还价几番后,商定好价钱,签订契约,付了订金。
木匠的事谈妥后,差不多就要步入紧急建房的轨迹中。
回大本营的路上,杨巧跟她说了一件事:“伊雪,这建房的成本记账就交给你和我的女儿杨芸两人,最后清账就用你们两个的账本比对算,你看如何?”
“巧姨,会不会不太好?”
杨巧伸手拍拍她的肩膀:“不会,大家都认可,而且你不是要经商嘛,趁这个机会正好练练手。”
“那些活啊,你就不用干了,当个监工,做登记有没有晚到早退的,或者煮点水给大家解解渴…”
杨巧这样说,那她就不推辞了。
“好,巧姨,我知道怎么做了。”
回到大本营,杨芸就送来了空白的账本:“伊雪,我母亲让我送来的。”
“她让我给你说一下,最近用了哪些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