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人体这座庞大而复杂的“工厂”中,肝脏无疑是其中最大且最为重要的“车间”之一。它不仅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也是最大的消化腺,就像一位默默耕耘的超级英雄,承担着超过 500 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肝脏,这个神奇的器官,是唯一具有强大再生能力的内脏器官。想象一下,它就像是一个拥有无限生命力的“不死小强”,无论受到多大的损伤,只要条件允许,就能顽强地恢复如初。
咱们先来瞧瞧肝脏的“外貌”和“地理位置”。健康的肝脏呈楔形,颜色红褐色,质地柔软又脆弱。它稳稳地待在我们的右上腹部,被肋骨像忠诚的卫士一样保护着。
肝脏可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长度大概和 41 码的鞋差不多呢!它的重量在 1.44 - 1.66 千克之间,呈现出红褐色,有着类似橡胶的质地。肝脏的大部分位于右侧季肋部,只有一小部分越过前正中线到达左季肋部。
也就是说,它主要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在左季肋区。肝脏的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 5 肋,上部紧紧贴着膈肌,与右肺和心脏做邻居;下面和胃、十二指肠、结肠肝曲相邻;后面则与右肾、肾上腺、食管贲门部以及下腔静脉“亲密接触”。这样的位置安排,使得肝脏能够与消化系统的各个部分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人体的消化和代谢等重要任务。
肝脏的形状大致呈三角形,由两个叶组成,一个较大的右叶和一个相对较小的左叶。这两个叶被镰状韧带分隔开,镰状韧带就像是一条坚固的绳索,将肝脏牢牢地固定在横膈膜上,确保肝脏在我们体内“站稳脚跟”。肝脏的外部覆盖着一层叫做 Glisson’s 囊(Glisson's capsule,Gc)的纤维组织,这层组织就像是肝脏的“防护服”,外面还被腹膜进一步包裹着,它们共同为肝脏提供了位置固定和物理损伤防护的双重保障。
再深入到肝脏的内部结构,基本结构单位是肝小叶,每个肝小叶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工作单元”。中央静脉如同这个单元的核心枢纽,周围是呈放射状排列的肝板和相互吻合成网状管道的肝窦。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单行排列成板状,形成了肝板。肝窦腔大而不规则,血液从肝小叶的周边经过肝窦流向中央,最终汇入中央静脉。还有相邻两个肝细胞之间局部胞凹陷形成的微细管道——小胆管,它们在肝板内相互连接成网。
此外,肝脏中还有枯否细胞(Kupffer cells),这是一种特殊的巨噬细胞,就像是肝脏内部的“清道夫”,负责清除血液中的细菌和其他异物,时刻守护着肝脏的健康。
肝脏的血液供应也十分独特,与大多数器官不同,它拥有两套血供系统:门静脉和肝动脉。门静脉就像是一条“营养输送带”,汇集了全消化道、脾、胰、胆囊的全部血流,为肝脏提供了大约 75%的供血和 50%的氧气;肝动脉则像是一支“氧气补给队”,富含氧,是腹腔动脉段的分支,左、右肝动脉各发出 2 分支,分别供给肝脏的左内、外区和右前、后区,肝左动脉或右动脉还会分出一段肝中动脉,供给肝方叶,为肝脏带来了大约 25%的供血和 50%的氧气。
肝脏的功能简直多到令人惊叹,就像一个全能的“超级管家”。它能产生胆汁,帮助小肠分解吸收脂肪、胆固醇和一些维生素,胆汁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营养吸收的大门。
胆红素的吸收和代谢也是肝脏的重要工作之一,血红蛋白分解产生的胆红素在肝脏中被处理,释放的铁则被储存起来用于制造新的血细胞。
肝脏还支持凝血过程,胆汁对于维生素 K 的吸收至关重要,而凝血因子2、7、9、x的生成依赖维生素 K,所以肝脏要是不能正常产生胆汁,凝血因子就会缺乏,影响凝血功能。
在脂肪代谢方面,肝脏产生的胆汁是分解脂肪的关键。肝脏还是一个“能量仓库”,能够储存糖原,并通过糖异生生成葡萄糖,为身体提供能量。同时,它还是一个“营养宝库”,储存着维生素 A、d、E、K 和 b12 等维生素,以及铁、铜等矿物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储存几年的维生素作为备用。在蛋白质代谢中,胆汁帮助分解蛋白质,并进行消化。
肝脏还是身体的“过滤器”,能够过滤和清除体内的一些化合物,如雌激素和醛固酮等激素,以及体外的化合物,包括酒精和其他药物。肝脏的免疫功能也不容小觑,作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一部分,其中大量的 Kupffer 细胞能够破坏任何可能通过肠道进入肝脏的致病因子。
肝脏还能产生白蛋白,白蛋白不仅能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保证血管内的水含量,还能与各种激素结合,维持其在血浆中的半衰期,同时作为载体运输各种物质,具有重要的营养功能。
此外,肝脏还能合成血管紧张素原,当肾脏分泌的肾素增多时,催化血管紧张素原生成为血管紧张素1,刺激释放肾上腺素,并具有较弱的缩血管作用。
肝脏的再生能力更是令人称奇,就算肝脏的 75% - 80%被切除,大约 4 个月之后,它就能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和功能,这简直就是生命的奇迹!肝脏再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涉及多种细胞增殖,由多条通路、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其中主要的因子包括肝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转化生长因子-a、表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6、去甲肾上腺素等。
然而,肝脏也并非无坚不摧,它也会遭遇各种疾病的困扰。比如肝寄生虫病,各种各样的寄生虫在肝脏里“捣乱”,常见的有原虫病、利什曼病、血吸虫病、片吸虫病、支睾吸虫病和后睾吸虫病、棘球蚴病等。
肝纤维化\/肝硬化也是常见的问题,纤维化是一种可逆性的瘢痕形成反应,但如果发展到肝硬化,就会出现结节形成和器官收缩,肝硬化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先天性、代谢性、炎症和中毒性肝病等。
病毒性肝炎也是肝脏的“敌人”,由嗜肝病毒引起的肝脏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从无症状到重症肝炎都有可能。
酒精性肝病则是由于大量饮酒导致的,疾病谱包括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甚至可能发展为肝癌。
非酒精脂肪性肝病(NAFLd)在全世界都很常见,特征是肝脏脂肪过量聚集,伴随胰岛素抵抗,严重的可能发展为肝癌。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以胆道系统的弥散性炎症和纤维化为特点。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具有免疫和自身免疫特征的慢性肝炎,由机体对肝细胞产生自身抗体及 t 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应答所致。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肝内胆管坏死为特征,慢性胆汁淤积、汇管区纤维化和肝硬化为表现的慢性、进展性肝病。
Gilbert 综合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特点是波动性非结合胆红素升高,症状通常比较轻微或无症状。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除了 hcc 外,原发性肝癌还包括肝内胆管癌(Icc)和 hcc - Icc 混合型,肝癌是一种危险因素较为明确的肿瘤,其高危因素包括慢性病毒感染、过量酒精摄入等。
那么,哪些是“伤肝”的主要原因呢?酒精就是个“大坏蛋”,长期大量饮酒,酒精中的乙醇对肝脏有直接的毒害作用。药物也可能是“幕后黑手”,全球已知有 1100 多种上市药物(包括中药成分)具有潜在肝毒性。肥胖也会给肝脏带来麻烦,过剩的脂肪沉积在肝脏,导致炎症,形成脂肪性肝炎。在中国,病毒感染更是肝脏损伤的最主要原因,可直接导致病毒性肝炎!
那咱们要怎么保护好肝脏这个“宝贝”呢?
首先,要常吃蔬果。更多的膳食多糖和纤维素能够帮助减轻肝脏的负担,深绿叶菜中含有的维生素 A 也有益于肝损伤的修复。每天要吃够一斤蔬菜,尤其要多吃深色叶子蔬菜,像菠菜、油菜、紫甘蓝等,能占半斤以上最好,还要吃二两(100 克)左右的鲜海带、木耳、蘑菇和笋类。每天再吃一份水果,一般一到两个拳头的量比较合适。
其次,优质蛋白不能少。鱼虾蟹、鸡鸭禽、猪牛羊肉以及蛋类、奶制品中所含的蛋白质,都是肝脏的“修复工”。就算有脂肪肝问题的朋友,也不用对它们敬而远之。只要每天吃的食物总量、总热量合适,能够控制体重就行。可以优先选择低脂牛奶或酸奶(一天 1 - 2 杯),鱼虾肉和去皮的鸡鸭肉(一天一个巴掌面积的量)。动物肝脏同样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 A,不过一周吃一次,一次一二两就差不多了。
最重要的是,千万别喝酒!酒精被胃肠吸收后,会进入肝脏代谢分解。酒精(乙醇)在肝脏首先代谢为乙醛,然后再代谢为乙酸,乙酸最后代谢为水和二氧化碳。在这多重的代谢链条中,多种代谢产物都会产生毒性反应影响肝脏。所以长期大量饮酒就会导致慢性肝病。
接下来咱们再看看肝脏在足底的反射区。
它在右侧足底,第四、五跖骨远侧 1\/2 的位置。
定位和左足的心区相同。第四、五趾间纵线和前垫外后缘的交点是区位的中点。前半部和肺区有重叠,紧紧位于趾跗关节的近端。这个区位比心区要宽一些。
手法是屈指推法。
着力点是食指第一指间关节。
施力手的食指要屈曲。
辅助手要握住足部,让四指位于足背侧,正对着施力部位。
操作的时候从跖趾关节的近端开始,从远侧向近侧推动大概 2 厘米。
要注意的是,这个区位面积比较大,它的前缘要碰到跖趾关节,前半部和肺区有重叠,需要纵向推动大概 2 厘米(指成年人)。在推动的过程中要固定好施力手的腕部,这样才能保持力度均匀。
这个肝脏反射区的适应证包括消化不良、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等等。
朋友们,通过这次对肝脏反射区的深入了解,是不是对咱们身体里的这个“超级器官”有了更多的敬畏和爱护之心呢?让咱们好好呵护肝脏,让身体更健康,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