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你尽管到上位跟前说去!
蓝玉部将的忠诚,让常茂手下一些将领大感震惊。
大家以前可都是在常遇春麾下效力的,如今常公不在了,按理说,应当齐心协力扶持他的继承人才对。
不过,蓝玉比常茂年长,算得上是老将,有些人选择跟着他,也可以理解。
但他们这般咄咄逼人,倚老卖老的架势,着实让人反感。
常茂的部下也不是吃素的。
部将赵四眉头紧锁,上前一步,声音洪亮如钟:
“周将军此言差矣!郑国公乃开平王长子,祭祀之事于法于理,都应由他主持。永昌侯虽为舅父,但此举未免越俎代庖,有违礼制!”
另一名部将王猛也站了出来,语气沉稳却带着几分锋芒:
“李将军,你提到鄱阳湖一战,却忘了常公为何身中三箭——正是为了掩护永昌侯!
既然郑国公继承家业,便应当主持祭祀。永昌侯今日这般大张旗鼓,未免有些喧宾夺主了。”
一时间,祠堂内外议论纷纷,众人各执一词。
有人觉得蓝玉做得对,以他的资历和与常遇春的关系,主持一次祭祀并无不妥;
也有人认为蓝玉姓蓝,跑到常家祠堂主持祭祀,既未得许可,又私自定下祭祀时间,实在是手伸得太长了!
一些年老沉稳的将领,则是连连叹气。
一位老偏将高声劝道:
“诸位莫要争执了,以和为贵!常公在天之灵,恐怕也不愿看到常家内部因祭祀之事生出嫌隙啊……”
然而,一群武夫火气上来,哪肯就此罢休?
这个说法大家都不满意,无人理会他的劝架。
蓝玉的部将张彪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讥讽:
“刘将军这话可就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郑国公虽有些功绩,但比起咱们永昌侯,还是差得远呢。
蓝将军当年随常公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主持祭祀有何不可?再说了,郑国公到底是年轻,哪里懂得这复杂的仪轨,可别出了什么岔子!”
常茂的部将陈远闻言,立刻反驳:
“这是门缝里看人!郑国公虽年轻,但早已独当一面。
辽东一战,他率三百骑兵突袭敌营,大破五千敌军,悍勇过人,丝毫不逊于其父,岂是寻常人可比?
永昌侯虽为长辈,但此举未免太过僭越,有违常理!”
有部下跟着叫道:
“就是!征辽东那一次,我们常氏立下的战功,几乎占了五分之一!”
蓝玉那边的人嗤道:“这么点功劳也敢炫耀?”
双方部将你一言我一语,言辞激烈,气氛顿时剑拔弩张。
祠堂内的烛火摇曳,映得众人脸色忽明忽暗。
常茂冷眼旁观,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最后望向蓝玉。
蓝玉亦是环顾众人,见群情激愤,抬手示意安静,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各位不必争执,免得生了和气,倒叫旁人看了笑话!”
他又对常茂说道:“茂儿,你祭你的,我祭我的,咱们各祭各的,两不耽误。
这些礼器祭品都已经搬过来,便不可能无功而返。吉时就快要到了,若是停下,反倒不美。”
常茂闻言,眉头一皱。
蓝玉这是铁了心要借祭祀之事,彰显他的威势,收拢旧部人心。
蓝玉这般霸道的性情,单凭口舌之争,怎么可能劝得住?
今日,无非是要一个铁证罢了。
常茂强压怒火,淡淡道:“既然舅父如此说,侄儿便不再多言。
只是往后,钟山这边的祭祀,是官祭,由不得任何人插手!”
蓝玉右侧眉毛高高一挑,应道:“放心,我自有分寸。”
说着又露出笑容,哈哈大笑两声道:“茂哥儿,长进了!”
既然常茂都这般决定了,他的部下哪怕仍有不忿之色,却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有些老兵却大为惊讶,常茂竟然会选择退让,而不是借机跟蓝玉大闹一场,这真有些不像他了。
吉时到了,祭祀正式开始。
蓝玉上台宣读祭文:
“时维洪武十七年正月十四,弟蓝玉谨以清酌庶羞,昭告于开平王常公之灵……”
常茂听着听着就笑了。
这祭文本该是常遇春的主场。
但五分之一的篇幅,蓝玉都在吹嘘自己的功绩!
“弟与公并肩作战,南征北讨,立下赫赫战功。鄱阳湖一战,背公杀出重围,保我大明基业;
北伐漠北,弟率铁骑横扫残元,扬我大明国威……”
蓝玉声情并茂,壮怀激烈,历数军旅生涯的荣耀,他才是这场祭祀的主角。
他收服的常氏旧部听得如痴如醉,满脸追忆往昔的神色。
常茂则是目光玩味,跟着参与了祭祀前半程的重要部分。
临行前,蓝玉拍着常茂的肩膀,低声说道:
“不管怎样,你我终究甥舅一场,不是外人,莫要忘了!”
常茂点点头,语气平静:“然而兹事体大,关系到整个宗族,舅父不要怪我。”
蓝玉哈哈一笑,满脸的不在乎,一摆手说:“你尽管到上位跟前说去!”
常茂这才带着部下策马离去。
外头,雪已经停了。
出了钟山,大家放慢速度。
几个亲兵将领眉头暗皱,心中都有些不满。
有人低声说道:“国公,说句不该说的话,永昌侯虽是您的舅父,但祭祀乃是大事,他今日,实在是逾越了。”
又有一人问道:“今日之事,等于是踩着咱们常家的脸面啊,国公打算如何应对?”
常茂安抚道:“自然是上报陛下,请他圣裁。大家不要忧虑了。
事关礼制,陛下会给咱们主持公道的。不然以后别人有样学样,那岂不是乱糟糟的。”
然而进了城之后,常茂并没有立刻进宫。
反倒是在路过广智侯府时,单骑拐了过去。
问了门房,得知陆知白正在家中,常茂便立刻闯了进去。
“咯咯咯~”
中庭的回廊下,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正迈着小短腿追在一个圆球灯笼后头跑,自得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