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最喜欢较真。
周阿姨吹牛,说她有秦耕的电话号码,众人哪里会相信?
你说邹晓渔有秦耕的电话号码还有几分可能,但食堂里周阿姨也说自己有他的电话,那就太离谱了。
怎么可能呢?
“那还愣着干嘛,赶紧打呀!” 刘阿姨双手抱胸,脸上带着几分挑衅,“别磨磨叽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周阿姨白了她一眼,从兜里掏出手机,在屏幕上划拉几下,嘟囔道:“大过年的,本来不想打扰秦耕,既然你们不信,今天就给你们个明白。”
说着,把手机举到耳边,听筒里传出一阵等待接通的 “嘟——嘟” 声。
张阿姨忍不住凑了过来,眼睛死死盯着周阿姨的手机,半信半疑道:“真拨通啦?别到时候是打给你哪个亲戚,糊弄我们。”
就在这时,电话那头传来声音,周阿姨立马眉开眼笑:“秦耕啊!新年好!给你拜年啦!我是周阿姨,勐养医院的周阿姨啊!你说巧不巧,今天张阿姨和刘阿姨也在,我们正为你当年最爱吃啥争论得不可开交。”
周阿姨边说边用手捂住话筒,冲另外两人得意地挑挑眉,随后又松开手,继续对着电话说:“刘阿姨非说你最爱吃她做的红烧肉,张阿姨也不示弱,争得面红耳赤呢。”
电话里不知道说了什么,周阿姨突然笑出了声:“对!对!还有我炒的鸡枞菌炒猪肉,你最爱吃了。你还记着呢!”
刘阿姨和张阿姨按捺不住,两人脑袋挤在一起,想听电话那头的声音。刘阿姨急得直跺脚:“周阿姨,你倒是开免提呀,光你一个人听,谁知道秦耕咋说的!”
周阿姨撇撇嘴,按下免提键,秦耕熟悉的声音传了出来:“周阿姨,刘阿姨,张阿姨,我都记得!你们做的菜各有各的味儿,我都爱吃。每次想起在勐养医院的日子,就特别怀念你们做的饭。”
张阿姨一听,立马来了精神:“你听听,秦耕都说爱吃我的红烧肉!”
刘阿姨可不乐意了,双手叉腰:“别得意,秦耕也没说最爱吃你的,再说我这红烧肉,年轻一辈都爱吃!”
秦耕在电话那头笑着说:“阿姨们,你们别争啦!正是因为你们的用心,勐养医院的饭菜才成了我最美好的回忆。对了,替我向医院的同事们拜个年!”
周阿姨点点头,应道:“好嘞!秦耕,你在昆明也要照顾好自己。”
秦耕说:“你们到昆明来了就到我家来玩啊!”
张阿姨忙说:“秦耕,你怎么不回勐养医院看看啊!这里的人都想你啊!”
秦耕哈哈笑了,说:“明天,我们就会回勐养,到时候到你们医院看你们!”
听到这话,所有的人都愣住了,你看我,我看你。
半晌才说:“真的?”
“哎哟,那赶紧告诉邹晓渔院长,这是大事啊!”
邹晓渔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愣了一下,他正在做手术,忙说:“王国平,你们接着做,我得安排一下去。”
邹晓渔脱了手术衣,回到办公室。
很快,他就召开了一个会议。
“大家听好了!秦耕这次回来,对咱们医院意义重大。这不仅是他故地重游,更是咱们展示医院新风貌的好机会。”
邹晓渔目光 扫视一圈会议室,“李主任,你负责组织人员把医院里里外外打扫一遍,尤其是病房、走廊和公共区域,要做到一尘不染。对了,秦耕以前常去的办公室,也要重点清理,还原他记忆中的样子。”
李主任赶忙点头,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院长,我这就安排,保证每个角落都不放过!”
“采购这边,王师傅你可得多费心思。”
邹晓渔看向后勤主管王坚强,“咱们就照着秦耕以前爱吃的菜买。红烧肉是肯定少不了的,挑上好的五花肉,哦,不,肥的,越肥越好;还有周阿姨拿手的鸡枞菌炒猪肉,多备些新鲜鸡枞。再去市场挑几只活蹦乱跳的土鸡,做道滋补鸡汤。”
王坚强一边记录,一边回应:“院长,您放心!我跟几个老商户都熟,保证买到最新鲜的食材。”
“礼品方面,咱们得体现医院特色。” 邹晓渔思索片刻,“去定制一批印有勐养医院标志的保温杯,质量要好。再准备一些本地的特色茶叶,包装精美点。另外,从咱们医院康复患者送的锦旗里,挑几面有代表性的,挂在显眼位置,让秦耕看看咱们这些年的成果。”
这时,一旁的护士长插话道:“院长,需不需要安排几位年轻护士,负责接待引导?”
邹晓渔点点头:“这个主意不错。挑形象好、沟通能力强的护士,提前培训一下接待流程和礼仪。等秦耕到了,让她们全程陪同。”
会议结束后,邹晓渔又单独找到周阿姨、刘阿姨和张阿姨。“三位阿姨,这次秦耕回来,最惦记的就是你们做的菜。到时候就辛苦你们,露一手拿手菜,给秦耕一个惊喜。”
三位阿姨一听,脸上笑开了花。
周阿姨拍着胸脯保证:“院长,你放心!我一定把鸡枞菌炒猪肉炒得色香味俱全。”
刘阿姨和张阿姨也不甘示弱,纷纷表示会做出最好吃的红烧肉。
邹晓渔总感觉还有什么事落下了,想了半天,一拍大腿,“对,秦耕不是最喜欢打猎了吗?虽然现在禁猎了,但他一定会很怀念那片森林。我们要不要安排一下呢?”
邹晓渔想了半天,好像是找不到秦耕的故友了,就连赖青明他们都已经不在勐养了,原来医院里的老同志也不多了,郑少文去了昆明,宋瑾之好像是回了内地。
嗯,决定了,凡是在景洪的原勐养医院的人,包括住在景洪城里的原来守门的蒋师傅都接回来,大家都想秦耕,秦耕肯定也高兴见到老人。
对,还有一个人,不知道他知不知道秦耕会下来,秦耕的六舅李立夏!
李立夏现在是上了年纪了,他住在勐养曼掌寨子里,一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在寨子里,他们继承了李立夏的家业,一个在酒厂做厂长,一个在胶鞋厂做技术员。
邹晓渔决定去曼掌和李立夏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