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三年五月。
省组织部部长,亲自前来阳市,为周志高和刘晓雅任命。
市政府,会议厅。
“阳市的各位同志们好,我是省组织部部长,受组织上的安排,今天为我们周志高同志,还有刘晓雅同志进行任命仪式。”
“周志高同志和刘晓雅同志,在阳市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
“他们一心为民服务,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人民群众对他们拥戴有加,而且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他们能很好的处理。”
“阳市的精神面貌,让我极为欣赏和赞扬,全国境内各个城市,少有能达到阳市这个程度。”
“感谢两位同志的付出,现在我宣布,组织上任命周志高同志为阳市市委书记,任命刘晓雅同志,为阳市市长。”
“让我们一起鼓掌,欢迎两位同志的正式任命!”
啪!啪!啪!
雷霆般的掌声响起,周志高和刘晓雅的任命正式生效。
同时,他们也升为了正厅级,他们在四十岁之前,达到了今天的成就和高度。
说明接下来,他们的仕途也将一帆风顺,不会受到什么阻碍。
在省组织部长的示意下,周志高站起身来讲话,“各位阳市的同仁,省组织部的领导,谢谢你们。”
“首先感谢组织上的信任,让我担任阳市的市委书记,其次,我在今天能有如此成就,离不开各部门同志们的支持,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努力。”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的能力有限,如果不是大家的支持,不可能将阳市发展得这么好。”
“所以,这个功劳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大家的,在我正式任命市委书记之后,我会对各部门同志的工作进行一定的调整。”
“有能力的同志,为民服务的好同志,我会将重任交到你们手中,如果在任职期间阳奉阴违,甚至以权谋私的同志,那么我只能和你们说声抱歉,可能你们会降职或者调任到某些对人民群众危害最小的部门。”
“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支持我的工作。”
“一个不能为人民服务的领导干部,做不了一个好的公仆,所以,我的想法是将重要的岗位,给有能力,愿意付出的同志。”
“不过我相信,大家都是有能力的,也愿意为人民群众服务,我说的那种情况,希望不要出现,谢谢大家。”
“下面,有请我们刘晓雅同志,刘市长为大家讲话。”
刘晓雅起身时,浅灰色西装裙的褶皱在灯光下微微晃动。
她对准话筒,目光扫过台下熟悉的面孔,落在后排几位头发花白的老科员身上,“刚才周书记说得很对,阳市能有今天,是所有人托举的成果。”
“记得去年暴雨,城建局的同志们在齐腰深的水里抢修管道三天三夜。”
“教育局的老师们背着孩子蹚过积水去上课……这些画面,我永远刻在心里。”
掌声里,她翻开笔记本,却又放下:“其实不用稿子也说得完,我刚到阳市当副市长时,有位老大娘拉着我的手说闺女,能不能让菜市场的秤准点,现在咱们有了专门的监督员。”
“有农民工兄弟问孩子能不能在城里读书,如今全市23所学校开通了随迁子女绿色通道。”
她的声音严肃,“这些不是政绩,是老百姓对我们的信任。”
会议室后排,信访局老周悄悄抹了把脸。
他记得去年冬天,刘晓雅顶着零下十度的严寒,在信访办接待群众到凌晨,冻得说话都打颤,还坚持把最后一位老人送上车。
“接下来的工作,我想和大家约法三章。”刘晓雅挺直脊背,语气变得铿锵,“第一,所有民生项目必须公示预算明细,接受群众监督。”
“第二,每个月15号定为‘市长接待日’,我在市政府门口等大家;第三……”
她突然笑了,“第三,希望各位家属监督好咱们的干部,要是有人收了不该收的礼,欢迎直接给我打电话!”
台下爆发出会心的笑声,省组织部部长也跟着点头。
这时,窗外突然传来阵阵喧闹,有人贴着玻璃张望。
安保人员正要驱赶,刘晓雅抬手示意:“让他们进来吧。”
会议室的门推开,二十多位市民代表涌了进来,手里举着锦旗和手写的感谢信。
卖早点的王大爷嗓门最亮:“周书记!刘市长!这是我们自发做的锦旗,人民好公仆,阳市父母官’!”
“他身后,农民工代表举着红绸,上面歪歪扭扭绣着我们的孩子有学上了。”
周志高眼眶发热,快步上前扶住王大爷。老人粗糙的手掌紧紧攥着他的手:“娃啊,我活了七十岁,头回见市长帮我们追讨工资,还自掏腰包给生病的工友垫医药费……”
老人说不下去,只是使劲拍着周志高的手背。
刘晓雅接过小学生递来的画,画面上两个卡通人物戴着党徽和领带,正牵着一群孩子过马路。
画的角落写着稚嫩的字迹:“长大后我要当市长,像刘妈妈一样。”
她蹲下身子,给了小女孩一个拥抱:“记住哦,不管当什么,都要做对老百姓有用的人。”
省组织部部长看着这一幕,拿起话筒即兴发言:“同志们,这就是最好的政绩!”
“组织上提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阳市,我看到了最生动的实践。”
他转向周志高和刘晓雅,“两位,组织对你们寄予厚望,希望把阳市的经验推向全省、全国。”
散会后,周志高和刘晓雅被人群簇拥着走出会议室。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与市民们的身影重叠在一起。
当晚,周志高办公室的灯一直亮着。
他在笔记本上列出长长的名单,那是准备提拔的年轻干部。
窗外,机场工地的探照灯刺破夜空,混凝土搅拌车的轰鸣声隐约传来。
手机震动,是林昊发来消息:“老伙计,我们省委常委会上点名表扬阳市,还让我们学习!”
他刚要回复,刘晓雅端着热茶走进来:“还在忙?明天要去视察老旧小区改造,早点休息。”
周志高放下笔,拉着妻子的手:“晓雅,你说我们能走到今天,靠的是什么?”
“是信念。”刘晓雅望着窗外璀璨的灯火,“记得第一次走进棚户区,那个抱着婴儿的妇女求我们‘给孩子一个干净的家’,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们的路没有选错。”
夜风拂过,带来远处夜市的喧闹声。他们并肩站在窗前,看着这座倾注无数心血的城市。
远处,新建的大桥亮起霓虹,像一条金色的丝带横跨江面,而更远处,机场航站楼的轮廓在夜色中已初具规模。
有时候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你不努力,肯定什么也得不到,不管你在哪个岗位上都是如此!
周志高和刘晓雅一直在努力建设阳市,发展阳市,他们看到了每一年阳市的不同,一直在进步!
人民群众的信任,还有阳市的发展变化,就是他们最大的动力!
而周志高和爷爷刘老,还有三位干爷爷有着约定,两年之约。
他要在这两年内,尽量把阳市发展得更好,留下一个更好的盘子给自己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