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天道眼皮子底下硬生生占据半个洪荒,这的确是陈阳没想到的。
只能说,天道的确有些大意,或者说祂太过于自信,压根不觉得有人能在洪荒翻起多大风浪,毕竟洪荒乃是祂的基本盘。
从龙汉量劫以来,虽然屡次出现变数,但最终还是将洪荒进程顺利进行了下来,若是看其表面,天道的确强悍。
掌控三道最强的天道,手中有两位混沌魔神加上诸圣,洪荒仿佛铁板一块。
陈阳一开始就打算从内部攻陷洪荒这个看似无懈可击的天道势力,经过多年的经营,天道势力早已经被他弄得千疮百孔。
果然,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陷的,古人诚不欺我。
这也是为何陈阳诸多势力都对他很放心的原因,像女娲玄武这些人,对陈阳的计划都很了解,一路行来,陈阳就没有出过任何差错。
这即便是在洪荒这种到处充满算计的神话世界都是很吓人的事,若是将自己放到其他人的视角,估计寝食难安。
信心就是这么慢慢累积起来的,不管从那个角度来看,下注陈阳都是明智的选择。
掌控真灵不代表人家就一定会全力帮你,阳奉阴违光吆喝不干活这种事在哪里都屡见不鲜。
而现在,大家的目标和利益是一致的,而且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旦失败全都跑不掉,这才有了现在的势力规模。
还有就是陈阳自身的表现,他这一世从来没有做过推磨杀驴之事,这也让其他人相信即便东王公真成了最后的赢家也是大家一起水涨船高。
就如同最早陈阳说的那般。
待本座登上高峰,山顶的其他位置,归你们。
这句话对华夏人族来说适合,对现在陈阳诸多手下势力来说也是如此。
口碑还是挺重要的,陈阳前世就跌进了这个坑里,这一世自然不会重蹈覆辙。
“妹妹,夫君,你们该证人婚了。”
西王母笑着催促。
陈阳点头,他回蓬莱仙岛自然也就是为了此事。
证天婚后其实就等于开启了婚姻之道,但人婚才属于凡人的模版,这事得由他与女娲做个表率。
女娲低头不语,意思很明显,陈阳做主就行。
“走吧,去东海之滨。”
陈阳拉起两女就走,这次换西王母主婚了...
陈阳莫名有种在卡bUG的感觉,证天婚女娲主婚,证人婚西王母主婚,总感觉哪里不对...
但不用在意这些细节,目的达到就行。
圣母和圣父证人婚,这对人族来说乃是大事,对众生来说也是如此,三界之主与人道之主成婚,谁敢不来?
入目之下,洪荒各族都派人往东海之滨汇聚,东王公与女娲带来的号召力相当恐怖,人道乃是众生道,洪荒各大势力都得派人来祝贺,东海之滨成了一个大杂烩,啥种族都有。
有句话说,你送礼了领导可能不在意,但一群人中就你没有送礼那领导肯定记在了心上。
这话放在现在也适合,东王公和女娲的势力范围覆盖了天道和人道,其他势力都有人在祝贺,你要是没来铁定被记上一笔。
众生之事少有能瞒过这两位大能,谁也不敢赌人家会不会怀恨在心。
于是,现在洪荒跟人口迁移似的,洪荒南西北三个方向的修士往东海赶,规模比先前陈阳成就三界之主还大。
毕竟去天庭见证东王公成为三界之主还需要资格,那是大能的专利。
现在可不一样,众生皆可来,加上洪荒东部本就诸多势力云集,就算是在感受一下洪荒最繁华的地方也值得来看看。
观礼的同时还能结交道友或者互通有无都很便利。
这种情况下,陈阳和女娲果断将证人婚的时间定在了三千年后。
此举可以让众生有赶路的时间,也能越发保证洪荒东部的发展,对此,道德天尊和通天教主都很满意,众生云集也能让教众弟子有更多与洪荒众生交流的渠道。
陈阳也是这么认为的,洪荒人族和华夏人族大部分人都不足以在洪荒游历,让别人过来也是一样的,开阔了眼界的同时也能对洪荒形势更加了解,算是共赢的局面。
有诸多大能坐镇东方,过来的修士也不敢肆无忌惮,小摩擦虽然有,但没谁敢在圣人眼皮子底下闹出什么不愉快的事,洪荒难得一团祥和,这从开天到现在都属于很难见到的奇观。
相比其他种族,华夏人族跟过节似的。
华夏人族中虽然也有人效仿鸡哥完成了横跨洪荒的壮举,但毕竟少见,现在倒是个不错的机会。
刚经历了巫妖量劫的洪荒现在属于物广人稀,刚好适合游历和寻找机缘。
天道也很满意,东王公的确没有小动作,虽然证人婚延迟了三千年,但这不是什么大事,几千年的时间对大能而言不过也只是一次闭关修炼的时间罢了。
而这还能推动洪荒的发展,生灵汇聚自然就有了缘分,会出现的生灵也就越多,其中若是诞生了根脚不错的生灵就处于额外的惊喜。
天道对众生的感观很是复杂,一方面希望生灵变多,这样总会出现一些能完善天地的修士。
但另外一方面又不想众生过于平庸,换句话来说,天道希望众生全都是绝世天才,但这种事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货一边借众生完善天地一边开启量劫消灭众生,这本事就是很矛盾的做法。
这种行为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法精准的达到目的,每次量劫的到来的确消除了平庸的生灵,但也波及到了那些根脚不错的生灵,这就有点坑了。
天道明显也发现了这一点,所以做出了补救的手段。
封神榜便是补救之法,一旦有天资卓越之辈陨落,直接利用封神榜复活成为天庭的傀儡,不会导致这些能力出众的家伙直接身死道消。
陈阳的御魂幡本质上与封神榜很类似,而且他也是利用真灵入幡之人来完善三千大道,或许这就是英雄所见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