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的题目比会试要简单很多,但是沈让风不敢马虎,他认认真真的写完了答卷。
接着便是和一众考生站在原地,等几位大学士批改。
大约过了一刻钟的时间,就有太监过来宣读了。
“请!李思忠,王宣,柯达……”
报出来的名字就是能进殿的人的名字,王公子就是王宣是第二个被叫到。
王宣规矩的向大殿内行礼,随后转头和沈让风点头示意后,就进殿去了。
一个一个名字报出来,这是个十分煎熬的过程。淡定如沈让风都不由得握紧了手。
“……沈让风……”
沈让风的名字出来了!他霎时间松了口气,太好了!接下来正常发挥,他十有八九就能留在京中了。
最终报到的名字有五十人左右,剩下来的人就是留在大殿之外了。
他们心中各怀鬼胎,有的有门道的人已经在想去拜访那个官儿,有的人心中绝望的想自己怕是要外放了,也有的人胸有成竹,因为自己的会试成绩不错。
沈让风一众人进了大殿,周围围着一群御林军,是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全。
就算是再从容不迫的人都不由得低下了头。
夏德忠看到人到齐了,便喊道:“殿试开始。第一题,何为君子?何为德政?何为君子德政?”
殿试由皇帝亲自监考,答题也是一个一个论下去的,会说的就说出来,不会说的就只能再下一个了。
这也是考验一个人的心理素质,若是这个人只知道如何考试,不知道如何与人打交道,不知道如何呈秉圣上,那么官运就不会长远。
有些人心理素质不好,回答支支吾吾的,明明这些人会试成绩不错,沈让风记得,其中有个人会试成绩还排在前十。
但到了御前,说话结巴,前言不搭后语,而且越紧张与其说不好,无法,只能自认可惜了。
当然也有打得很好的。
例如王宣,沈让风听他答道:“称物平施,何解其意?实意即依物之所有齐平均分,视感浅近,真其轻?然今眼下世道,人皆为己,均渴慕暴利,怎至齐平又均分。且夫君子一类,方可为之。一者又均分。且夫君子一类,方可为之。一者为谦谦君子,以德为先,一步一实齐分于天下,以宽服民;二者人身低位,德行依旧,任为民仰。此语引而申之,即是君子做施于人,意为自我约束。君与君子,相异无己。予以为君可追随君子大道,克己明身知礼,杖恃道义,至天地合。”
王宣一答,众人都有些惊叹,沈让风也赞叹,王宣的回答挑不出错误。
轮到了沈让风,他回道:“欲意德政,国之本源,在民生之道。君粗虑予自所言,君之恩惠似未遍及庶民。民,本也。临朝之上,同慕欺君罔上,黎明何以安身?又何以称平物施?以民不得安心,更无以家齐国治天下平。如此,安改其制?予愚见乃简提三。其为根,是肃清朝也,不治其源,无本而归。其二惠及庶民,土地均分,粮食均分等如此类,实惠润于民,方收民心于大成。然终百姓大悲,因其世族,垄断贪污,君当心如明镜。卑之身份,应言之有度。”
沈让风知道自己的答案中规中矩,甚至是有些谄媚,题中所问,何为君子德政?正确答案应是王宣那样的,描述君子之风的德政。
而沈让风说的是君臣治下的德政,臣当何为,又如何才能惠民忠君。
可是沈让风却觉得,他就应该这样回答,谄媚又怎样?为臣子难道不应该谄圣上之媚吗?
皇帝倒是多看了沈让风,他记得这是沈爱卿的侄儿。
沈让风一说出口,皇帝就知道沈让风是被沈淮修特训过的,没入官场的少年想的多是如何造福百姓,很少会有像沈让风这样的,堂而皇之的说出忠君。
皇帝换来夏德忠,没过多久,夏德忠向众考生喊道,“第二题,亦是最后一题,“何为实政?何为实心?”
王宣答道:“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何谓实政?立纪纲,饬法度,悬诸象魏之表,着乎令甲之中,首于岩廊朝宁,散于诸司百府,暨及于郡国海隅,经之纬之,鸿巨纤悉,莫不备具,充周严密,毫无渗漏者是也。何谓实心?振怠惰,励精明,发乎渊微之内,起于宥密之间,始于宫闱穆清,风于辇毂邦畿,灌注 于边疆遐陬,沦之洽之,精神意虑,无不畅达,肌肤形骸,毫无壅阏者是也。”
沈让风觉得唯有一人能和王宣匹敌,那人是个年老的考生,想必一生都在科考,学问功底比王宣好,治国思维稍逊于王宣。
那年老的考生答道:“臣更有献焉:盖难成而易毁者,此实政也;难操而易舍者,此实心也。是必慎于几微,戒于宥密。不必明堂听政也,而定其志虑,俨如上帝之对;不必宣室致斋也,而约其心神,凛如师保之临。使本原澄彻,如明镜止水,照之而无不见;使方寸轩豁,如空谷虚室,约之而无不容。一念萌,知其出于天理,而充之以期于行;一意动,知其出于人欲,而绝之必期于尽。爱憎也,则察所爱而欲近之与所憎而欲远之者,何人?喜惧也,则察所喜而欲为与所惧而不欲为者,何事?勿曰屋漏人不得知,而天下之视听注焉;勿曰非违人不得禁,而神明之降监存焉。”
轮到沈让风,他答道:“今我皇上,任人图治,日以实政,望臣工矣!而诞谩成习,诚有如睿虑所及者。故张官置吏,各有司存。而越职以逞者,贻代庖之讥。有所越于职之外,必不精于职之内矣!则按职而责之事,随事而稽之功,使春官不得参冬署,兵司不得分刑曹,此今日所当亟图者也。”
皇帝听到考生的进言,心中已有人选。
考生殿试后,便可以出宫,三日后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