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早上,江婉便往学校去了。
小欧仍在教室里上课,她并没有告诉孩子。
校长热情招待她,却在听到她来学校的缘由后,有些尴尬赔笑几下。
江婉猜到他不赞同自己的观念,仍坚持自己的看法和教育理念。
校长甚至不解,问:“小啸妈妈,你家孩子如此有天赋——你可千万不能耽误了他。你难道不想他小小年纪就出人头地,名扬四方?”
“想。”江婉毫不犹豫答:“但我更希望孩子量力而行,而不是揠苗助长。”
校长忍不住解释:“小啸同学跟我说了,他都是自己自学,并没有很辛苦。如果请好老师教他,效果肯定立竿见影。”
江婉点点头:“可以教,但不能太急。实不相瞒,年初的时候,我是要送他上幼儿园的。可后来直接入学你们这边的三年级,随后四五六三个年级一并读下来。不到一年,他成了六年级的学生。校长,孩子基础再扎实,也经不起这样子的跳跃。”
“可他……适应得很好。”校长道:“他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孩子,你们不能放弃。”
江婉摇头:“我们当父母的,怎么可能放弃自己的孩子。我只是觉得你不该劝他跳级初中高中,对他一个四岁多的孩子来讲,压力太大了反而不好。”
“不见得。”校长道:“他是有天赋的孩子,聪明又好学,不是那种逼着学的孩子。你呀,该对你儿子有信心。”
江婉蹙眉:“实不相瞒,自您跟他说了跳级初中高中的事,他最近总是眉头不展,貌似不怎么开怀。”
“有点压力而已。”校长十分有信心:“只要他学得过来,很快就能适应。孩子嘛,总得适当给点压力,才能让他跑得更快。俗话说得对,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嘛。”
江婉却不认同:“压力可以有,但不宜过大。”
校长道:“你不用担心。等明年小考结束,我就举荐他直接上初二或初三,看他学得怎么样,再决定一下年级。如果能一年读完小学,一年念完初中,再一年完成高中学业并顺利高考——那他就是咱们京都的神童了!”
江婉听得头壳痛,提醒:“他才四五岁,把书读完了,然后就不读了吗?能力范围内,可以跳级,但不能赶鸭子上架呀。”
“妇人之见。”校长有些生气,“小啸妈妈,你不该太短见。孩子如果能顺利高考,大学里必定会有一大堆老师传授他知识,继续深造继续读。孩子明明有能力一步步跳级,一旦被你这样的想法耽搁了,错过了就没机会了。”
江婉好笑反问:“他才四五岁,怕耽误什么?怕错过什么?”
孩子最不该错过自己美好的童年。
她一直教小欧知识积累,但都是量力而行,尽量寓教于实际生活。
孩子大多数时间都是玩乐,或看自己喜欢的书籍,健健康康,可可爱爱。
他有能力能跳级,众人都替他欢喜。
但如果让孩子压力太大,失去了童年的欢乐,那她宁愿孩子按部就班跟其他孩子一般一步步学上去。
江婉发现校长冥顽不灵,怎么劝也聊不到一块儿去,只能留下一句“过犹不及,适可而止”,匆匆回了心园。
她有些烦躁,给自己洗了个脸,才到办公室打电话。
跟平时一样,仍是秘书接听的。
欧阳毅又出差了,而且是去国外出差,至少得三四天后方能回到京都。
江婉知晓此事急不得,又觉得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只能跟秘书说有事要跟他商量,请他回来的时候务必找时间来心园一趟。
秘书很关切问:“陆太太,请问是什么事?部长曾吩咐过,心园那边如果有事立刻便汇报给他。”
江婉答:“不是什么急事,等他回国就来一趟。他如果问起,就说是小欧的事。”
秘书答好,随后挂断了。
江婉擦了擦手,发现办公室只有几个同事上班,并没有师傅或赖心善的身影。
“李琳,签约了吗?”
李琳笑答:“签了。心善带他们出去了,连老社长也被一并拽出去。”
江婉轻笑:“多半是下馆子去了,随他们吧。”
李琳颇为感慨:“恭喜呀!能签到一位如此优秀的作家,接下来小说类别肯定也能大卖。”
“同喜同喜。”江婉道:“咱们都在同一艘船上,林丛的到来如果能让我们水涨船高,你们也能享受更高层次的风景。”
李琳禁不住戳破:“别说那些虚的!小说卖得好,出版社赚得多,我们也能跟着分一杯羹。”
“正理。”江婉点点头。
李琳忍不住调侃:“正理你为什么不说?整天给我们整一些虚头晃脑的——瞎掰!”
江婉笑了,自嘲:“没法子,人太多,不敢说太多太明了。万一哪天吹成牛,我不得让你们骂死呀!”
众同事都哈哈笑了。
孙辉举了举手,问:“江社长,他是要固定连载的作家吗?还是跟着赖哥一起做?”
“固定连载。”江婉解释:“他还要上课,课余写稿子。编辑的活儿不适合他,小说集那边还是赖哥主导。”
孙辉忍不住建议:“这一个月的销量多了好些——要不搞成半月刊吧?”
“工作量可能会太大。”江婉解释:“赖哥他一个人的话忙不过来。你们都固定弄教材方面的。不知道你们其中有没有人对赖哥那边感兴趣的?”
众人一听,先后埋下脑袋。
“不行。”
“没兴趣呀。只喜欢看,不喜欢搞。”
江婉也不好勉强,道:“没事,如果销量再涨的话,我们再做考虑。眼下都入秋了,毕业招聘期也过了,明年再找找合适的新人。”
这时,有一个同事喊:“江社长,你家好像来客人了!”
江婉疑惑走出去。
远远地,瞧见蔡姐领着林新月走来,身后还跟着一个挺拔少年。
江婉惊喜笑开,忙迎了过去。
一晃又是大半年没见,两人手握手,你一句我一句激动说着,嗓音不自觉扬起,说得嗓门差点儿冒烟。
直到身后少年的肚子发出咕噜噜噜噜的声响,江婉才总算反应过来。
“林姐,先随我来。快中午了,麻利先让厨房给你们做点饭菜吃。”
林新月颇不好意思,道:“刚刚下火车,就先奔你这儿来了……给你添麻烦了。”
“别这么说。”江婉领着他们进偏厅,匆匆去厨房说一声,顺道勺了两碗鸡汤。
“来来来,先喝口润润喉。”
“小婉……谢谢,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谢谢阿姨。”
母子两人显然又渴又饿,几口便将鸡汤喝完。
江婉给他们布置碗筷,问:“振关知道你们今天到这边不?有没有提前给他发电报?”
林新月答:“发了,不过发的地址是他学校。他现在主要跟着师傅实习,又要照顾他的那个爸,多半没法回学校,估计收不到。”
“没事。”江婉道:“你和振城先在我这儿安顿住下,休息到傍晚。等振关下班,我带你们去找他。”
林新月有些不好意思,低声:“……你这儿人多,会不会太打扰了?等见了振关,再跟他商量商量。”
江婉罢手:“不必担心,我这儿很宽敞。”
林新月幽幽叹气:“小婉,我们家的事你也是清楚的,我就不瞒着你了。实不相瞒,我们这次……这次是破釜沉舟搬过来的。”
什么?!
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