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沈长恭嘴角挂起一丝玩味笑容,说道,
“哦?看来黄大人和那几位官员,都已经忠诚于本王了呀。”
黄韬苦笑了一声,说道,
“王爷,识时务者为俊杰,下官不求荣华富贵,不求高官厚禄,只求保住下官和家人的性命罢了。
大燕王师神威无比,一统天下乃是大势所趋。
再抵抗下去,只会生灵涂炭,毫无意义。
若是能让天下百姓和将士少死伤一些,让那些人多活下去一些,下官便是冒着叛变的风险,哪怕是掉了脑袋,也愿意做这些事情。
下官的那几位下属,同样也是如此。”
黄韬是个老政客了,他知道,自己若是说自己对兰陵王忠心耿耿,然后趁机要官,要赏赐,对方肯定会看不起他,认为他只是一个首鼠两端卖主求荣之辈。
所以他换了个方式,承认自己贪生怕死,但不要官和赏赐,张口闭口天下苍生,让自己的叛变成为仁慈的甘愿牺牲,这感觉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果然,沈长恭笑了,说道,
“黄大人是个聪明人啊,放心,本王不会亏待任何有功之人的。
你的那几位下属,他们去蛊惑那些将军,有几分把握啊?”
黄韬立刻说道,
“回禀王爷,把握也是有一些的,毕竟您给出的条件不错,而且大魏现在危如累卵,皇帝与大臣人人思降,就更别指望下面人有多忠心了。
当然,现在也不能急于行动,毕竟王爷您的对皇上要求的条件,我们还不知道。
若是皇上肯主动投降,我们那边便不用再蛊惑将军们,可以实现和平交接,这样能够避免死伤。
所以,臣要来先问问王爷的态度。
让再回去告诉皇上,皇上表态是降还是战后,我们那边才能有所行动。
只是,您的那个条件,已经用谣言的方式放出去了,用来蛊惑军心。”
沈长恭淡然点头,眯起眼睛说道,
“这个曹德,有点贪心啊,本王给了他活命的机会,他还要在乎皇室和贵族。”
黄韬说道,
“主要也是贵族们害怕,他们都知道您对贵族的痛恨与狠辣,燕、坤、齐三国贵族,几乎都被您杀光了。
若是您不放过他们,他们怕是会极力反对投降,反正都是一死,那何不把皇帝也拉下水呢?”
沈长恭想了想后,说道,
“那好,本王可以答应他们,会优待魏皇,并且不杀皇室宗亲以及贵族。”
闻言,羽化天立刻说道,
“王爷,您忘了黄鱼教之祸了吗?”
当初坤地的黄鱼教造反,就是那个邪教拥立了一个坤皇的私生子当皇帝,还遥尊唐欣怡为皇太后,才有了正统性与法理性。
沈长恭笑着摇头道,
“正是因为这样,本王才要给他们一条生路,让他们不要狗急跳墙的去四处乱跑,躲藏到民间搞事情。
给他们一条生路,他们就不会选择死路。
把他们全都集中起来,掌控在我们的手里,我们才好保证他们不会被反叛势力利用搞事情。
再说了,本王只是保证不杀他们,可没说要优待他们啊。
到了我们手里,怎么安排,还不是我们说了算吗?”
闻听此言,众人这才恍然大悟,纷纷说王爷明鉴。
一旁的黄韬有点尴尬,盘算着回去后该怎么跟自家皇上说呢。
沈长恭看出来了他的为难,便说道,
“你回去后,就告诉他们,本王态度强硬,只肯退让一步,那就是保证,绝对不杀他们,并且优待大魏的皇帝。
本王不再接受任何的谈判,我们燕军正在过河,等过了河后,会南下包围洛阳城。
如果到时候,还不见你们的皇帝出来投降,我们将会视为你们拒绝投降,会立刻对洛阳城发起攻击。
一旦我军破城,所有皇室与贵族鸡犬不留。
当然,黄大人和那几位大人,若是出了力,策反了一部分魏军将领,哪怕是不能率军攻打皇宫,仅仅只是在我军攻城的士兵帮忙开门,扰乱城防,那也算是有功的。
如果能立下更大的功劳,那就更好了。”
“好好好,下官明白了,下官一定竭尽全力,来劝我家皇上投降,这样就能免于兵戈之苦了。”
“行,这也到饭点了,黄大人留下来吃顿饭再回去拿吧,不然这一路又要饿着肚子了。”
“不必不必多谢王爷盛情,下官还是早早的回去禀报陛下吧。”
“好吧,你回去后,有人会去你家登门拜访,那是我们的人,你有什么事情需要联络本王的,都可以找他,但是不要再跑到我们军营里面来了,免得被你们魏皇起疑心。”
“遵命。”
黄韬说完话后,便离开了这里。
沈长恭拍了拍肚子,说道,
“饿了,让人传膳吧,一起吃顿饭。”
……
黄韬乘坐着马车,快马加鞭的赶回了洛阳之中。
而后一路马不停蹄,快速赶到了皇宫。
魏皇立刻召见了他。
这几天魏皇的气色都不好,都没心情去睡人妻了,整日愁眉苦脸的。
宣见了黄韬后,魏皇立刻问道,
“那沈长恭怎么说的?”
黄韬脸上浮现出喜色,立刻说道,
“大好事啊,皇上,大好事啊。”
他的笑容也感染了魏皇,曹德的心情略微放松,说道,
“哦?什么好事,快快说来。”
“皇上,那沈长恭说,他不仅会优待您,也保证会不杀任何一个皇室贵族及其家眷。”
“啊?就这?”
曹德脸上的笑容又消失了,缓缓说道,
“这算什么大好事?仅仅只是不杀吗?抓到大牢里囚禁一生日夜折磨也是不杀,抓去做奴隶劳役致死也是不杀。
可是这样活着,比死了还难受啊,众臣肯定不会答应的。
你怎么就不问问清楚,细节呢?这个不杀,是囚禁还是自由,是保留爵位还是削爵为民,是家产充公还是能够保留?
这区别太大太大了啊。”
黄韬连忙说道,
“皇上,臣问了啊,那沈长恭说了,他只能保证不杀,臣不敢再多问一句啊。
而且他还说了,他的底线就是这个,我们若是不答应,燕军过河之日,便是他们进攻洛阳之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