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冕服
殿中的众人听了,皆不由自主地低头不语,有的微微皱眉,有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惶恐,心中暗自感叹帝王的决断和威严。
在这帝王的权威之下,他们不敢有丝毫的异议,只能默默接受这一切。
就在众人都沉浸在这压抑的氛围中时,“扑通”一声,在这原本安静的太极殿中显得异常突兀。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是珣妃孙氏的族人。
此人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满是冷汗,双腿一软便晕了过去。他的这一晕倒,仿佛是一个信号,让殿中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起来。
孙氏族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绝望的神情,他们知道,这一决定意味着什么。从此在这大夏朝廷,曾经风光无限、位列八大世家的孙家似乎是要销声匿迹了。
孙家,曾经在朝堂之上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家族子弟遍布朝廷各个重要部门,权势滔天。
可如今,因为卫卿润的过错,一切都将化为泡影。孙家上上下下,老老少少,都陷入了绝境,已经是无路可走了。
就算是大公主卫与薇,虽然她有着公主的身份,但经过这一番变故,以后的日子也绝对不好过,她在宫中的地位必然会一落千丈,那些曾经巴结她的人,如今恐怕都会避之不及。
卫与薇的未来,就如同这昏暗的太极殿,充满了未知和迷茫。
而殿中的众人,目光紧紧地锁定在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之上,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各种复杂的情绪交织翻涌,难以言表。
人群之中,有那么一部分人暗自庆幸,庆幸灾祸没有降临到自己头上。
他们低垂着眼眸,双手不自觉地攥紧衣袖,微微颤抖的手指泄露了他们内心的紧张与后怕。
他们在心中默默念叨着,今日的这场变故仿佛是一场噩梦,而自己能侥幸逃脱,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
然而,还有一些人则是兔死狐悲,他们看着眼前的一切,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和哀伤,眉头紧锁,脸上的皱纹似乎在一瞬间又加深了许多。
他们深知,在这帝王的绝对统治之下,一切都如同漂浮在狂风中的浮萍,充满了变数。
每一个决策、每一句话语,都可能成为命运的转折点。稍有不慎,就可能从云端跌入深渊,万劫不复。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被卷入黑暗旋涡的场景,那种无力感和绝望感如潮水般将他们淹没。
在这一片复杂的情绪之中,有一个意外的消息如同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卫卿润的正妃元芳芝,原本以为会随着卫卿润的失势而一同陷入绝境。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卫卿池特地下了一道旨意。意思就是卫卿润所做之事与元芳芝无关,责令她与卫卿润和离。
这短短的几句话,如同惊雷一般,让大家都有些吃惊。
据说元老将军见到圣旨后,感动得泪流满面。
这位征战沙场多年,历经无数风雨的老将,此时竟像个孩子一样,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
他跪在地上,双手捧着圣旨,身体微微颤抖。
那一道道皱纹里仿佛都写满了感激,浑浊的双眼望着天空,口中喃喃自语,感谢上苍的眷顾,感谢陛下的仁慈。
他深知,这道旨意不仅拯救了元芳芝,更是给他们元家留了一条后路。
就在众人还沉浸在这意外的消息中时,李文远那洪亮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大典礼成,百官朝贺!”
这声音如同号角一般,打破了短暂的寂静。
百官们立刻反应过来,纷纷整理好自己的衣冠,迈着整齐而庄重的步伐,来到大殿中央。
他们双膝跪地,双手伏地,齐声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愿大夏国祚永昌,四海升平!”
那声音整齐而响亮,如同滚滚春雷,在大殿中久久回荡。
卫卿池端坐在龙椅之上,身姿挺拔,面容冷峻而威严。听到百官的高呼,他微微颔首,眼神中透露出自信与坚定。他缓缓站起身来,朗声道:“众卿平身。朕今日登基,愿与众卿共勉,开创大夏盛世!”
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振奋。百官们纷纷起身,目光坚定地望着卫卿池,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他们仿佛看到了大夏国在这位新皇的带领下,走向繁荣昌盛的未来。
时光悠悠流转,足足近两个时辰的漫长时光,那盛大而庄重的登基大典才终于缓缓落下帷幕。大殿之上原本庄严肃穆的氛围渐渐消散,人群开始有序地散去。赵无虞与崔战一左一右,小心翼翼地陪着新登基的陛下卫卿池,沿着那长长的宫殿回廊,缓缓朝着陛下的寝殿走去。
一路上,宫灯摇曳,洒下昏黄而温暖的光芒,映照在他们三人的身上。周围的宫女和太监们都恭敬地低着头,静静地伫立在一旁,不敢发出丝毫声响。赵无虞和崔战的神情虽然依旧保持着恭敬,但紧绷的身体却在这缓缓的步伐中逐渐放松下来。而卫卿池,这位刚刚登上皇位的年轻君主,此时也感觉身上那股无形的压力似乎减轻了一些。
终于,他们来到了寝殿。
殿内温暖如春,烛火通明,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熏香味道。
立即有随侍在旁的大宫女轻盈地走上前来,她们的动作轻柔而熟练,小心翼翼地帮助卫卿池褪下那身华丽而沉重的冕服。
冕服上镶嵌着无数的珠宝和美玉,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但此刻在卫卿池眼中,却仿佛是一座沉重的大山。
卫卿池轻轻摇摇脑袋,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又略带调侃的神情,道:“这些东西的重量都快比得上铠甲了,真是没想到。平日里看着这冕服华丽无比,只道是身份的象征,今日穿了这么久,才真切体会到其中的沉重。那铠甲虽重,却能在战场上护我周全,这冕服之重,却是压在了我的心头啊。”
崔战听了,不禁笑道:“陛下这可不一样,以后您穿铠甲的机会估计会很少了。您如今贵为天子,只需在这巍峨宫殿之中运筹帷幄,指挥天下,又何须再亲自披挂上阵,冲锋陷阵呢?以后这天下的安稳,就交给我们这些臣子来守护,陛下您只需安心治理国家便是。”
卫卿池听了崔战的话,也跟着笑了起来,道:“终于是完成了。这登基大典看似只是一场仪式,却耗费了无数人的心血。如今大典结束,寡人这心里也算是踏实了一些。对了,寡人准备将现有的人手都调配一下,这个事情已经交给秦大将军去做了。他办事一向稳妥,已经把调配的方案拿给寡人看了。你们俩也看看,仔细斟酌一番,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这调配人手之事刻不容缓,尽快要发下去的。寡人知道现在有些人的心思还是不稳,这朝堂之上暗流涌动,我们必须尽快稳定局面,让这天下早日安定下来。”
崔战连忙应声,恭敬地走上前去,拿起那密封的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