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员彻夜未眠,他静静的坐在扎伦木河边大柳树的石头上,像一樽石雕一样,一动不动,天上的浮云遮住了满天的星斗,夜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早春的夜还有些凉,司令员还穿着棉衣!柳文龙和潘洪平时在河边准备了一些木材,他俩点起了一堆篝火,为了不打断司令员的思路,他俩的动作很轻!
火光把河边照的如同白昼,司令员仍然陷在思考中。
柳文龙弄来几个红薯和土豆,等一会儿司令员饿了时烤着吃!
司令员的心情不平静,心潮起伏,像他这个年纪就担任直属大军的军首长,整个抗联都少见,职位高,责任大,担子也重,原来依靠的一军和军区的孙司令和王司令都撤走了,没有了主心骨,自已就像一个被抛弃的孤儿,说是由总司令直辖,但总司令在苏联心的伯力,也不能什么事都去请示,实际上是孤军奋战,到目前为止,除了接受总司令部的作战命令还没有向总司令部请示向一项工作,按照总司令部的指示炸毁了油轮和摧毁了细菌基地这两项艰巨的任务,总司令部连个回音都没有,怎么也不如原来的独立大队行动自由,随便,随心所欲!
部队升格弄了一大堆头衔,司令,副司令一大群,细一想,还是原来的大队长副大队长!
将来满蒙抗日根据地和大青山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之后成了辽西抗日椐地涉及十几个县旗,上百万人口,管理好这片根据地得需要消耗多大的精力,原来只是管兵,现在还得管民!
按要求十五军还没有满编,满编之后要达到十万人,没有大仗可打,养这些兵有什么用?坐吃山空吗?
编制是上级制定的,既然在辽西驻扎一个军十万人的队伍,就有上级的安排,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全军各师分驻在辽西各地,分散屯兵,有利有弊要遇危急情况,很难形成拳头!
听周司令,王司令和孙司令的意思,日本人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大平洋战场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日本国内和中国正面战场已无兵可调。
关东军共有七十万人,继续抽调关东军支援太平洋战场,那满洲国的防卫就会出危机!
一旦欧洲战场盟军发起反攻,苏联国防军西线战势向盟军倾斜,一旦欧洲战场形势逆转,苏联红军必定进军东北,那时抗联是否参战,是独立作战还是配合苏联红军,苏联红军进军东北后一旦日本人战败或投降,苏联人全面接收满洲国,那时苏联人不撤走怎么办,难道还要和苏联人干吗?
当然这是大事,上级肯定要有战略安排,现在思考这个问题,有些杞人忧天!
整个东北,辽西地区日本的兵力相对薄弱,关东军的重点在资源集中地区,但做为一个手握重兵的军事家来说,必须做到未雨绸缪,从战略上,战术上做好应变的准备,要往远看,要有战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