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碧让宫人随时留意隔壁永和宫的消息。
傍晚时分,她听到御驾离开的消息,心里盘算着明日再去养心殿。
没想到第二天又碰壁了。
第三天……第四天……
“这个柔答应什么来头?居然让皇上天天亲自跑永和宫。”
没过几天,后宫都知道皇上非常宠爱新封的柔答应,但至今没有一个人见过她,听闻连柔答应身边的奴才都是皇上亲自安排的。
神奇的是,皇上虽宠爱柔答应,但从来不召她侍寝,天黑之前必定离开永和宫。
永和宫的秘密,安陵容还是知道的。
她刚进宫的时候,让侍女结交的奴才什么等级都有,算不得多好的交情,也算不得真心,但是买个消息绰绰有余。
从辛者库出去的甄家女眷。
这几个字足以让安陵容知道,能让胤禛这么反常的人,不是甄夫人就是甄玉娆。
甄家母女一个中年妇人,一个幼女,不管哪个入后宫,胤禛大概都不会碰,他在这方面还是有点道德感的,像淳贵人当初幼龄入宫,也留了三年才侍寝,胤禛本人又不好人妇。
“他天天去对着人家……该不会是让人家coS纯元吧?”
甄家女眷一事,没太出乎安陵容的预料,毕竟变态的心思,她一猜一个准。
集邮的乐趣,谁抵得住?
永和宫内。
柔答应一脸悲戚地跳着舞。
胤禛坐在一旁,身前茶几上摆着几碟小点心,他一边吃一边欣赏。
一舞毕,柔答应站在远处,一动不动听从下一个指令。
皇上将她关在永和宫,日日过来看她跳舞,俨然把她当成歌姬一般的奴才,这样的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皇上,臣妇不是纯元皇后,您也清楚,臣妇除了这张脸和舞姿,性子与纯元皇后并无丝毫相似之处,您这是何苦呢?”
胤禛:“拟态而非求真,朕已经多年没有看过她如此鲜活的样子。”
柔答应垂眸道:“皇上,臣妇一把年纪,承蒙皇上厚爱,得入宫廷,只是臣妇的小女儿才十三岁,还望皇上放过她。”
胤禛:“朕答应你,朕会将甄玉娆送到永和宫给你做伴。”
胤禛抬头看了一眼满脸悲苦之色的柔答应,毫不在意对方的扫兴。
他站起来道:“明日,朕要看到一个高兴的菀菀。”
柔答应木然点头:“是。”
胤禛一走,柔答应再也忍不住捂嘴痛哭起来。
枉她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达礼,到头来,却要在这最尊贵之地做一个“戏子”。
多年良人皆假象,半生哀鸿入宫廷,为了两个女儿的未来,她会做好一只彩衣笼中鸟。
又过了十余日。
内务府登记秀女结束,胤禛很快就要在新一轮殿选里挑选妃嫔。
安陵容叹道:“感觉已经过去好久了,没想到还不满三年。”
“容儿年纪轻轻,怎的开始感慨岁月了?”
安陵容起身行礼,“皇上。”
“坐下来吧。”
胤禛坐在安陵容炕桌前。
“弘晏走路稳当了吗?”
安陵容笑道:“小六活泼好动,人还没稳当,已经会扶着东西跑了。”
胤禛高兴地说:“活泼好,证明身子强壮。”
安陵容:“后日就是殿选,皇上怎么有空来臣妾这?”
胤禛拉着安陵容的手道:“不管以后宫里有多少人,没有人能越过你去。”
安陵容点头。
胤禛不一定有多喜欢她,只是不想有外人踩他的独苗苗头上罢了。
“朕这次过来,也是为了选秀的事,太后病着不方便掺和,朕没有个能商量的人,想来想去,唯有你能与朕说说心里话。”
“哦?臣妾洗耳恭听。”
就让她成为这个聆听龙音的大幸运吧。
胤禛:“中秋那日,朕说要给果郡王选福晋。”
安陵容:“皇上心里有人选了?”
胤禛摇头:“沛国公曾经多次上奏,想为他的女儿孟静娴求嫁果郡王,朕也跟果郡王提过,他不愿意娶。”
安陵容笑道:“宗室娶福晋,什么时候轮到自己做主?一般的宗室子,还能求其母亲向太后私下提一提自家看中的姑娘,果郡王的额娘是出家人,自然不能掺和红尘俗世,
皇上是果郡王兄长,长兄如父,皇上觉得合适直接赐婚就是,果郡王喜欢能跟他谈诗论画的姑娘,那沛国公的女儿是不通文墨?还是貌若无盐?竟让果郡王如此看不上眼。”
胤禛:“沛国公的女儿朕前几年见过,是个容貌姣好的女子,且听沛国公说,他女儿为了果郡王,自小学习琴棋书画,一身文雅不输于翰林家的姑娘。”
安陵容疑惑道:“那是为什么?果郡王说是想找情投意合的女子,但谁家好姑娘没定亲前,私下跟男子情投意合?他是不喜皇上做主还是……嫌弃沛国公府空有名声,怕娶回来没面子?”
胤禛闻言皱了皱眉,这是有没有面子的事吗?
他看了安陵容一眼,心里摇头,妇人之见。
当年老十七是先皇最宠爱的幼子,凭舒贵妃宠冠六宫的架势,如果先皇还活着,定会给老十七指一门容貌家世俱佳的福晋,
十七这样的出身,对只剩一个空架子的沛国公府,确实会有心理落差。
不过……
当初十七拒绝他赐婚的时候,弘时、弘历、弘昼都还活着,难道十七那个时候就盼着娶一位家里有权有势的福晋?
要不是容儿怕他名声受损,无意间逼了一下十七,十七也不会勉强应下婚事。
万一他活不到皇阿玛的寿数,十七弟这个文武双全的先皇之子会不想要皇位?
他一点也不信。
闲云野鹤?
他当年也是!
胤禛越想心越沉,
他已经可以想象,十七用皇后之位换取八旗望族的支持,后族的利益有多大?
谁不想成为第二个佟半朝?
“皇上?”
安陵容喊了一声,将胤禛的脑洞拉了回来。
“容儿说的不错,宗室娶亲,哪得到他挑三拣四,朕想好了,不止福晋,侧福晋格格也给他赐几个,免得朝臣说朕刻薄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