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陛下”
“攻打占城国,有三大好处”
钟粹宫,东暖阁里,铁公鸡龚彝,站在正中央,对着前面的朱皇帝,再次躬身行礼,大声说道:
“其一,占城国再怎么小,那也是上千年的古国”
“不出意外的话,只要打下了这里,军队的粮饷问题,肯定不是亏本买卖”
“更何况,占城稻,大名鼎鼎,以后也是一个产量地,物产丰富”
“其二,有利于广东的海贸发展”
“如今,本朝的海贸,阿拉干是小头,真正的大头,还是广州到旧港府的航线”
“众所周知,海贸的航线,都是沿着海岸线,行舟操船”
“如果,朝廷打下了占城国,本朝的海商,就可以多一个立足补给地”
“其三,可有效的威慑安南”
“据老臣所知,当初在阿瓦城的时候,安南就没有派出使臣”
“这个月的大朝贡,安南的使臣,还是没有影子,太狂妄了,得杀鸡骇猴”
没错,老会计龚彝,之所以支持攻打占城国,完全是站在钱粮的立场上。
刚才,他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朱皇帝出兵打仗,也是考虑钱粮的问题。
但是,如果是攻打占城国,龚彝是百分百支持啊。
道理很简单,大明中华王朝,为啥如此豪横,能养兵三十多万兵。
归根结底,还是足粮足饷啊,大部分的钱粮,都是缴获而来的啊。
没错,就是因为打下了阿瓦城和阿拉干,灭了这两个王朝,得到了几百年的积蓄。
没看到吗,户部的仓库,现在还堆着五六百白银呢,够明军开支一年的。
占城国,同样是千年古国,百年王朝,又是海贸大国,其积蓄肯定也少不了。
更何况,拿下了占城国,有利于广东海贸的发展,户部的税收,也会成倍增长的。
最后一点,也能威慑安南国啊,吓死安南仔。
到时候,大明朝廷,又能多一份朝贡,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所以说,这个老会计龚彝,立场转变的非常快,没有半点的不好意思。
“啪啪啪”
“好好好”
“龚尚书说的好,一言中的”
“觉悟很高啊,说到朕的心坎上了”
听到龚彝的三大好处,身披便服的朱皇帝,满目惊喜,双手抚掌,大声夸赞几句。
心中暗道,这才是大明的好臣子啊,忠臣志士,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先。
甭管什么礼仪道德,国家面前,只谈利益,其他的都是浮云。
更何况,现在是十七世纪了,是最后的抢劫时机。
一旦错过了,将来想要吞并别的领土,就会被人指着鼻子骂,争端遗祸无穷。
“程尚书”
“听到了吧”
“大家都支持发兵占城国,并不是朕一意孤行呐”
眼见着,其他的朝臣,不再有意见了,也就剩下一个程源,一脸懵逼的样子,傻站着。
朱皇帝嘴角上翘,开始敲打了,义正言辞的说道:
“朕听说了”
“这个占城国啊”
“自古以来,就叫什么交趾旧地,是中原九州,天朝上国的固有国土”
“正所谓,尊王攘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朕的大明王朝,立国300年,这个占城国,才朝贡了几次啊”
“再有一点,朕还听说了”
“占城国的百姓,很多都是海外遗民,也是华夏的炎黄子孙”
“安南国和这个占城国,是世代血仇,占城国的百姓,屡受劫难”
“朕的大明,身为天朝上国,理应派出大军,去拯救保护汉人,免受郑阮的侵扰”
“所以说,朕的明军,是正义之师,是仁义之师”
“程尚书,你是饱学之士,博古通今”
“其他的说法,你就辛苦一下,多想想,多翻一翻古籍啥的”
两世为人的朱皇帝,只注重实际到手的利益,其他的都是浮云。
没错,他现在就要打占城国,先拿下来再说。
朱皇帝相信,凭着大明朝廷的豪横战斗力,东南亚诸国,肯定一个屁都不敢放。
再不济,唯有心中嘀咕几声,没那个傻子,敢站出来找死。
没错,占城国的使臣,确实是在昆明。
这个问题呢,他就交给程源了,出兵的理由,让这个大儒去找吧。
反正一句话,朱皇帝军队,只负责打仗。
剩下的外交问题,出兵理由,自有大儒为皇帝辩经。
尊王攘夷,不尊天朝,助纣为虐,固有国土啥的,都可以拿出来说的。
“镇国将军朱慈煃”
“马圭伯胡一青”
“敏巫伯赵印选”
“三位爱卿,看戏,看够了吧”
“怎么样,觉悟如何?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撇下一脸无奈的程源,朱皇帝再次把目光转向他处,看着几个今晚的看客,调侃似的,随意问了几句。
没错,要打占城国,需要用人啊。
特别是打下来以后,更需要有点身份的人,去镇守新国土。
“咚咚咚”
“吾皇万岁”
“微臣朱慈煃,愿效死命,领兵出征占城国”
宗室朱慈煃,今天的镇国将军,昨日的吉王殿下,立马跪下去,磕头如捣蒜,大声请命。
朱皇帝的问话,既惊又喜啊,本以为被降爵的他,这辈子就完球了。
想不到啊,峰回路转,朱皇帝又给了机会,赶紧磕头效忠啊。
“咚咚咚”
“陛下万岁”
“末将胡一青,愿效死命”
“末将赵印选,愿效死命”
紧随其后,两个表兄弟,胡一青和赵印选,也赶紧磕头,大声吼着效忠。
没错,今天的大朝会,他们也被降爵了,直接从国公爷,干到了伯爷。
“好”
“不错,很不错”
站在地图前面的朱皇帝,一脸的淡定,满意的点了点头。
“既然,你们几个,有这个觉悟”
“那,朕就再给你们一个机会,好好打这一仗”
“记住了”
“令行禁止,听令行事,这是朕的底线”
“机会就一次,倘若干的不好,你们现在的爵位,也就做不了几天”
没错,这个事情,也是朱皇帝深思熟虑的结果。
今晚,在龙榻上的时候,朱皇帝一边听莫元姮讲解,也在一边思考,如何出兵的事情。
昆明的大军,刚刚回师,肯定不能动的,距离也太远了。
刚刚组建的十个土司营,也要搞定云贵川的土司整改问题,暂时走不开。
四川和湖广的兵力,都是在前线,直接不用考虑了。
那剩下的兵马,也就只能用广东省,东南亚的兵力了,距离也近,出兵速度更快。
“兵部,五军都督府,你们都记一下”
“再组建两个土司明协营,都是三千人的编制”
“主将就是马圭伯胡将军,敏巫伯赵将军”
“基层的将校,还是老规矩,去六大步兵营挑选吧”
“至于兵丁,这一次去高雷廉,招兵吧”
“朕记得,上次平定高雷廉的时候,招收了不少丁壮和降卒,后来都分配给各州府县”
“这时候,再重新征召,速度更快,也不会影响出兵的时间”
“当然了”
“如果,战场上损耗过大,那就临阵填充降兵,反正都是土人”
没错,为了攻打这个占城国,朱皇帝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现在是十二月中旬了,时间很仓促啊,时间紧,任务重。
没错,朱皇帝一直在筹划,东征南京的大事,特别是兵力的布置。
所以说,每一个大将,每一个兵丁,他也要考虑,算计清楚。
像这种,突发奇想的大战,最好的方式,还是重新组建兵马。
“咳咳”
“程尚书”
“别发呆了,拟旨吧”
打定主意后,朱皇帝再次回过身,打断沉思中的程源,让他准备拟旨了。
没错,像这种机密的临战会议,其他闲杂人员,都赶出去了,那就轮到礼部尚书拟旨了。
“此次发兵占城国”
“分两路大军出击,一南一北”
“主帅,是阿拉干的定夷右将军,吴三省将军”
“副帅,是宗室的镇国将军朱慈煃”
“南路大军,由阿拉干发兵,水师抽调2千人,交由吴六奇将军统领”
“再抽调两个陆战营,一个是申武痕将军,兵马3千人”
“另一个,是田得功将军,兵马2千人”
“北路大军,从广东省发兵”
“在广州府的驻军里面,抽调苏利将军的水师营,2千兵马”
“再抽调一个陆战营,思绵将军,3千兵马”
“当然了,还有胡将军和赵将军,新组建的两个营,也在广东出发”
没办法,占城国,南面临海,肯定少不了水师。
所以说,明军要想攻打占城国,肯定要抽调水师营了。
旧港府倒是最近,但这个风水宝地,荷兰人虎视眈眈,朱皇帝不敢抽调兵力。
唯一能动的,也就是剩下阿拉干,广东的广州府。
且,这两个地方,也非常关键,同样不能抽调太多兵力,只能各自抽一部分了。
“镇国将军,你们记住几点”
“此战,要速战速决,尽快一个月搞定,不能超过两个月”
“还有,要叮嘱吴三省将军”
“明军上岸以后,可以招降纳叛,只要诚心投降的,都可以收下来”
“占城的王室勋贵,豪族贵族,投降以后,全部押回昆明,不得留在占城”
“遇到坚持抵抗,宁死不屈的,或不愿意离开故土的人,那就永远的留在那里”
“朕需要一个安稳的占城府,而不是兵荒马乱的州府县”
“这一点,淮国公马宝将军,当初攻占阿拉干的时候,就做的非常好”
“到时候,打下来以后”
“镇国将军朱慈煃,就职第一任占城知府”
“马圭伯胡将军,敏巫伯赵将军,负责驻守占城府”
“所有的金银物资,各种缴获,上缴朝廷的户部,统一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