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好心带着赵晖赚上一笔,却未曾料到被人在背后捅了一刀。
赵晖虽说没有全然相信卢毅芃所言,但还是决定要仔细调查一番,弄清楚赵生到底从中赚取了多少利益。
还自认为做了好事的赵生,此时对赵晖的调查毫不知情。
至于他为大周受灾区所做的善举,更是被赵晖直接抛诸脑后。
身为帝王,向来都是宁可负天下人,绝不能让天下人辜负自己。
上郡一战,让赵生领悟颇多。
战争就是残酷的杀戮,想要实现火力覆盖,经济乃是战争的基石,否则就只能用人命去填补。
正因如此,一二零迫击炮应运而生。
这款火炮虽说有些沉重,可赵生的意思是直接用马车装载,并且到达指定位置后,火炮能直接在车辆上发射。
这在目前来说,是赵生认为在成本方面最为实惠的武器。
再来说说夷舆方面。
黑蟒会走私武器的进展颇为顺利,不过也仅仅局限于常规的枪支之类。
虽说有仿制,可实际使用起来,远远比不上栾城制造的那般精密。
今年,黑蟒会得知,市场上竟然有人开始出售类似于迫击炮的武器。
暗中调查后发现,这些武器大多出自并州王家,而购买者多为鲜卑慕容和宇文家族,当然,也有其他势力参与购买。
“会长,要不咱们也和总部联系一下,咱们也售卖迫击炮如何?”
马四看着那白花花的银子都进了别人的口袋,心痛得难以忍受,急忙说道。
“这样的武器售卖倒不难,关键是日后打起来该如何控制?”
公孙茂眉头紧锁,若有所思地说道。
黑蟒会众人听了,一时间都沉默不语,不知该如何回应。
不久,一封密信送到了赵生手中,上面将夷舆出现火炮的调查情况做了详细说明。
送这些信件的人是赵勇生,他主要负责情报收集工作,黑蟒会也由他主导。
“我看了公孙茂的信,个人觉得出售武器并非不可,咱们不做这单生意,自然会有别人去做。”
赵生伸手示意赵勇生坐下,平稳了一下气息,接着说道:“目前从收集的情报来看,各地生产的武器口径各不相同。
我建议这个迫击炮由广昌县生产,特制一种口径,选用上好的炸药,但是数量不能太多。下一次购买炮弹的时候,咱们可以把价格与他们持平。”
口径与别人不同,这样便能垄断一批客户,关键是炮弹的威力也要比敌人的更高级,这便是赵生的想法。
赵勇生对武器了解不深,听到赵生所说,也只能不停点头。
于是,在上郡制造的迫击炮图纸上修改了几个参数,炮弹的长度和推进剂也做了延长。
同样体积的炮弹,打出去的距离更远,爆炸的威力也更为猛烈。但依旧是前段点火式的炮弹。
图纸被送往了广昌县。
很快,第一批样炮被制造出来,体积小巧轻便。
炮弹的射程和威力,丝毫不逊色于夷舆市场上的,甚至可以说更胜一筹。关键是价格也不贵,几乎是贴着别人的售价出售。
黑蟒会的这种武器一经推出,瞬间就被订购出去了五百架,而且是以马匹和粮食进行交换。
“看来鲜卑慕容家这次真是铁了心要攻打燕州,居然连粮食都舍得拿出来。”
公孙茂看着手中的订单,喃喃自语道。
“那需要通知总部,将这个消息传到燕州那边吗?”
裴昕向前一步,问道。
“这事情肯定得报,你去找公门甲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他,我再写一封信给总部。”
公孙茂所说的总部便是栾城情报局,也就是赵勇生所在之处。
如今燕州的军事管理人是邢树人,定州官兵对他没什么好印象,包括赵生在内。
当初琅琊军队收复易州时,这家伙在背后使绊子,这件事赵生至今都难以忘怀。
他虽不是睚眦必报之人,但也绝非心胸宽广之辈。
该共享的情报,栾城方面不会藏私,一边给了邢树人,一边又送往京城。
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醒燕州加强防范。
就在广昌县交付了第一批迫击炮后,又收到了五万枚炮弹的订单。
按照黑蟒会的要求,这批炮弹同样是鲜卑慕容家的货。
于是,炮弹的炸药换成了普通的黑火药,威力在战场上大打折扣。
六月。
碧空如洗,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洒大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不寻常的燥热,仿佛连风都倦了,不愿再轻拂这焦渴的世界。
在这炎炎夏日里,鲜卑族的领袖慕容,以一腔豪情,召集了宇文等几大部族的首领,共谋大业。
他们决定联手,将锋芒直指富饶却也风雨飘摇的燕州,意图在这片土地上寻找生存的转机。
自年初那场肆虐的蝗灾之后,天地间仿佛又开启了另一场残酷的试炼。
罕见的旱魃为虐,北方诸城被烈日烤炙得几近枯竭,一个多月来,天空未曾吝啬一滴甘霖,河流日渐消瘦,
昔日波光粼粼的水面如今只剩下裸露的河床,就连那些藏匿于村落角落的池塘,也逐一失去了生命的痕迹,干涸成一片片龟裂的记忆。
在这生存与挑战并存的时刻,鲜卑各族联合起兵,其背后的动机直白而残酷。
为了粮食而攻占燕州,不过是这场生存之战中,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战略选择。
大军整装待发,依旧遵循着古老的战术智慧,兵分两路。
西路军仍由慕容莽率领,从赤城进发,携带三百门由广昌县制造的新式迫击炮。
东路军则由宇文化亲自带队,从丰宁而来,重武器是两百门新式迫击炮和二百门并州王家的迫击炮。
虽说东路军的火炮数量众多,可王家的迫击炮威力较弱,射程较短,最为关键的是重量比新式迫击炮重了许多。
他们这次进军,并未在沽源县停留,而是派出暗卫,私下购买食物后运出城外进行补给。
一切都进行得极为隐秘,然而几十万大军过境,又怎能完全隐瞒得住?
邢树人得知消息后,第一反应便是防守。
他调集部队出城挖掘壕沟,布下炮兵阵地,静候敌军的到来。
以逸待劳,或许是邢树人最初的想法。
他手中有枪有炮,也有相应的兵力。
即便是一换一的打法,他也毫不畏惧敌军的来袭。
并非他不懂打伏击,而是燕军现在不仅有迫击炮,还有步兵炮等重型武器,远程布防实在太过艰辛。
最为关键的是搬运这些弹药武器实在是太过麻烦。
所以,他认为这种直接在城外防守的打法最为实在,而且对城池的损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