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这边去西夏境内打草谷依旧是虚晃一枪,主要目的还是让西夏朝廷赶紧调动附近的兵力过来补缺,然后给其它北宋边军制造可趁之机。

“大人早该如此,末将愿立下军令状……”这次蒋二郎是真笑了,笑得很像儿童团里拿了奖状的孩子。

爬山真不是他的拿手本领,总做不擅长的事情肯定郁闷。一听说可以重操旧业,还能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腿都不瘸了。

“嘘嘘嘘……本官这里没有军令状,你是特种兵明白不?没有具体的作战目标,敌人怎么难受就怎么来,想打就打、想回来就回来。只需记住我的话,没有平民、没有妇女儿童、没有俘虏,只有敌人。等这次运送伤者回到湟州之后,本官会把更好的引火物交给你。拿着它去北面烧吧,把他们的存粮、草料全烧光。我倒要看看夏人没了粮食、没了牛羊之后,还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

洪涛就烦没事儿立军令状的举动,战场上瞬息万变哪儿有必须的目标,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撤才是真理。那里是敌国境内,没有需要拼死守护的城池和人民,必须要转变战术思想。

再次回到马尾城,城外的场面依旧惨不忍睹。有了洪涛的吩咐,蒋大郎不敢派人出来清理尸体,好在有大雪和低温能帮着掩盖一部分。

可是被雪花薄薄盖住一层的尸骸比清晰时更瘆人,他们就像是一座座形态各异的雕像,那种姿态很容让人想到鬼这个字眼。

“先给他们一顿饱饭吃,然后让去清理尸体,全部烧掉一个不留。清理完之后让他们继续筑城,再多盖两座仓库。我看他们的木匠手艺挺好的,别浪费。”

当俘虏队伍路过这片修罗场时,有人忍不住开始哭泣,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哭声震天了。洪涛没有阻止俘虏们用眼泪去悼念同胞,而是把蒋大郎叫过来安排下面的工作。

这些俘虏暂时还不能送回湟州城,更不能让湟州城里那位王监军知道这场大胜。过段时间等蒋二郎在北面折腾的差不多了,看看其它北宋边军有没有动静,再跟着人家的捷报搭个顺风车,就不那么显山露水了。

但也不能白白养活几百名俘虏,自己只答应嵬名阿吴不杀戮他的同族,但没说不让他们干活啊。西夏人习惯使用战俘当奴隶,想必自己用西夏战俘当奴隶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吧。

一旦其它边军有了动静,这些战俘就不能活着离开马尾城了,想走就得变成首级。原因很简单,他们一旦被送到朝廷就会走漏自己的作战时间。死人不会说话,同样也是军功。

至于说自己的誓言,当然要遵守,都太子太保了,哪儿能做个言而无信的小人呢?那会让皇室蒙羞的。

有人会帮自己完成这个任务,讹力命的仇人名单里就有嵬名氏。据说这个姓氏还是李元昊弟弟的族群,但在西夏皇族的内乱中,嵬名族选择站在了梁太后一边,在杀戮讹力命族人的时候手上肯定也没少沾血。

清理战场的工作很慢,城外那些尸体全被牢牢的冻在了地上,热血此时就像强力胶,有时候需要用凿子把尸体的某部分从冰上凿下来。

这些尸体都会被运到城西的断崖边,再把城东被夏人遗弃的营寨废墟拆掉,挑选还没烧毁的木料搭成架子,浇上炼油渣焚烧。烧完之后所有灰烬连同骨灰都会被推下悬崖,美其名曰:尘归尘土归土。

除了马尾城外的尸体,厢役们还要押着夏人奴隶到城东南的山坡上挖掘被雪崩掩埋的尸体。他们目前是不会腐败,可一旦到了夏季积雪融化,然后就失去冷冻保鲜功能了。

洪涛可不想让马尾城有瘟疫流行的可能,不光梁道初部的尸体要清理焚烧,嵬名阿吴部被雪崩掩埋的尸体也得大部分挖出来烧掉。

这个工作自然也归夏人奴隶干,洪扒皮的饭可不是随便吃的,占他点便宜难极了,会想方设法的找补回来。

不过暂时马尾城以北地区还不能随便去,因为还有上千夏人溃兵藏在群山中。也不是他们想藏,而是分不清东南西北迷路了。

这些人没吃没喝没御寒之物,几天之后大部分会冻死。可是在特种兵完全清理过之前,还是别去冒险的好,保不齐就有野外生存能力强的活下来。

北面那股夏人援兵也在两天后撤走了,他们并不是援兵,而是嵬名阿吴留在山北的后勤部队,负责看护着几千匹战马和驮马。

这一千多西夏负赡兵听到山谷里传来的雪崩声之后,打算进来瞧瞧发生了什么,正好赶到了山口,差点还给洪涛这个始作俑者来个突袭。

“靠,几千匹战马……还有几千匹驮马……可惜了!”当洪涛听到这个消息后怎么抿着嘴唇也挡不住口水横流。这得多少钱啊,就算不卖拿来用用也再合适不过了。

很快蒋二郎的特种部队就要深入敌后搞袭扰战,最缺的就是战马。可惜的是由于条件所限自己还无法在山口以北建立暗哨,更不可能得知嵬名阿吴留了一支后勤队伍在山外,可见情报工作对作战会有多么大的影响。

“大人想要马匹容易,再小的部落也不止上百匹骏马。我们烧了他们的草料,想来这些马匹也就没了吃喝,到时末将一并带回来就是。”

蒋二郎在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痛并快乐着,整天带着特种兵踩着滑雪板满山转悠搜索溃兵很苦,但也很过瘾。

以前拼了命也是势均力敌的夏人精锐此时全变成了束手待毙的羔羊,就算还能活动也失去了战斗力,被从雪洞、山洞中一个个、一群群的揪了出来,全成了特种兵们练习弩法的活靶子。

到后来干脆都不用蝎子弩射了,专门挑加入队伍比较晚的新手,让他们拿着冰镐上去敲。

早上看着脑浆迸裂的场面还吃不下饭,到了晚上就能坐在尸体旁谈笑风生,狠心就是这么练出来的,没有捷径可走。

现在特种部队已经扩充到了五百多人,讹力命和族人大多加入了这支要人命同时也不要命的队伍。另外百十名新兵的来源有点让洪涛诧异,他们都来自马尾城里的厢役。

经过了一天一宿的战火洗礼,厢役们大部分已经脱离了新兵的范畴,有些人甚至被激起了斗志和勇气。

当他们听说特种部队在招人时立刻就找到了蒋大郎,请他去和帅司大人求求情,能不能也给厢役几个名额,后勤兵也有追求上进的权利嘛。

洪涛把这个权利交给了蒋二郎,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特种兵他应该更清楚,自己连西夏皇帝的亲卫都敢用,凭什么不能相信大宋的军人呢,厢役也是军队嘛。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对的,蒋二郎只用了三天就挑出一百多人,要不是有名额限制还能再挑走百十人。

难道说厢役的基础这么好?不是,这只是因为作战原则、战法改变了,所以用兵条件也随之改变了。特种兵需要的是疾苦耐劳、甘心听命、不畏生死,身体素质反而并不是第一位的。

用这几个首要条件衡量的话厢役反倒比禁军更有优势了,他们没有一点傲气和娇气,本来就是干粗活累活的,一条贱命更不值几个钱,与其在厢役里苦熬真不如豁出去搏个前程。

所以说吧,越穷越苦的人群战斗力越强,因为他们对人生的需求不同。普通人看来不值得认真对待的事儿,他们就能随便豁上命去拼去抢。

古人不是云了嘛,横的怕愣了、楞的怕不要命的。真打起来,在情况条件对等的情况下,哪方豁的出去,哪方获得胜利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UU文学推荐阅读: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时空搅屎棍汉末:帝国宏图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从西汉开始摆烂抗日之铁血狂兵虚构三国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璜台志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应如妖似魔大明商业帝国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大国相我本秀才:开局入赘江南门阀公主下毒后悔,驸马嘎嘎横推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三国:争霸天下,我在江东崛起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白山黑水:我乃十二当家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我在古代当土匪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女帝帝师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公子出巡完了,我是吴三桂的私生子!抗战之铁血兵锋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从屯田开始鬼子你好,我们是天灾无双大夏:儿啊,父皇求你继位吧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乱世三国志大明1617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
UU文学最新小说: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