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这句话引起全场共鸣,掌声雷动,持续不断。这不仅是对听众的鼓励,也是对自己两世人生的深刻反思。
重生给了他改变命运的机会,但从未动摇他对理想的坚持。
这番话既是献给台下的每一个人,也是写给自己上一世的告白。
接下来是颁奖环节。因为证书早已分发,今天只需颁发奖章。
礼仪人员端来红木盒,里面静静躺着一枚金质奖章,麦穗环绕下半部分,五颗星点缀其上,中央图案为两人共握火炬,象征着传承与不息的生命力。
团领导亲自将奖章别在许宁胸前,这一刻,荣誉加身,是对努力的最佳肯定。
一位熟悉的面孔走了过来。
“刚才的发言,真的很棒。”他边说边与许宁握手。
“希望未来你能带给我们更多意想不到的精彩,许宁同志。”
仪式结束后,还有专门为获奖者准备的晚宴。因此,即便在后台卸了妆,大家也不能立刻离开。
秦文贵坐在休息室的沙发上,望着许宁感叹道:
“刚才一见到许宁同志,真把我吓了一跳,没想到他这么年轻。本以为这次大家年纪相仿,结果我比他还大上一轮多呢。”
公举东穿着军装,难得地放松下来,附和道:“是啊,一看就是个学生模样,看到他就想起了我当年上大学的时候,看来咱们确实老了。”
宋芳蓉作为获奖者中唯一的女性,正躺在旁边卸妆,她开玩笑地说:“说到学生,我现在其实也在读书,别把我算作老年人那一拨哦。”
她正在鄂省教育学院攻读成人本科研究,所以这么说。
许宁听到大家的赞美,连忙摆手:“别这么说,我只是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运气好罢了。真正值得学习的是你们的精神。”
这是他的真心话。相比其他几位获奖者,他的工作环境要优越得多,尤其是与秦文贵和宋芳蓉相比。
另一位获奖者李斌,一个大约四十岁的技工,补充道:
“这段时间以来,许宁这个名字在我们圈子里已经非常响亮了。之前我还以为会是一位资深教授或技术工人呢。”
秦文贵好奇地问李斌:“你不是在新海液压泵厂工作吗?怎么和航空领域扯上了关系?”
许宁为我们厂的几个项目担任顾问,他推出的新工艺解决了困扰我们多年的难题。
比如,为了解决涡喷14b发动机叶片气膜孔抛光的问题,他开发了软性磨料加工技术。
这项技术在过去半年已经在首批精工计划的工厂中应用,并且从李斌的反馈来看,效果非常好。
在一次交流中,秦文贵分享了他的感慨,提到如果能在退休前看到国内生产的工业泵取代进口品牌,那将是他最大的心愿。
这时,他已经洗去了临时染发剂,恢复了标志性的灰白头发,这一转变让在场的人感到惊讶。
李斌随后转向宋芳蓉询问关于成人本科教育的信息,想知道是否有年龄限制。
宋芳蓉回答说她的同学大多与她年纪相仿,但并没有明确的年龄上限。
李斌表示自己有意进修,因为接手许宁开发的软性磨料工艺后,发现需要更多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
许宁默默倾听大家的对话,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正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职业道路。
晚宴上出现了不少重要人物,这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期。对于熟知这段历史的许宁来说,这并不意外。
建国初期,由于各种原因,国家并未建立完整的功勋体系,直到很久以后才开始设立勋章和奖励制度。
非军警人员即使贡献巨大,也难以获得正式的认可。而现在,这种状况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努力被看见和重视。
为了遵守规定,特殊荣誉不能直接用奖章或证书来体现。
于是,就有了许宁手中那枚非同寻常的“猎蝠行动”纪念章。
按照规则,比一等功更高级的是荣誉称号,但这些称号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是根据个人事迹量身定制。
这种独特性虽是一种荣耀,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带来不少问题。
例如,没有直观的方式展示一个人所获得的荣誉称号,总不可能随身携带奖状吧。
另外,对于获得多个荣誉称号的人来说,也没有明确的顺序规则,虽然原则上所有称号是平等的,但实际上不同的称号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并不相同。
而在军队和警察系统之外,荣誉体系更加混乱,一些颁奖机构只负责颁发荣誉而不记录,导致很多看似重要的荣誉其实并无实质意义。
这不仅给获奖者带来了心理上的落差,还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欺诈。
直到80年代末,这种情况才开始改变。
中华全国总工会推出了面向全体公民的五一劳动奖章,并确保一线工人占一定比例。
而许宁和他的同事们所获得的华夏青年五四奖章则是第二个这样的奖项。
在这个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国家荣誉体系,对提升民众的精神面貌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
因此,第一届五四奖章的颁奖典礼被安排得极为隆重,出席的领导级别很高,媒体阵容也十分强大,无疑将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宣传。
当庆祝活动结束后,已是深夜,许宁回到家中,看着桌上的奖状和奖牌,他拨通了一个电话号码,或许是要与某人分享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许宁有个习惯,总是在事情完全落实后才庆祝。
现在,颁奖仪式已经结束,他终于可以和家人分享这个好消息了。
但当他看到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时间时,犹豫了一下——太晚了,还是明天再告诉他们吧。
几个小时的兴奋过后,身体的疲惫感一下子涌了上来。
再加上前一天晚上为了准备获奖感言和熟悉流程几乎没怎么休息,许宁换了衣服就直接倒在床上睡着了。
1997年的华夏,互联网还远未普及,移动网络更是闻所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