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明年今日》
惊喜?一听到这两个字,观众的期待值就已经拉满了。毕竟能让陈辞说出惊喜这两个字的,除了新歌就不会有其他的东西了!
“看来你们还是挺聪明的,竟然被你们猜到是新歌了。这首《明年今日》希望大家会喜欢。”
看着满屏飘过的“新歌”二字,陈辞有些失笑。
不过,就是不知道大家在听完他准备的这首歌以后,会是怎样的一个表情,是恍然大悟,还是沉默不语。
这时陈辞扭过头去,朝着身后的声乐老师们点了点头。
顿时,声乐老师们立马就有了动作。一首听起来极其熟悉,但又有些许区别的前奏响起。
前奏一出,混在直播间里听陈辞唱歌的李盛,马上就发现出了不对劲。陈辞所说的新歌,它的前奏和《十年》的前奏几乎一模一样,但又有本质上的区别。
《十年》的前奏,是在钢琴弹奏的基础上融入了弦乐和电子音效。从听觉上来感受的话,《十年》的前奏给人的感觉会更加的饱满,同时会有一股似有似无的暖意包裹着自己。
用专业一点的话术来说就是,《十年》的节奏更规整平稳,钢琴的分解、和弦的速度听起来比较快,同时音符衔接的更加紧密。情感上面的基调,也偏向于对过往遗憾的怀念和淡然。
但此时的旋律显然不是这样的,陈辞这首《明年今日》的前奏是以钢琴独奏为主导的,给人的感觉也变成了清冷和孤寂,全然失去了《十年》前奏中的那一丝温暖。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首歌曲的节奏是自由散漫的,营造出了一种“欲言又止”的停顿感。
对于这种停顿感,身为专业音乐人的李盛还是很清楚它的用途的。一般是用来贴合粤语歌词中的刻骨遗憾和情感挣扎的。
一时间,一股极其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死去的记忆在疯狂的攻击李盛。想起来了,全都想起来了!在《作曲家》的收官之战上,陈辞就是用了一首粤语《富士山下》,一首国语《爱情转移》将他和黄旭干趴下的。
“卧槽!”
同时,还有另外一种猜测出现在了李盛的脑海中,让他惊呼出了声。
“不对劲,陈辞这小子这是不想装下去,准备翻桌子的节奏啊!不行,我得想想办法。”
陈辞这一举动,无异于是激发出了李盛心中的叛逆心理。陈辞这家伙玩了他们猜评团和网友们这么长的时间,现在想脱身了?门都没有!
... ...
与此同时,直播间里的不少观众也发现出了不对劲。
弹幕:
“我是听错了吗?这前奏听起来怎么那么像“哈基米”的《十年》啊。”
“你没有听错,确实是很像《十年》,但和《十年》的旋律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难道说,陈辞这是想和“哈基米”直接打擂台,证明自己的填词和演唱都比对方强不成?”
“看不懂了,现在我真的是看不懂了。明明双方之前掐的你死我活的,现在陈辞这么又直接用上《十年》的曲子了。”
“我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其实陈辞就是“哈基米”也说不定呢?”
“... ...”
最后一句弹幕,顿时让直播间里大部分的观众恍然大悟。对啊,没准陈辞就是“哈基米”,“哈基米”就是陈辞呢!这样一切的一切的,似乎就都说的通了!
但观众们并没有轻易下定论,毕竟谁也不知道这是不是陈辞放的烟雾弹。一切都等到这首歌曲结束,听听陈辞的解释再说吧。
这时,在无数观众们的疑惑中前奏结束,陈辞的歌声终于到来。
这一幕也让观众们强行将自己的疑惑压在了心底,先别管那么多,听就完事了。
“若这一束吊灯倾泻下来,或者我已不会存在~”
“即使你不爱,亦不需要分开~”
“若这一刻我竟严重痴呆,根本不需要被爱`”
“永远在床上发梦,余生都不会再悲哀~”
“人总需要勇敢生存,我还是重新许愿,例如学会承受失恋~”
这一段歌词,无疑是在观众们的心头来了一记重拳。破案了!基本上已经可以确认陈辞就是“哈基米”了。毕竟这共用一首曲子,划分出“国语”和“粤语”两首歌曲的手段,观众们实在是太过于熟悉了。
这就是典型的陈辞做派!从《富士山下》和《爱情转移》,到如今的《明年今日》和《十年》。众人心中的一切迷雾都被驱散了出去。
只是虽然一切谜底都已经浮出水面,但众人依旧有很多话想说。还有,陈辞这家伙怎么就这么笋啊!把大家溜的团团转!不喷他,这简直是难平心头之恨。
不过现在先不着急,先等陈辞将《明年今日》唱完再说。
此时,副歌已然到来。
“明年今日,别要再失眠,床褥都改变~”
“如果有幸会面,或在同伴新婚的盛宴~”
“惶惑地等待你出现~”
“明年今日,未见你一年,谁舍得改变~”
“离开你六十年,但愿能认得出你的子女~”
“临别亦听得到你讲再见~”
不得不说,便是用了相似的旋律,但《明年今日》和《十年》的情感表达是完全不相同的。
《十年》强调的是时间会冲淡一切的伤痕。无论这段爱恋是多么的刻骨铭心,无论分别的记忆是多么的窒息绝望,可终究会有一天你会与自己达成和解。或许那时的你依旧会鼓起勇气奔赴下一段爱恋。
你会接受从恋人到朋友的转变,你也会伤感转而走向释然与怀念。就像那句“眼泪不是为你而流,也为别人而流。”
至于《明年今日》则是聚集在了失去爱情后的极端痛苦,甚至歌词中隐隐透露着一种想要自己毁灭的绝望。无论任由时间怎么流逝,回忆依旧如同刀割。宁愿去用“失忆”和“死亡”去逃避现实,也不愿意想象对方已经离去。
哪怕时间已经过去六十年,我依旧还在渴望和你之间产生交集。
我可以做到仅凭一眼,就能看出小辈和记忆中那张脸的相似之处,从而认定就是你的子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