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拿下京兆府
时间流逝,东门依旧在做戏,喊杀声震天。
京兆的大族与豪强此时也到了东门,瞧着春明门大开,这些大族没有丝毫迟疑,快速出了春明门。
并且,这些人还十分贪婪,试图将金银也带出城去。
王行之哪里会惯着他们,伸手挥动,城楼上打出旗语,一些外围的士兵立刻明白过来,大吼着冲杀上去。
但这些士兵很有分寸,他们只抢金银,对人却是只伤不杀,但那凶狠的模样,却是让京兆各族大惊失色。
哪里还能想着什么金银,快速逃出京兆府。
两刻钟之后,东门的喊杀声彻底停了下来。
同时,游骥也带着剩下的所有血骑离开,整个东门迅速安静下来。
王行之果断下令,让陷阵营将通化与春明两门关上,整理军械,镇守东门。
他自己则是单人独马,来到朱雀大街,此时的朱雀大街上,喊杀声已经停下,整个街道到处都是残肢断臂与尸体。
王行之骑着白驳,慢慢的行走在这朱雀大街上,当走到朱雀大街中央时,王行之停下。
在他的前面,有一群人正坐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息着。
在他们身侧是大量的尸体。
而那群人正是京兆大营的俘虏,此时他们十分惨烈,个个带伤不说,两万多人,现在也只剩下了不到五千人。
驾——
王行之驾马前行,来到众人面前,沉声说道,
“诸位,孤说话算话,诸位若是想离去,孤现在就可带诸位去往东门,让诸位离开。”
“诸位若是愿意留下,等京兆平定之后,孤让人给诸位入户籍。”
“所以,诸位是愿走,还是愿留。”
“大王,小人家中还有老母,还请大王放小人离开。”王行之话落,之前在京兆大营中最先出口的汉子,便颤颤巍巍的站起来,对着王行之拱手行礼。
“恩——”
王行之点点头,他对这汉子记忆很深,也有些欣赏,但却不足以让他强制挽留。
见王行之答应,一些想离开的人纷纷起身,表示要离开,五千多人,只有两千人愿意留下。
不过,王行之并未生气,而是信守承诺,将人带到东门后,放想走的人离开。
这一行为,直接让之前一些答应留下的士兵也跟着离开,这京兆大营的俘虏,最后只留下了一千两百人。
王行之也不在意,便让人带着留下的人前去治疗,他自己则是留在东门,等着消息。
踏踏——
临近天明,伴随着阵阵急促的马蹄声,一位骑兵来到东门,在见到王行之后,直接单膝跪地,禀报道“王爷,刘大人,让属下传令,唐宫已经拿下,请王爷指示。”
王行之面露喜色,微笑道“你回去传信,让刘玄带着手中的陷阵营镇守唐宫,放破军营带着俘虏出宫城,让破军营看守俘虏,维持京兆府秩序,将京兆府清扫干净,将尸体全部搬到西门焚烧。”
“是,王爷。”
士兵回应后,快速起身离开。
“拿下京兆府,也该让人尽快过来了。”
士兵走后,王行之暗自沉思片刻,召来一位血骑,嘱咐道“你速速前往凤翔府,传孤命令,让宋清溪带着三万朱雀军,快速前往京兆府。”
“留下王狼(虎八)带领剩下的朱雀军,坐镇凤翔府。”
“是,王爷。”血骑士兵拱手行礼后,快速离开。
血骑离开,王行之又召来一人,指着右边的士兵说道“你速速前往岷州,让吴长风带着三万军赶往镇戎军,谨防西夏。”
“是,王爷。”士兵拱手行礼后快速离开。
“等老宋到来,得尽快拿下萧关与武关,才算稳定。”交待完成,王行之低声呢喃。
——————
时间流逝,转瞬间又过去十日。
经过十天的清理,整个京兆又恢复了宁静。
宋清溪也是兵贵神速,仅仅用了三天,便带着朱雀军到了京兆府。
王行之没让宋清溪多待,他要趁着消息还未传出,将京兆府以北的萧关拿下。
宋清溪一路攻伐,很快便打到了原州,威逼萧关。
萧关守将无奈,在进退两难下只能交出萧关投降。
同时,经过十日的时间,游骥带着人连破潼关与函谷关,截断了与洛阳之间的通道。
王行之在知道后,将京兆府交给刘玄镇守,亲自带兵南下,在半月之内,强取武关。
四方雄关夺下,王行之彻底拿下关中,这消息直接让各国震颤。
大宋迅速在洛阳与南阳两地囤积兵马,生怕王行之兵出长安,从这两地进攻大宋。
而且,大宋还将西北的兵力收缩,以西夏与京兆府夹着的八座州府为诱饵,试图让西夏与大秦争斗起来。
王行之很有理智,再加上兵力有限,只取了三州,打到宁州,扼守住白水关,便停了下来。
西夏也保持着理智,拿下剩下的五座州府后,特意让人送来了一百万贯金银,十万石粮草,对王行之表示感谢。
王行之也不客气,全盘收下。
同时,王行之下令,守住各处要道,稳固地盘。
西夏见王行之停下,也不敢再打,派遣重兵,守住现有的土地。
西夏与大秦一停战,吐蕃也不敢再攻,生怕大宋派重兵而来,选择了停战。
而北辽被大宋击败,退出燕云,也没了再战之力。
大宋即使再有不甘,也不敢再起兵戈,只能让人送来国书。
此时,京兆府衙大堂。
王行之高坐上首,把玩着一块玉玺。
玉玺方正四寸,玲珑剔透,白洁无暇,五条璃龙盘旋而上汇聚于玉纽,玺上用秦篆刻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
这玉玺是刘玄在韦氏宝库找到,与玉玺的还有一些文案记录,证明这玉玺便是唐朝时的五龙玺。
唐末时,黄巢攻入长安,虽然杀了不少士族,但韦氏本就是大族,有许多人都在朝为官,跟着李儇逃离长安,躲过一劫。
后来,到朱温覆灭,五代开始,韦氏依旧有人在朝。
朱温身死时,韦氏一人担任中书舍人,便趁乱将玉玺据为己有,保存在府库,直到王行之查抄,才让这枚玉玺重见天日。
“王爷,宋使求见。”
就在这时,一位侍卫进入大堂,对着王行之拱手道。
“叫他们进来吧!”
王行之停下把玩玉玺,对着侍卫说道。
“是,王爷。”
侍卫拱手,躬着身子退出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