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这是个好机你要把握
就在这时,一阵尖锐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办公室的寂静。
严如玉微微一怔,目光投向办公桌上那部黑色的电话机,缓缓拿起听筒。
“喂,我是严如玉。”
“如玉啊,我是宁昌河。” 电话那头传来市委书记宁昌河沉稳有力的声音。
严如玉心中微微一动,立刻恭敬地说道:“宁书记,您好!这么晚了,您还没休息啊。”
宁昌河在电话那头轻轻笑了笑,但笑声中带着一丝严肃。
“这何有志的事情,我听说了,你那边情况怎么样?”
严如玉心中暗自思忖,宁昌河深夜打来电话询问此事,看来市里对何有志的死也极为关注。
当即整理思绪,缓缓说道:“宁书记,目前我们正在全力调查。”
“初步推测,这背后可能涉及一些复杂的利益关系,但具体情况还在进一步核实当中。”
宁昌河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如玉啊,鸿渐同志在升迁前,特意和我交流过,对你可是赞不绝口,还让我多多帮衬你。”
“你呢,也别辜负了他的期望。”
“何有志这事儿,要尽快查清楚,不能让市里的同志下来帮忙擦屁股,明白吗?”
严如玉心中一暖,同时也感到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宁书记,我明白。”
“马书记对我的栽培,我一直铭记于心。”
“您放心,我一定会尽快把这件事情查个水落石出,给县里,也给市里一个满意的交代。”
宁昌河在电话那头轻轻嗯了一声:“那就好。”
“何有志在县里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他的死,影响不小。”
“你要注意方式方法,既要把事情办好,又要稳住县里的局势,不要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严如玉认真听着,不住地点头:“宁书记,我已经安排政法委的杜明军同志去负责调查工作了。”
“他做事谨慎,能力也强,我相信他能尽快取得进展。”
“而且,我们也会严格保密,尽量减少对县里局势的影响。”
“嗯,杜明军这个人我也了解,是个可靠的同志。”
“不过,如玉啊,这件事情不能只靠他一个人。”
“你要亲自过问,遇到什么困难,及时向市里汇报,不要自己硬扛着。”
“市里会全力支持你的工作。”
严如玉感激地说道:“谢谢宁书记的关心和支持。”
“我一定会密切关注调查进展,有任何情况,第一时间向您汇报。”
“只是,目前时间紧迫,我们必须在市里成立调查组下来之前,尽可能掌握更多线索。”
宁昌河沉吟片刻后,说道:“我理解你的难处,但也不能因为赶时间就忽视了证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定要确保调查结果经得起推敲,不要留下任何漏洞。”
“宁书记,您放心。”
“我会叮嘱调查人员,在保证效率的同时,注重细节,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好。”
“还有,这件事如果牵扯到一些县里的干部,你要有心理准备。”
“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视同仁,依法依规处理,不能因为任何原因而姑息迁就。”
严如玉明白宁昌河话中的深意,当即说道:“宁书记,我明白。”
宁昌河满意地说道:“县里的发展,离不开一个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
“这次的事情,也是一个整顿县里风气的好机会。”
“你要好好把握。”
“宁书记,我会的。”
“我一定借此机会,把县里隐藏的问题都查清楚,给县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那就好。”
“好了,不打扰你工作了,有什么情况,随时联系。”
“好的,宁书记,您也早点休息。”
挂断电话,严如玉静静地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宁昌河的电话,让她感受到了市里已经提前关注到了何有志一事,也算是宁昌河变相的通知了她。
此刻的严如玉只能尽快查清杀死何有志的凶手,不给市里派下调查组的机会。
另外,她又推敲着宁昌河所说的整顿县里的风气风貌,让她把握机会。
这句话,是在暗示自己借何有志之死肃清政敌吗?
严如玉的双手缓缓转动着紫色保温杯,脑海中思绪翻涌。
宁昌河的话语,是否真的有这个层次的含义?
倘若这真的是一种暗示,那么她就必须要重新审视县里的局势,梳理那些隐藏在平静表象下的暗流。
严如玉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与何有志关系密切的娄国庆。
不管娄国庆是否真的涉案,那么一经启动对他的调查,就要借此机会将他拿下。
如此一来县政府那边就只剩下包括江山在内的三名副县长。
到时候将空出来的两个副县长位置,都安上自己的人,这对于掌控县政府的进度,又提升了一步。
严如玉微微眯起眼睛,心中开始盘算着这盘大棋的每一步。
如果能顺利拿掉娄国庆,不仅可以借此整顿县里的风气,还能为自己在县政府的布局创造绝佳时机。
但她清楚,这一切都必须做得巧妙,不能引起太多人的警觉,尤其是不能让其他势力察觉到她在趁机扩充自己的影响力。
严如玉拿出一个笔记本,在上面写下几个关键人物的名字,旁边标注着他们的势力范围、行事特点以及可能采取的行动。
对于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情况,她都要提前想好应对策略。
写着写着,严如玉的思路愈发清晰。
她决定先让杜明军加快对娄国庆的调查进度,在掌握足够证据后,迅速采取行动。
但严如玉也深知,此事必须谨慎对待。
在没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把握之前,任何贸然的行动都可能打草惊蛇,引发更大的混乱。
她必须严密部署,再一举出击。
除了娄国庆这条线索,严如玉开始思考县里其他可能存在问题的干部。
平日里,她虽然对县里的干部队伍有着一定的了解,但难免会有一些隐藏得很深的人物尚未浮出水面。
这次何有志的死,就像是一个导火索,或许会将这些潜在的人物和问题一并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