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豁唇男人的控诉
国家会展中心的科普报告厅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李文娟研究员刚讲到“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的本质区别”,台下突然响起椅子倒地的声响。一个豁唇男人挤开前排听众,左边眉毛雪白,右边眉毛浓黑,麻脸上的汗珠顺着法令纹往下淌,活像被暴雨浇过的麻土豆。
“狗屁专家!”他的唾沫星子溅上讲台,手里举着张皱巴巴的A4纸,“你们把中国人都害成啥样了!”
李文娟握住话筒的手顿了顿,台下响起此起彼伏的吸气声。她注意到男人袖口沾着半截草屑,指甲缝里嵌着紫黑色泥垢,典型的城郊菜农打扮。
“您先别急,慢慢说。”她往讲台前走了半步,闻到对方身上混着汗味的农药味,“到底怎么回事?”
男人“啪”地把纸拍在讲台上,标题《转基因断子绝孙调查报告》的“绝”字被红笔圈得渗墨:“我媳妇上个月生了娃,黑皮肤!卷头发!塌鼻梁!跟电视里的非洲人一模一样!关键是,孩子没有豁唇!”
他突然扯开嗓门,像在菜市场叫卖,“不是你们搞的转基因毒粮食,能生出这种‘黑人’?!”
二、婴儿车里的“证据”
报告厅后排传来婴儿的啼哭声。男人转身拖来辆褪色的婴儿车,粉色遮阳篷下,婴儿正挥舞着藕节似的小胳膊。李文娟下意识眯起眼——孩子皮肤确实比普通婴儿深八度,头发蜷曲如小羊羔,鼻梁却挺得像小胡萝卜。
“看看!这就是证据!”男人扒开孩子的连体衣,露出藕节似的小腿,“生下来就这么黑,肯定是吃了你们推广的转基因大豆油!”
台下爆发一阵骚动。李文娟注意到推婴儿车的女人始终低头盯着地面,碎花围裙洗得发白,手指绞着裙角,指甲缝里涂着剥落的红色指甲油。
“小哥,”李文娟蹲下身,从口袋里掏出湿巾轻轻擦孩子的脚掌,“您看,孩子脚底心是白的,这说明是日晒造成的色素沉着——”
“你少骗我!”男人一把推开她的手,孩子被惊得大哭,“我们村吃了十年转基因油,现在每家都有怪胎!前几天王寡妇家的闺女的表妹还生了三只手——”
“不可能。”李文娟的声音突然冷下来,“中国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必须经过至少15年安全评价,全球几十亿人食用先例——”
“专家的话能信?”男人从裤兜掏出皱巴巴的手机,划开某自媒体视频,“你听这个!‘转基因食品导致基因污染,下一代必成怪物’!人家主播马歪脖都说了,你们拿了孟山都的黑钱……”
三、沉默的女人与褪色的真相
“他爸,别说了。”女人终于开口,声音像被踩扁的气球,“孩子……孩子的事,咱回家说行不?”
男人猛地转身:“回啥家?今天必须让专家给个说法!”他的唾沫喷在女人脸上,“你当年非说城里打工能挣钱,现在好了,生出了个‘黑人’……”
“够了!”女人突然尖叫,婴儿车在她剧烈的动作下摇晃起来,“孩子是我跟......跟工地上的黑人兄弟......”她的声音突然被咽回去,围裙下摆被扯出长长的褶皱。
全场寂静。李文娟看见女人脖颈间露出半截银色项链,吊坠是个歪歪扭扭的字母“J”。男人的麻脸瞬间涨成猪肝色,拳头攥得咯咯响,却在触到孩子哭声时骤然松开。
“原来是这样。”李文娟站起身,从包里掏出儿童口罩轻轻给孩子戴上,“大哥,转基因食品改变的是作物基因,不是人类基因。就像您种的西红柿再红,也变不成胡萝卜。”
男人盯着地面,鞋尖碾着不知谁掉的瓜子壳。女人突然蹲在了婴儿车前,用围裙角给孩子擦眼泪,红色指甲油蹭在孩子脸上,像朵褪色的花。
“散了散了!”保安终于挤过来,“再闹就叫警察了!”
“等等。”李文娟叫住男人,从讲台抽屉里拿出本《转基因科普手册》,“您要是不信我的话,可以扫码看农业农村部的权威解读。孩子皮肤黑不是病,但得注意防晒——”
“哼,要你管!”男人夺过手册摔在地上,却在弯腰时偷偷捡回那张《转基因断子绝孙调查报告》。女人推着婴儿车往外走,遮阳篷下突然飘出句模糊的英文:“baby, don't cry...”
四、报告厅外的阳光
科普会结束时,夕阳把玻璃窗染成蜜色。李文娟收拾投影仪时,看见那个男人正蹲在台阶上抽烟,手机屏幕亮着某直播购物界面,标题写着“非转基因黄金大米,吃了生白胖娃”。女人坐在他旁边,婴儿车里的孩子正啃着拨浪鼓,卷头发上沾着根草屑。
“李老师,”助理小周递来保温杯,“这种人你何必跟他较真?”
李文娟望着远处的农田,植保无人机正拖着彩带掠过麦田。她想起手册里的插图:经过基因编辑的抗虫玉米,叶片上爬着健康的瓢虫。
“你说,”她拧开杯盖,热气氤氲中看见自己微蹙的眉头,“要是我们能把科普做成直播,配着快板和二人转,会不会有人愿意听?”
小周愣了愣,突然笑出声:“那您得先学唱《转基因技术就是好》,说不定能上热搜。”
远处传来婴儿的笑声。李文娟看见男人把孩子举过头顶,逆光中孩子的卷发像团金色的蒲公英。女人站在旁边,手指轻轻戳着孩子的鼻尖,红指甲在夕阳下闪了闪,像枚终于褪色的谎言。
(写于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