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让部门插手此事,他毫不犹豫地拨通了部长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部长的声音:“喂,东仔,有什么事呢?”
李文东深吸一口气,直截了当地说道:“部长,我打算对惠丰控股和李黄瓜的企业进行打压,希望您能出面制止其他人插手此事。”
听到“惠丰控股”和“李黄瓜”这两个名字,部长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对这两家企业并不陌生,尤其是惠丰控股,它在过去可是有着不光彩的历史。
惠丰银行,这家银行起初主要为殖民地的商人和英国企业提供服务,特别是在鸦片、茶叶、丝绸等贸易领域,为他们提供金融方面的支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惠丰银行逐渐演变成了殖民者搜刮中国财富的重要工具。
1901 年,当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时,惠丰银行更是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它不仅出谋划策,帮助外国列强设计如何让清朝赔付巨额赔款,还协助列强直接从清朝政府征收的税款中拿钱。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对中国的严重剥削和掠夺。
想到这里,部长对李文东的提议表示认同:“惠丰控股确实可以动手,不过,我不太理解你为什么要连李黄瓜的企业也一起打压呢?”
这个时期的李黄瓜在高层的心中,印象还是不错的。
李文东语气严肃地对部长说道:“部长,您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啊!虽然他给内地投资了一些钱,扶持了一些地方,但这并不能掩盖他是约翰牛白手套的事实。而且,他手中还掌控着那么多重要的港口,一旦他叛变投敌,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我们部门肯定会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
部长听后,沉思片刻,然后说道:“嗯,你说得有道理,我会考虑你的建议,尽快做出相应的安排。”
挂断电话后,李文东脸上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心中暗自思忖:“老黄瓜啊老黄瓜,你这次可真是在劫难逃了。”他毫不犹豫地决定立即抛售手中的英镑资产,以此对约翰牛的金融市场施加巨大压力。
李文东对惠丰控股和约翰牛金融市场之间的紧密关联了如指掌。他深知,一旦自己大量抛售英镑资产,必然会引发约翰牛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而惠丰控股作为与约翰牛金融市场紧密相连的企业,自然也难以幸免。
果然不出李文东所料,他的这一举动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约翰牛金融市场瞬间陷入一片混乱。而惠丰控股的股价,本来就因为白头鹰国的金融风暴而持续下跌,如今在约翰牛金融市场的动荡冲击下,更是如雪崩一般直线下滑。
然而,李文东并没有就此罢手,为了给惠丰控股以致命一击,他开始精心布局看跌期权。
他大量买入针对惠丰控股股价的看跌期权,就像是在黑暗中埋下了一颗颗定时炸弹,等待着最佳的引爆时机。随着市场恐慌情绪的加剧,汇丰控股的股价一路腰斩,那些看跌期权的价值也随之飙升。
时间过得飞快,惠丰控股的市值犹如坐过山车一般,从令人咋舌的 1.6 万亿,如自由落体般直直地跌到了区区 3000 亿,其股价更是惨不忍睹,直接暴跌至 15 港币。
由于惠丰控股的股权结构较为分散,且实行同股同权制度,这意味着总股数基本等同于流通股的数量。经过一番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人们发现惠丰控股的总股数大约为 200 亿股。
在这 200 亿股中,除去那些大股东们手中紧握的 30.83% 的股份外,剩下的流通股便成为了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而在这场激烈的股权争夺战中,李文东展现出了他卓越的眼光和果敢的决策力。
他巧妙地抓住了市场恐慌的时机,以抄底的价格大肆收购惠丰控股的股权。最终,他成功地将惠丰控股 55% 的流通股纳入囊中,这一惊人的收购举动,不仅使他一跃成为了惠丰控股的大股东,更让他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股权战争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辉煌胜利。
在与惠丰控股激烈交锋的同时,他竟然还能游刃有余地同时对常江实业、合记黄普、常江基建以及电能事业展开攻势。要知道,在前世,李黄瓜个人的损失仅仅是 200 亿美金,而那四家上市公司的亏损也不过 3900 亿港币而已。
然而,这一世的情况却大不相同。经过一系列错综复杂的股权交易以及高达数万亿美元的资本运作,李黄瓜个人的亏损飙升至 300 亿美元,而那四家上市公司的总亏损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6900 亿港币!
尽管如此,他所付出的努力并非没有回报。通过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操作,他犹如一位高明的棋手,在商场这个巨大的棋盘上巧妙布局,步步为营,最终成功地获得了合记黄普高达 30%的股份,一举成为这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可谓是风光无限。
相比之下,李黄瓜的情况就显得有些黯淡了。他本人虽然也持有 25%的股份,但与前者相比,明显处于劣势。
然而,常江实业和常江基建这两家公司就没那么好对付了。由于李黄瓜在这两家公司中的持股比例都高达 80%以上,其根基之深厚,犹如泰山一般稳固,几乎难以撼动。尽管如此,他还是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果敢的决策,在这两家公司里分别拿下了 12%的股份。
面对这样的困境,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冷静地分析局势,另辟蹊径,将目光投向了电能事业这个领域。
李黄瓜原本在电能事业中占有 38%的股份,但后来发生了白头鹰国的金融风暴,这场风暴来势汹汹,犹如一头凶猛的巨兽,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了应对这场金融风暴,李黄瓜不得不忍痛割爱,出售了 13%的股份,以缓解资金压力。所以,他目前在电能事业中的持股比例只剩下 25%。
这无疑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机会。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和复杂的资本运作,李文东最终成功地拿下了电能事业 75%的股份,从而实际掌控了这家公司,成为了电能事业的真正主宰。
李文东盘算了一下,这次在红空搞事情赚到的好处。
在惠丰控股身上赚了1万亿港币,而且还拿到了55%的股份。
在李黄瓜身上赚的不多,只是5000亿港币而已,但拿下了他4家上市公司一部分股份,这才是最值钱的,像一颗十字架一样,死死盯着他,看他怎么跳过自己去卖掉那些港口。
要知道现在那些港口可是在合记黄普的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