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知道本来针对赵林的事情突然变成了镇北侯府的事情。
于佑宁等裕王答话的时候才猛然醒悟,自己过于激动,竟然忘了这茬。
其实不仅于佑宁忘了,赵宸瀚自己都忘了。
不然他是绝不会撺掇着要分赵林的马。
往下细究,这银子哪来的?
赵宸瀚那丑事就瞒不住了。
虽然基本上都知道。
只可惜赵宸瀚光想着给赵林找麻烦,忘了这茬。
成平帝追问道:“给了多少谢礼?”
裕王没办法,只能回答:“三百万两。”
赵林的钱必须要拿到,至于冯思远的钱嘛,能拖就拖,先打欠条。
韩月华也不傻,不会一把都给了。
不然别的不说,镇北侯府一下拿出这么多钱,谁都知道有问题。
要不是韩月华实在看赵林不顺眼,都想给他打欠条了。
冯思远也知道镇北侯府的银子不好拿,赚个几十万就满足了。
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三百万两银子?”
成平帝紧紧叮嘱裕王,又重重重复了一遍:“真的三百万两?”
裕王硬着头皮道:“是的。赵林落井下石,实在是明抢,一旦不顾念同朝为官的情谊,请父皇斥责。”
成平帝一甩袖子:“三百万两银子,你们竟然拿得出来?”
想他修个园林,这些臣子们都哭喊着劳民伤财,百般阻止,结果随随便便就能拿出几百万两来。
把他这个皇帝置于何地?
太子趁机道:“父皇,镇北侯府根本没有多少产业,怎么能一下拿出这么多银子来,必有问题,儿臣请彻查镇北侯府。”
裕王连忙道:“镇北侯府的银子都是合法途径来的,父皇知道。”
想到赵景州每年都给自己那么多银子,成平帝点点头,道:“裕王说得对。”
李承乾上前一步,道:“陛下,还请让镇北侯府公布他们的合法途径,不然一个侯府轻松拿出那么多银子,说不过去。”
“这个好说……”成平帝不以为然道。
邵玉堂立刻打断成平帝的话:“陛下,只要是合法途径,就不能公布,否则人人效仿,这不是断了人家镇北侯府的财路吗?”
成平帝一个激灵。
是啊,要是镇北侯府的收入减少了,自己的收入可也就减少了。
成平帝立刻道:“邵爱卿说得对,不能公布。”
李承乾有些失望。
要是公布出来,他就能名正言顺的把镇北关的收入纳入国库,而不是被赵景州一人独揽。
“好了,这件事到此为止,谁也别说了。”成平帝道。
一想到要影响自己的银子,成平帝就激灵起来。
其他人没办法。
裕王党想趁机敲诈赵林一些马的计划也失败了。
“退朝。”
成平帝拂袖离开,朱忠言赶紧跟上。
到没人的地方,成平帝怒道:“这个赵林,赚了那么多银子,竟然不给朕一文。”
朱忠言连忙道:“陛下息怒,赵林早就着人送来了。因为镇北侯府给他慢,所以今天刚到,奴婢还没来记得告诉您。”
赵林连徐忠都分好处了,自然不会忘了成平帝。
这可是最大的靠山。
“哦?多少?”成平帝惊喜道。
“总共五十万两。因为他只拿到一百万两,其余的被别人拿走了。”朱忠言道。
“谁敢拿朕的银子?”成平帝顿时大怒。
朱忠言无语,赶紧道:“当初在场的有很多人,赵林也不能全拿走。”
“把整件事情说一遍。”成平帝道。
朱忠言只得把事情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
之前成平帝只知道赵宸瀚平叛被俘被赵林救了,但不知道赵林借此赚了这么多银子。
“这么说,巡抚冯思远拿走了应该属于朕的银子?”
成平帝敏锐的抓住了重点。
朱忠言张张嘴,道:“是。”
成平帝勃然大怒:“这个混账东西,属下拼命挣的钱他也要分。撤了他,换赵林上。”
朱忠言连忙道:“不妥。赵林现在已经很让人嫉妒了,要是再让他做巡抚,18岁的巡抚,有史以来第一人,那些人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冯思远可是他的人,相比赵林来说更值得信任。
“管他呢。”成平帝不以为意道:“赵林有能耐,就要给他大官做。李承乾、邵玉堂他们倒是年纪大,可是给朕做什么了?把傅承望、李兴业还有吏部那帮人给朕叫来。”
朱忠言暗暗叫苦。
谁知道成平帝这么火大呢。
关键是冯思远在那里,但没分赵林的银子啊。
因为冯思远自己加价比赵林还狠,所以赵林根本就没想着给他,而冯思远也没打算再要赵林的。
结果没吃鱼弄一身腥。
朱忠言没办法,只能让人传话给这些人。
傅承望他们都还没走,听到皇帝召唤,立刻急匆匆赶到皇帝的御书房来。
“不知陛下叫臣等来何事?”傅承望问道。
成平帝道:“朕想让赵林做九江巡抚,你们看看有没有问题?”
傅承望、李兴业以及吏部尚书、侍郎等都大吃一惊。
傅承望连忙问道:“陛下何故对赵林如此器重?”
成平帝道:“赵林办事稳妥,朕准备给他加加担子。”
总不能说皇帝生气现在的巡抚分了自己的银子,所以才想换掉他吧?
傅承望沉吟片刻,道:“陛下对赵林器重是他的荣幸。不过他如此年轻,不一定能治好一省之地。”
虽然傅承望对赵林期望很高,但毕竟太年轻了,能治好青州就很让他惊喜了。
让赵林去做九江巡抚,傅承望也不敢相信他能做好。
李兴业则道:“不试试怎么知道?先让他做,反正他有写信给我们请教的习惯,要是做的不好还能及时改正。”
“你呢?”
成平帝看向吏部尚书白鸿彬。
白世元和白世成的亲爷爷。
吏部主管官员调动,成平帝也要参考一下他的意见。
当然了,仅仅是参考。
白鸿彬也明白现在御书房里所有人都同意,自己要是不同意怕是有麻烦。
而且白家本来就支持太子,和赵林正是同伙。
白鸿彬立刻道:“陛下英明。赵林虽然年轻,但有陛下的教诲,对于治国之道已经不属于我们这些老家伙,正该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