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给太后绣寿礼的事儿,赵玲玲目前为止只让瑞娘一个人知道,其他的不想透露太多,赵玲玲打算到时候从中选择出几个较好的秘密准备。

要做好这项任务的第一要素就是要了解那人的爱好,这个只有找我们万能的男主轩辕浩了。好像自见到他以来就没有什么可以难到他的,赵玲玲不知道某个无耻的男人已经在他不知不觉间侵占了她的内心。

“怎么样?小丫头,又有什么事儿呀!才想起了我这个被你遗忘的人啊?”一进门轩辕浩阴阳怪气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那个,你怎么知道是我进来了呀?”赵玲玲被说的不好意思,只好不好意思的问起了别的话题。

“其他人赶到爷的院子里放肆吗?”轩辕浩淡淡的来了这么一句。

“奥。”赵玲玲没话说了。

等了好久的轩辕浩等不到赵玲玲的发声,转过了身子。“说吧!爷一准给你办的漂漂亮亮的。”弄的赵玲玲是尴尬不已。

“小事儿,真的是小事儿。”怕她不信赵玲玲还拿自己的小拇指掐了一点儿比划着着。让轩辕浩看着怎么拿么可爱。

“嗯……”

“你可不可以把太后的一些喜好、信息告诉我?”赵玲玲期期艾艾的开口。等了半天,没得到回应还以为这家伙不答应了呢?

“你过来,答应爷的一个条件爷就告诉你。”轩辕浩那欠扁的嘴说出了让赵玲玲抓狂的话。

“什么条件说。”赵玲玲又一次刷新了对轩辕浩的认识。

“恩,我想想。”轩辕好故意逗她。

“说不说,不说过期作废。”赵玲玲说。

“年底终于把生意做到京城。”轩辕浩提了个莫名其妙的要求。把丸子逗乐了,世子出手了,哈哈!

“为什么?”赵玲玲不明白。

“别管,你答不答应吧!”轩辕浩并不打算多说。

“好,我答应。”赵玲玲想着反正自己要去京城的,提前一点也没什么就答应了。她可不知道轩辕浩存了诱拐她的心思了。

“我要的呢?你什么时候给。”赵玲玲恨恨的说道。

“马上,丸子你去给玲玲小姐写一份。要快。”轩辕浩闲闲的吩咐道。

这就完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他还要了自己一个要求。赵玲玲心里很是心血翻腾,又上当了。

拿到丸子写的情报赵玲玲逃似得走了,丸子看着轩辕浩和赵玲玲两个人的相处的样子真的急啊。可玲玲小姐还是太小了,他又替不了他们。

这段时间赵玲玲拉着赵瑶瑶两人真是忙脱了,赵玲玲从轩辕浩那儿得到的信息,决定给太后绣一幅精美的‘百鸟朝凤’图,于是需要准备的各种丝线也要跟上,给一国太后的东西当然要是最好,才能让赵玲玲未来的绣坊一炮而红。一但要是绣品得到了太后的赏识,那么焦家坝的双面绣也会借着太后的名头红遍全国甚至四国。

随着太阳渐渐落下的偏西,随着阵阵凉意也的到来秋意渐浓,绣娘们的人手也挑选了出来。

又到了一年一度种冬麦的时节,要种麦子那么地里还长着的大豆就得先收回来。现在一切靠的是人工,还要老天开眼。

对于庄户人家来说秋天是个忙碌带有充满希望的季节。豆子长的不高,长工就得弯下腰才能拿着镰刀收割,虽然很累,赵父却也要坚持和长工一起。其实按照赵玲玲他们一家的情况赵父是完全不用下地的。

打谷场是早已清理出来的,随着第一波长工的回来,等着这里的长工和焦母他们的任务也来了。

早已等着那儿的长工把满满一车的大豆平铺在打谷场的中央,分开片两人一组,一个拿扁担捶,一个管翻,分工合作,效率很快。尽管如此也不是一遍就可以把豆杆儿和大豆分离干净的。

剩下的就是妇女们的工作了,大大的竹筛是早已准备好。她们把袖口、领口包裹的严严的,因为筛出来的灰碰着皮肤是扎人的。

尽管赵家人忙的脚不沾,但他们的时间依然不够,因为冬麦播种的日子就是那几天。还有赵玲玲心心念念的二十亩玉米。

眼看着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地里的活儿也不能放下。但忙里偷闲赵父打算让所有的人歇半日,提前发了这个月的月前,大家回家好好过个节。

吴家是有规矩的大户,对赵家的那更是一等一的,吴厚有亲自又送来了节礼,上等的月饼,上好的细棉还有给岳丈的两坛子好酒。

中秋节,是传统的一家团聚的节日。更是庄户人家庆丰收的好日子。因此别看时间很短人们都很忙,可活动那是一点不少,更甚于过年。可以说而今年更是继灾年过去的第一个丰年,更具有纪念意义。

庄户人家的中秋,因为秋收农忙的缘故,往往比其他的几个节日过的要简便。但依然阻挡不了人们庆丰收的喜悦。

人们现场利用农家临时整装,活动也是有关农活的比赛。他们用这种方式庆丰收。赵玲玲不是第一次看了,可每次看着农家地头那一张张欢实的笑脸,内心的满足是什么也替代不了的。

“今年中秋啊,咱得好好过过。”回到家焦氏感慨道。

“是啊!”赵父接口。

现在家里吃穿不愁,好好过当然便宜的是赵玲玲他们三人了。准备东西不用他们亲自出马,丁一的媳妇早早备好了。

院子中央,要在月亮升起前把供桌摆好,供桌上各色月饼、点心、瓜子、水果摆了满满一桌——俗称望月。

赵玲玲问过焦氏为什么,她也说不出来,只知道是老人传下来的。

这时,天色逐渐暗下来了,大地笼罩着一片朦胧的夜色。月亮姑娘悄悄地露出了那圆圆的笑脸,俯视着辽阔的大地。古人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今年八月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而且今天的月亮亮的格外耀眼。

这时赵家的团圆夜也开始了。焦母和丁一家的在厨房忙活着做菜,糖醋鲤鱼、红烧肉……大大小小的盘碗摆了整整的一张桌子,赵玲玲还亲自下厨,做了一道拔丝地瓜。

大家说说笑笑的,赵父的兴致很高一边吃,一边陪着千机老人喝着小酒。地瓜块被炸的焦黄,上面浇了糖稀,夹起来就带出丝丝缕缕的丝,要在旁边的水碗里沾一下,那丝还能断开。吃进嘴里,外焦里嫩、香香甜甜。成了陌陌的最爱。

“还是我闺女手巧。”焦氏也夹了一块拔丝地瓜放进了嘴里,那甜甜的味道好像能到了心里。

“是啊,我们生了几个好儿女。”赵父已经有些醉了。

一顿饭,吃了有大半个时辰,等会儿还要赵父这个一家之主祭月呢!焦氏扶着他先去里屋醒醒酒。

赵父和焦母都不在,就剩下千机老人和她们三姐弟。

“大姐,你说嫦娥一个人在月亮上多寂寞呀!她怎么就非要偷灵药呢?”陌陌问赵瑶瑶。

“嗯,我也不知道,要是我,我是不会吃的。”赵瑶瑶给不了答案,只能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不是有月兔陪着了么,再说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她得到了长生所以就要寂寞陪伴。”赵玲玲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也是。”从什么时候起,玲玲说话这么有哲理了。陌陌想到。

“也不知道大哥在府城过多怎么样,又和谁一起过?”陌陌说。

“是啊,我知道其实爹娘也想大哥的。”赵玲玲接口说道。

“你们在说什么呢?”这是赵父酒醒的差不多了,就出来了。

“没什么,我们在商量怎么吃这些月饼。”赵瑶瑶笑着说道。

“我们的小家伙们馋月饼了,那爹爹现在就开始。一会就有的吃了。”赵父对他们的要求很高兴。

兵兵叭叭,鞭炮声响起,烧香磕头。一系列的仪式完毕。

赵玲玲拿着准备好的刀,将每一样馅料的月饼都挑出来一块,切成小小的一牙一牙的,摆在大盘子里,给大家分尝。这样,大家伙就可以尽可能地多吃几样月饼。

切完了月饼,桌子上的苹果、石榴……,每一样水果赵玲玲都把它们分成一瓣儿一瓣儿的。山上的果树都是新种的,还没有结果。这些都是玄冥他们到镇上买来的。

“他爹,现在地里的东西基本收拾完了。是不是该种麦子了。”焦母说道。

“可玉米还在地里长着呢,也耽误不得。”赵父有点发愁,以前没地的时候发愁,现在地多了怎么也发愁了?赵父有点不知好歹的想。

“爹,一起弄吧,不就是多请点人吗,现在大家也收的差不多了,请人的应该不难。”赵玲玲出主意。

“行,那就这么办。”赵父眼睛一亮。

早上露水刚落下去,赵玲玲一家就到专门种玉米的庄子,早已等候收玉米的队伍就已经到了地头。

玉米咋收,他们并不懂,一切都听赵玲玲的吩咐。

焦母和瑶瑶今天并没有过来,赵父也没打算再让家里人受累,买的这个庄子时候就知道人手是足足的。因此今天就赵父和玲玲两个人来了。

所有的人分作四组,第一组的人负责掰玉米。这些人每个人手里拿一个麻袋,顺着垄沟走,一个人负责两条垄,将每棵玉米上的玉米棒子掰下来,装进袋子里。

等袋子里的玉米装的拿不动了,他们再将里面的玉米都集中倒在一处,交给下一组人处理。

第二组人不用随着垄走,他们负责处理第一组人劈下来的玉米棒子。也就是将玉米外皮都扒掉,只留下光玉米棒子。然后,将这些光玉米棒子简单的分类,也就是将品相好的玉米棒子,和那些品相不好,比如说玉米粒没有长满,或者玉米棒子偏小的分开,然后装袋,交给第三组人。

第三组人就负责赶着大车,将装好袋的光玉米棒子,运到庄子上的打谷场上去。

还有第四组人,他们负责检查并收割劈光了玉米棒子的玉米秸秆。

因为劳力多,分工协作又十分合理,所以玉米收割的速度非常快。

赵玲玲等到了打谷场上,玉米皮扯下来时,并不拽掉,让几片留在玉米的屁股上,便把那些玉米用屁股后面的皮,辫辫子一样辫在一起,一层层的搭在铁丝上串起来,然后找人把铁丝挂在院子里的大树上。那些搭好的玉米,就像几座金黄色的宝塔一样,矗立在大树下面。这样干的很快。

这点儿活庄里的小孩就能干,就当时玩了。

赵父看小女儿的样子也来了灵感,让人找了两条粗麻绳来,用麻绳将一根根玉米秸秆编起来。就像用高粱秸秆编制防雨的帘子一样,只是最后,要将两头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筒形,立起来,就是一个玉米栅子。

然后将玉米棒子倒进栅子里,注意堆放均匀,免得栅子歪倒。这样晾晒的玉米棒子,和空气接触的面积更大,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晾干。

品相好的玉米和品相差一些的玉米,也被分开来晾晒。

赵玲玲知道她家这些玉米,轩辕浩肯定是不会放过的,从地瓜的事就能看出来。因此赵玲玲只能早作准备,尽量为自己多争取福利。品相好的,可以作玉米种,品相差一些的,打算留着自家吃。分开以后就算是轩辕浩脸皮再厚也得多给他们家留点不是?

轩辕浩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至今为止他们家没有因为种植新作物的麻烦,可事情总有公布的一天,赵玲玲现在也不确定到时候会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种子不多,当初也就种了二十亩地的玉米,只用了一天,就都收割完了。

看着打谷场上排列的整整齐齐的玉米栅子、玉米秸秆赵玲玲不由得感叹,真是人多力量大也知道为什么古人那么热衷于生孩子了。

那边皇宫得到消息的崇德帝。

“哈哈”!崇德帝拿着轩辕浩的密报当场放声大笑。

这是怎么了,是什么消息能让我们这位喜怒不行于色的皇帝高兴成这样?黄公公站在那战战兢兢的想到。

“传贤王进宫。”笑完,崇德帝说道。

“皇兄,这么晚了,招我何事?”贤王匆匆而来。

“好消息呀,你儿子立大功了。”崇德帝笑眯眯的说道。“那小子传来消息说,那户人家有种出一种高产作物。”

“真的?”贤王还以为耳朵幻听了。

“好,好。那户人家一定要保护好。”贤王的政治觉悟是很高的。

“你拿着这个让人悄悄给浩儿送去。”崇德帝拿出一快玉牌递了过去。

“皇兄,这合适吗?”贤王看看却没接。

“合适,你也知道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崇德帝说。

“那好,皇兄我这就去办。”说完就退下了。

五天之后,玉米应该晾干到可以打的程度了,那时候算产量,也正合适。

秋季,气候干燥。尤其是晌午的太阳,照在人的身上,比夏天还要烤人,凑巧收完秋后接连几天。都是大晴天,正适合谷物的晾晒。

这天傍晚,玄冥从庄子上回来了,来的时候还带来从玉米栅子里的一根玉米棒子。玉米已经有些干了,可以很容易地就将玉米粒尅下来。

五天后,一大早,赵玲玲一家又到了种玉米的庄子上。打谷场上赵父带着人将打谷场又仔细清扫了一遍。庄头媳妇儿带着庄子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就将簸箕、大笸箩、小板凳、草垫子等在打谷场上摆开。

在前世,有专门打玉米的机器,但是在这,没有机器,要打玉米粒。完全靠手。这还是小时候祖爷爷在家里什么都干不动的时候可又不想闲着,见过他老是家有玉米棒子将玉米粒往下尅过。那时赵玲玲也就六七岁的模样还因为好奇自己动手,那好像是很久远的事儿了。

知道今天干活的人多,赵玲玲一共是准备了十个大笸箩。就将所有的人手分派下来,四到五个人围着一个笸箩坐下。凳子和垫子不够,还现用干透的玉米皮编了许多草敦子。

然后分派出人手来,用簸箕将玉米棒子从玉米栅子里搬送到笸箩里,大家伙就开始尅玉米。

第一根玉米,是全靠手尅好的,第二根,就有了简便的法子。用尅掉玉米粒的玉米芯子做助力,可以更容易地将玉米粒搓下来。时间长了剩下玉米芯变得光秃秃的,就得换个新的继续搓。

等尅好了一定量的玉米粒,就有人用簸箕,收一簸箕的玉米粒,侧对着风的方向用力地颠,将玉米粒颠起来。这相当于扬场,就是借助风的力量,将里面的杂质,主要是玉米芯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和玉米胡子,都清除掉。

这样,剩下干净的玉米,才装进了麻袋里。装满了玉米的麻袋,都被摆放在了一处。

赵玲玲有预感,这些玉米也会想地瓜一样,很快就要离她而去。而她还的高高兴兴,不能拦着。

匆匆的吃过了晌午饭,大家伙又回到打谷场上接着尅玉米。今天轩辕浩和丸子也来了,可人家稳稳当当做那儿看着,没有一点自己动手试试的想法。

本来赵玲玲还想看他的笑话儿来着,很是失望。轩辕浩在这儿的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见证产量的,这个赵玲玲当然知道,于是也不废话让人运了一台大称过来,开始称量玉米。

轩辕浩知道赵玲玲古灵精怪,别人不敢种的东西她赶种而且种的挺好,好像她生来就对这些有些兴趣,有时候他不由的在想,难道这丫头是农神娘娘转世不成?

这丫头一定得保护好了,要是他国知道了肯定会千方百计的弄过去,这对她可是祸不是福。难道千机老人收小丫头做徒弟还有什么深意不成?轩辕浩若有所思。

还剩下最后半栅子的玉米棒子没有尅完,那边的庄头已经在忙忙碌碌地将一麻袋一麻袋的玉米过秤、记录了。

赵玲玲则琢磨着是不是做点玉米的吃食呢?这样才具有说力。

“……可做玉米种的上等玉米共一百六十四袋。称重为一万六千三百八十斤,不宜于做玉米种的中等、下等玉米共十五袋,称重为一千六百八十斤。”

庄头的话音刚落,屋子里先是一片寂静,紧接着就热闹了起来。所有人脸上挂满了笑容,情不自禁地交头接耳。

丸子去,重新丈量一下土地,我要精准的数据,这下就连轩辕浩也郑重了起来。

为了计算玉米的亩产量,这个数目,还是新近又丈量了一次所得的精确数目。

“这么算,这玉米的亩产……”

“是九百零三斤。”重新经过了计算出来的,那自然是没错的。

这个年代,北方一年种一季的庄稼,南方一年两季,不过亩产量都不高,在北方,诸如三十里营子这里,土地算是肥沃的,庄稼的品种也好照看,一年每亩的收成最多也不过才三百斤。而到了南方,种植水稻、小麦的地方,一年种两季,亩产量加在一起,最多也不过是这个数。

玉米亩产九百斤,于国于民,这个意义,简直是无法估量的。

轩辕浩激动看着赵玲玲,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

想想早先送上去的奏折,再想想接下来要送上去的新折子,金椅子上坐着的那位看见后,天下的百姓能吃的更饱,国家的粮仓更加充实,应该也会喜出望外吧。

虽然现在天下太平,但是吃不饱饭的大有人在,更不要提每年必有的水旱等灾荒,无数的饥民,要靠国家的粮仓救济。

“丸子,马上找人把这个消息报上去。”轩辕浩转头吩咐道。

“是。”丸子知道此事事关重大,答应一声就出去了。

“玲玲,你想要什么?”轩辕浩问了句不着边儿的话。

“什么?”赵玲玲不解。

“我问你最想要什么?”轩辕浩又一次问道。

“我想要做地主婆。”赵玲玲说了个很忙志气的理想。

“就这个?”

“当然,到时牛马成群,果园飘香。是不是很美?”赵玲玲问道。

“要是在添上我和我们的孩子就更美了。”轩辕浩的心里说道。

轩辕浩、轩辕浩,你在想什么呢?我叫了半天也不应?

“没什么?”

“轩辕浩,这些玉米你打算什么时候拉走?”赵玲玲知道一旦确定玉米高产,他们家肯定是保不住他们的。

“想说什么,就直说吧,咱们是什么关系呀!”轩辕浩笑呵呵的说道。

什么关系,赵玲玲很想说我们除了伪师侄关系还有什么,可现在就是给她个胆儿她都不敢这么说。

“就今天吧!你要多少?”轩辕浩说。

“留种的玉米,我留一千斤。那吃的玉米……,给留多少,你看着办吧!以你最大限度能给多少?”赵玲玲也不客气。

“那行,留种的玉米,给你留一千斤。另外那留着吃的玉米,给你留三百斤,到时候好吃的,你可不能把我拉下。”轩辕浩真是按赵玲玲的意思办的,赵玲玲就知道这顿饭不白做,心里美滋滋的。

天色已经不早,轩辕浩要了赵家一把仓库的钥匙,带着丸子匆匆地走了。

等人都走后,连蔓儿一家又重新回到打谷场上。

“一万多斤啊,种这些年地,我还第一次看见这老多粮食。这还是二十亩地的产量。”赵父发着感慨。

“可不是。这玉米,还真是好东西,要我说,比黍米还好吃。”焦氏说道。

看着满满登登的仓库,大家的心中忍不住的欢喜,也为即将拉走的收获也略有些空落落的。欢喜是因为玉米的高产。空落落的是那么多的玉米,一下子就要被拉走了。

也不知道轩辕浩用的什么办法,反正是第二天一早赵家庄子上的玉米仓库被般了。知道和亲眼所见毕竟不是一回事,赵父看着因为玉米被搬走而空出来的大片地方,心也好像一下子就都被拉走了。

那边到了京城的轩辕浩径直到了皇宫。

“皇伯伯,这个就是玉米,亩产九百斤。”轩辕浩提了个小袋子在皇上面前炫耀。

“快,拿来我看看。”皇帝听到那个九百斤那还注意轩辕浩的语气呀,全被九百斤的数字给震了。“好,真好。一粒粒的还当得起这个名字。”

“皇伯伯,我已经让御膳房的人去做了,等会儿你也尝尝我们大夏自己的高产量作物。”玉米的吃法儿还是赵玲玲写给他的。

“好,我等着。”

等这些玉米吃食端上来的时候,皇帝首先问道的就是这香甜的气味。

“那个种出玉米的人家你保护好了吗?”皇帝的思维很跳脱马上就转到了玲玲一家的安全问题上了。

“皇伯伯放心,我留下暗卫守着呢。”轩辕浩认真的回答道。

“那就好,你觉得朕该怎么奖赏这一家人么?”皇帝问道。

“他们一家的两个儿子都在读书,皇伯伯不如奖赏赵用亭夫妇吧!”轩辕浩说道。

“为什么不奖赏赵玲玲呢?”皇帝不解。

“找个其他的理由吧!正好保护那小丫头。”轩辕浩说。

“行,就这么办,还是你去但带上黄公公宣旨。让这一家人赶在太后寿辰进京谢恩。”皇帝一句话就决定了赵玲玲的生活。

“那,臣侄告退。”

“去吧,好好看看你父王。”说完就让轩辕浩出去了。

UU文学推荐阅读: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时空搅屎棍汉末:帝国宏图穿越后,我带兵在古代嘎嘎乱杀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抗日之铁血狂兵虚构三国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璜台志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应如妖似魔大明商业帝国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大国相我本秀才:开局入赘江南门阀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三国:争霸天下,我在江东崛起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白山黑水:我乃十二当家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我在古代当土匪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女帝帝师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公子出巡完了,我是吴三桂的私生子!抗战之铁血兵锋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从屯田开始鬼子你好,我们是天灾无双大夏:儿啊,父皇求你继位吧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乱世三国志大明1617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
UU文学最新小说: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