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桌子与他挤着躺的是黄娥与环娘,原本这两个人被安排在同一个房间内,黄娥见不到时穿,把环娘哄睡之后便开始四处寻觅。等她找到时穿,顿时,所有的担忧与惊恐、所有的委屈与烦闷都不见了,她心安理得的紧挨着时穿挤着睡下。
没想到与她同屋的环娘虽然睡了,但精神依然处于高度紧张当中,半夜见不到同屋姐姐,马上惊恐地跑出来寻找,好不容易找见了,便不肯离去。
多小的姑娘,在整个拐卖事件中,环娘居然一声没哭。而黄娥看似神态镇定,还时不时的替时穿遮掩,但从她今夜的动作看,她的心,依然处于高度惊恐中。
这场变故,带给孩子们什么样的心灵伤害啊。
时穿的被子并不大,三个人挤在一块,那一大一小两个孩子都缩成一团。
即使在睡梦中,黄娥依然紧紧抓着时穿的袖子,而环娘则紧紧抓着黄娥的衣襟。时穿跳下桌子的时候,身子像游鱼一般的一滑,衣角轻松地脱出了黄娥的手掌,黄娥马上感觉到手里空了,她眼睛没睁开,手指四处乱抓,呼吸慌乱起来,时穿赶紧脱下外衣,将衣角重新塞进黄娥手中。
黄娥抓住衣角,扯到鼻子短,嗅了嗅,脸上的肌肉开始放松,呼吸重新平稳起来,继续沉睡中。
时穿站在桌边,顺手将桌子整理了一下,将两个小人挪到了桌子中间,把被子替两人掖好……此时,脚步声已经到了门口,时穿身子一闪,上一个画面图像他还在桌子边,满脸疼爱的掖被角;下一个画面图像中,他已经出现在门口——连个画面之间的转换仿佛没有时间间隔,当然,也无声无息。
时穿轻轻的拉开了门,冲豆腐西施做出一个噤声的动作,这个动作似乎古今通用,豆腐西施立刻合拢了嘴巴,透过门缝观察着屋内:“两个孩子怎么跑到这来,我那个死狗,居然一声没吭。”
话音刚落,豆腐西施抱怨的主角出现了。
那条黑狗窜到门边兴奋的吐着舌头,冲时穿狂摇尾巴——这时,时穿依旧做着那个噤声的动作,黑狗仿佛顿时明白时穿的意思,它舌头吐的老长,尾巴摇的频率很快,但却没有发出一声吠叫。
昨天抵达的时候,夜色昏暗,巷道内只有星光与邻近街道的灯火余晖,在夜色下,那条狗看起来是黑色的,此刻天色微明,才发现狗的肤色其实是枣青色的,略略偏于暗红。
这是一只土狗,品种说不上来,个头比一般土狗略略雄壮,它脖子扬得老高,皮毛油亮,看起来营养充足。
因为对方并没有乱叫,时穿满意的伸出后去,拍拍狗的鼻子——狗鼻子一般不让人乱摸,但时穿伸出手去,狗却没有做出攻击姿态,它亲热的用鼻子拱了拱时穿,而后满意的在地上打了个滚,冲时穿亮出柔软的肚皮。
豆腐西施咯咯一笑,旋即用手捂住了嘴,担心的看看屋内,依旧用细白的手捂住红润的小嘴说:“时大郎哄女人的手段一定高明,瞧,连第一次见面的母狗都对你如此亲热。”
时穿板起脸来,很不满:“豆腐西施,我怎么得罪你了,你要隐射我是公狗?”
豆腐西施憋着嗓子笑了起来:“习惯了习惯了,我最见不得献殷勤的男人,常常忍不住嘲讽几句,今日也是,时大郎莫怪……这天色已不早了,奴家该开店做生意了。咱小门小户,一日不营生,当天要饿肚子的。”
时大郎压低了嗓子:“如今天色还早,让她俩再睡一会,等会我帮你搬东西,放心,不耽误,保证不误你的事。”
豆腐西施马上顺竿爬:“那好呀,我有两板豆腐,几桶豆腐脑,平常这些东西都是我与绿娘生拉硬拽,今日有大郎帮手,正好省点力气。”
时穿立刻跳出来,回身轻轻地掩上门,扬起下巴询问。豆腐西施捂住嘴,一指旁边的磨坊,那里,正飘荡着豆腐脑的清香。
豆腐脑是装在三个大木桶中,木桶本身很厚重,再加上满满一桶豆腐脑,怕要超过二百斤。
豆腐西施指着木桶:“我们两个女人在扁担这头,你在扁担那头……今天,我多做一点,两桶拿去店里买了,一桶你提去后面,给姑娘们当早饭吃。”
时穿二话不说接过扁担,一头担起一只大木桶,稳稳的挑了起来,快步如飞的挑到店门口——豆腐西施在磨坊中惊愕的说不出话来,而雇来的女使绿娘,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这还是人么……天爷,两只大木桶加一根粗杠子,怕有五百斤上下吧……”
时穿挑担子时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以至于豆腐西施没反应过来他已经挑着桶出门,只留下豆腐西施在原地发呆,女使绿娘的话唤醒了豆腐西施,她喃喃:“难怪衙役们说,凭多么凶恶的匪徒,时大郎总是一拳一个,擦上是死,挨中更是一个亡。我原以为又是蒙都头信口开河,原来……”
豆腐西施深深的吸了好几口气:“原来那蒙都头根本没有说实话,这话哪里夸张了,简直是故意隐瞒真相。这汉子身怪力,大约已经不像人类了——”
绿娘身子发抖起来,她指着门口,结结巴巴的说:“他……”
时穿又回来了,他顺手将扁担——也就是那根粗杠子,立在墙角,一脸天真的询问:“还有什么要搬的?”
豆腐西施傻呆呆的一指桌上的两板子豆腐,时穿马上很非人类地走过去,一手一个,托起两板豆腐,仿佛掐着两块馍馍一样,脚步轻松地走出门去……
平常的日子里,豆腐西施总是做两板豆腐,两桶豆腐脑,卖完这些就关门歇业。这样的简单再生产,已经持续很多年了,同样,这种固定模式的生意类型,也是大宋朝大多数商家的选择。
不是豆腐西施不想扩大再生产,只是两板豆腐、两桶豆腐脑,对周边的街区来说,已经市场饱和了——古代交通上不方便,食品保鲜手段也匮乏,很少人有兴致穿越大半个城市,只为买一点小食品带回家去……当然,也不排除某些富贵闲人愿意如此消磨时光,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重担以及消耗在路上的时间,使他们即使有闲钱也没这个精力。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尝试着扩大规模,那么,卖不了剩下的东西可没有冰箱储存,大家都小本生意,如此折腾两三次,家底就要赔光了。
所以,大多数小本生意不得不每天重复着固定的模式,制作同等数量的货物,卖给通常的老顾客。即使偶而有几个慕名而来的顾客,来得早没准能买上,来晚了……对不起,大爷我不伺候。
ps:感谢duke777、天邪妖仙、一只懒羊羊、狼武士、面朝东海等等书友!求推荐票!新书需要各位书友的大力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