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军都督府坐落于大明门的西边,东边则是吏、户、礼三部以及宗人府,国朝初时,五军都督府执掌着天下兵马大权,然而二百多年以后,时移世异,街右人来人往,街左则却门可罗雀。
穿着金织狮子绯袍的五军都督府左都督郑养性,从衙署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顺着目光向前一望,就看见街对面一个胸前绣着云雁的文官正疾驰,身边前簇后拥地跟着一大群人。
郑养性向自己身后望了望,却只看见了两个面上带着谄媚的家仆,不由得脸上一沉,微微冷哼了一声。
今日上午,他在衙署当中喝了一肚子的茶水,却只批复了一个边疆卫所请盐菜银的文书,还未等到中午他就已经腹中空空,原本衙门是备着厨子的,一些有要求的官员要么家仆会从家中带来,要么就去酒楼带外回去,可郑养性实在待得烦了,左右无事索性就从衙署当中出来,准备去大明门到正阳门之间找些吃食。
“郑都督!”
刚迈出大明门,郑养性猛然听见有人喊他,于是抬起头来,不由得笑道:“赖兄弟,可有些日子没见了。”
他的话音刚落周遭的行人不由得纷纷侧目,几个文官甚至嗤笑出声。
郑养性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袍服“哎呦”了一声,赶忙板起面孔,对着赖麻子低声道:“且等等,我去去就来!”
韩林有些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个大明一品武官,当今皇帝的叔叔,就这么火急火燎地又窜了回了大明门。
看到韩林的表情,赖麻子低声对着韩林笑道:“大人,郑都督这个人……额,很洒脱。”
所谓的洒脱,其实就是有些二百五,想想也是,两次背刺姑姑,天启初年被左都御史高攀龙参了一本与“白莲贼勾结,”敕令出京师居住,没几年又能官复原职的人,是因为他的能力出众吗?
非也,全都是文大人们将其树立成了一块招牌,你们勋贵只要老老实实听话,富贵终生是免不了的。
等了约莫一刻钟,郑养性才再次风风火火地跑了出来,不过那件一品的绯袍已经脱了,反而换上了一身寻常的道袍。
郑养性来到赖麻子跟前,从后衣领里抽出了一把折扇,刷得一声打开,在胸前轻摇了几下,对着赖麻子笑道:“赖兄,这幅扮相,风流否?”
赖麻子装模作样地打量了两眼,随后便竖起大拇指,开口道:“都督……”
“哎,甚都督,你我不是说好了,在外面你我兄弟相称。”
赖麻子微微一笑,继续捧道:“郑兄这幅扮相,可比那《花县令》戏文中的潘安也差不到哪里去,这要是被楼里的姐儿们瞧见了,可不得勾勒她们的魂儿去!”
郑养性哈哈大笑。
韩林也笑出了声,他是真没忍住,因为这赖麻子的这个比喻可不太好,潘安最后被夷三了族。
“这位是……”
看着含笑的韩林,郑养性知道他是赖麻子带来的,因此出声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