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平又找了一个对象,这次他找的是农场的宣传干事,一个姓曹的女人,单身离异,儿女都已经参加工作,她比杜小平小了近10岁。
郑少文又谈到了宋瑾之和自己。
宋瑾之在勐养等地很有名气,他治疗消化性溃疡疾病,名声很大,多次被评为西双版纳州名医,在84年他被调进了县医院,第二年就当上了院长,一直干到退休。
郑少文则走了另一条路,他在84年被调入了卫生局,直接就做了局长,也是干到退休。
他们两个都得到了善终,儿女也都安排了工作,其中郑少文的大儿子现在是京城任谋局局长,大女儿则是深城的财政局的副局长,小女儿则下海经商,住在昆明,她接手郑少文早年的投资,现在在边境口岸做贸易,赚了不少钱。
宋瑾之的儿子一个在昆明做教育局的副局长,另一个儿子在景洪市畜牧水产局做副局长。
他现在退休了还看病,医院安排他每天坐半天的门诊,他在曼掌酒厂有一些股份,每年分得几万块钱红。
“邹晓渔怎么样?”秦耕又问起这位老搭档。
“他啊,回勐养就被任命为副院长,然后84年接我的手,做了院长。他很不错,年轻人有冲劲,有思路,现在医院的特色很明显,建设得非常不错,以肝胆外科为龙头,外科始终是强项,然后是消化内科,溃疡病每天的就诊人数就有上百,最后是中医,中医是我们的特色……”
“万久泉也退休了,但留用了,他的针灸整个版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秦耕认真听着过去老同事的情况,非常的亲切,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组建一个“秦耕勐养医院工作室”呢?
现在,秦耕工作室有各种各样的专家50多人,其中主任医师就有13个,其他的副主任级别的医生实际上都是很厉害的角色,都是名医。
他随便把几个人丢在勐养医院,在西双版纳都是很有名气的,对勐养医院则又会有实质性的提升。
秦耕想帮勐养医院一把,他现在手里有人才,有钱,有设备,即便是再建一个勐养医院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秦耕稍稍地说了说想法,郑少文像是打了鸡血,亢奋得不得了。
“好好好!这个想法太好了!马上,我马上告诉邹晓渔。你被他缠上啊,不投入都不行了。”
郑少文对勐养医院的感情非常深厚,在卫生局长位子上,他没有少支持勐养医院,现在退休了依然牵挂勐养医院。
令秦耕意外的是,第二天,他家就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邹晓渔!
他坐飞机来的。
昨晚,郑少文打电话给他,告诉了他,说秦耕有这个想法,在勐养医院搞一个“秦耕勐养医院工作室”,邹晓渔哪里还睡得着,今天第一班航班就赶到了昆明。
年还没过完,秦耕一大早去了一趟昆医,慰问了一下坚持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然后回来就 看到了邹晓渔。
“现在医院缺什么设备?”刚坐下,秦耕就问。
邹晓渔有些紧张,他很少见到秦耕,虽然他经常到昆明来办事,但秦耕是一个大忙人,邹晓渔哪里敢打扰他?
上次见面已经是8年前了,邹晓渔带了一些马鹿肉和鸡枞看望秦耕,后来秦耕做了昆医的校长,他就没有来看他了。
这次见面,邹晓渔有几分内疚,怎么可以这么久不来拜码头呢?
见秦耕问,他又不得不答,“我们设备基本上不缺了。”
秦耕微微一惊,“什么,你们不缺设备?”
在秦耕的印象中,医院是永远缺三件东西,一是设备,二是人才,三是资金,别说勐养医院,就是昆医,协和等,谁不缺?
缺,是永远都缺的,不缺那是相对的。
邹晓渔说:“b超,我们又买了一台,东芝的,很高级,x光机,前年更新了一台500毫安的,胃镜也有了,病理切片机也是最新的,还是东芝产的,手术室我们也用上了电刀,手术显微镜也有了……”
一口气,邹晓渔把医院里的设备都讲了一遍。
喔,真不错,和县医院没什么差别,甚至还强一些。
“ct,核磁,你没有吧?”秦耕微笑地说。
“这也算?”邹晓渔吓了一跳,“这个谁敢想啊?县医院都还没有,我们怎么可能有?”
“为什么不能有?”秦耕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我帮你们买一台最新型号的ct机,另外想办法搞一台二手的超导1.5t的核磁共振。”
邹晓渔一听差点脑溢血!
天下有这样的好事?
要知道,一台新型号的ct至少要300万元,一台1.5t核磁共振有1000多万,二手的也要500万以上。
这么多钱,把勐养医院卖了也不值这个钱。
“钱的事不要你操心,我有。”秦耕淡淡地说。
“是不是太多了?”
邹晓渔的思维里,数百万的人民币与多少光年是一个概念,完全不可想象。
秦耕微微一笑,“又不要你还,你怕什么?”
秦耕手术每年的科研经费有1000万左右,他还掌握了工作室用不完的钱,关于二手核磁共振,昆医的那一台就是目标,因为昆医也该有一台新的核磁了。
邹晓渔哪里能平静下来,他端水杯的手不停地颤抖。
“晓渔呀,你回去之后马上准备房子,核磁共振对房子要求很高,你把房子准备好了,我这边设备也准备好了。”
秦耕转头看了看郑少文,微微一笑。
“老郑啊,宋谨之都在看门诊,你要不要也做一个名医试试?”秦耕看着才60多的郑少文说。
郑少文一听,身子一震,因为他做梦都想成为一个名医。
事实上,他的行医时间并不长,只有十几年时间,后来做院长了,他临床的时间就很有限,不是他不想做医生,而是他前面有勐养医院的“三大名医”,他出头的日子遥遥无期,后来又来了一个秦耕,于是他的名医梦就醒了。
秦耕微微笑着说:“如果你想成为名医,我倒是可以助你一夜成名。当然,你今年66岁了,想颐养天年,那就另当一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