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主帅
早朝前,王太傅来的早些,或者说重臣都来的早些。
前线吃紧,乾武帝于早朝前,又点了几个朝臣到书房秘谈。
眼见早朝时间将至,乾武帝挥退重臣,看向李允:“谢璟驰来了没有?”
李允当下应声:“回陛下,谢大人半个时辰前就到了。”
乾武帝头疼的揉了揉眉心:“不是跟你说叫人拦着他么,他伤好了吗他又来早朝。”
李允为难:“是奴才的不是,只是谢大人忧心边疆战事,奴才派去的人,实在是拦不住……”
提起战事,乾武帝目光阴沉,倒是没再开口。
这时,王喜匆匆进来:“陛下,王太傅求见。”
乾武帝皱起眉头:“都这个时辰了,太傅怎么还会过来。”
王喜恭敬道:“想来是有要事禀报陛下。”
“让他进来。”
王太傅一进到书房,不等乾武帝开口,便主动将那封信笺呈上。
“陛下,老臣今日于马车之中收到此信,深以为此子所言犀利敏锐、言之有物,故而迫不及待的将信上呈给陛下……”
乾武帝见信笺上写的依旧是‘明德’二字,顿了顿,随后将信笺拆开。
一行行将信笺看过,乾武帝忍不住眯起眼睛,满目精芒。
“此计甚毒,太傅可曾知晓此子到底是何人?”
王太傅为难的摇头:“回禀陛下,老臣当真不知,老臣亦是仔细观察过身边之人,实在是未曾发现此子到底是何方神圣。”
乾武帝眉目如炬:“王喜,继续找,务必找到此人!”
“是。”王喜立刻应声。
乾武帝的视线落在王太傅身上:“除太傅外,可还有人看过此信?”
“不曾。”王太傅心下一惊,只觉得下次若是再收到此人信笺,他万不可再擅自拆开。
“甚好。”乾武帝将信丢进火盆,起身上朝。
*
早朝。
乾武帝冷眼看着众多朝臣,沉声发问:“罗国此次大举出兵,侵犯我大乾边城,诸位都怎么看?”
文臣率先开口,明里暗里先将罗国痛骂了一顿。
“臣以为,元夏和罗国两相夹击,分别牵制我大乾边境,近年来大乾内忧不断,收成不高,我们当以休养生息为主……”
“说的什么屁话,是我们不想修养生意吗?罗国那些龟孙子也得让我们修养才是!”有武将忍不住呛声开口。
“王大人此心可以理解,然我大乾去年的收成不高,多地灾荒,朝廷数次开仓放粮,我们如今的粮草,恐不会支撑太久。”
“重点是罗国此次率十万大军压境加上罗国边境的三万守备军,足以对我们雁城造成巨大的压力,要知道,我们镇守在雁城的只有五万将士,罗国全力攻打,我们可没有胜算!”
“一旦雁城失守,绕过雁山、麓山,我大乾边境再无天险,可就失了先机!”
“要我说,不如派遣使臣,暂时求和,待整兵屯粮后,再做应对。”
此言一出,霍元朗立刻跳脚。
“求和?打都还没打,求什么和!罗国人素来残暴,不久前更是埋伏刺客袭击我陛下,正好趁这个机会给他们些颜色!”
霍元朗的话说完,杨聪上前一步:“陛下,臣恳请派遣镇国大将军前去,力挫罗国,扬我大乾国威!”
此言一出,不少人都静默下来。
只是吕家既然做了准备,自然会安插众多人手。
当下,有人上前附议。
“镇国将军多次同罗国交手,未尝败绩,若有大将军坐镇,罗国必会心生忌惮。”
“但镇国将军如今涉嫌伪造官银、贪墨江南赈灾款项,欺上瞒下,此事尚未查个水落石出,如何能派带兵作战?”
一时间,两拨人的声音都不小,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支持的倒不见得都是三皇子党,反对的倒有不少是八皇子党。
两拨人不一会,就吵了起来。
“好了,战事吃紧,枢密院尽快拿出个章程,协同户部、兵部等做出推算,尽快上呈给朕。”
“是。”
但凡战事,朝廷总要根据如今的兵马、军需、粮草以及国库税收等情况,做出推算。
比如能支撑多久的战局,供养多少的将士和战马,以免后续补给跟不上,贻误战机。
“江南贪墨案,暂未查清,吕枭仍有嫌疑,暂不适合率军迎战。诸位以为,除去镇国将军,还有何人可堪为主将。”乾武帝沉声开口。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不少人似在斟酌。
半晌,霍元朗上前道:“启奏陛下,臣愿一试!”
霍元朗这话一出,不少人便开口反对。
“霍将军,此事并非儿戏,怎可去试?”
“臣自知经验不足,但愿以性命相搏,必会死守雁城!”
有人开口,自然又有不少人主动请缨,戴靖渊、楚辰王也纷纷想要领兵。
紧接着,有人道:“启奏陛下,臣以为,不若调遣苍狼王前去雁城……”
这话才说一半,立刻就被打断。
“这简直是胡闹!虎威军一直在守元夏诸国,且是王爷一手带出来的,且不说元夏国会不会伺机而动,只说王爷与玄策军也未曾磨合过……”
“照你这么说,除了镇国大将军,旁人岂不皆不能驾驭玄策军!”
两方一时间,又吵了起来。
“启奏父皇,儿子愿意前去!”六皇子这会站了出来,声音坚定,又让朝堂静了一瞬。
“儿子也愿意!”萧允诚亦是应和,自然不会在这种时候落了下风。
毕竟,父皇又不会真的派他们前去。
萧鹤羽也不落后:“儿臣也愿意前往!儿臣愿立军令状,不将罗国击退,绝不还朝!”
萧鹤羽字字铿锵,气势十足,俨然一个忧国忧民的好皇子形象。
萧允诚心下冷笑,他虽没有证据,却也知道萧鹤羽屁股可不干净,暗中同罗国不知多少勾当,若他前去,吕家军听他调令,岂不是去雁城捡军功去了?
朝臣们低声议论着,并未盲目附和,大乾朝皇子不少,只不过皇子身份虽然尊贵,却也难担一方守将。
能担负此位者,需得德高望重、经验丰富,更要战功彪炳、才能服众。
萧廷善托着病体,上前一步:“启奏陛下,臣以为派遣殿下前去,恐动摇国本,以为我大乾无人,臣提议,请清远侯府老侯爷担任此战主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