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澈的阳光毫无遮拦地穿透湛蓝如洗的苍穹,洋洋洒洒地倾落在古老斑驳的城垣之上。
刹那间,洛阳城仿若被岁月深处的钟声悠悠唤醒,往昔那些波澜壮阔或是温情脉脉的故事,在每一块砖石的罅隙间悄然低语,娓娓诉说着千年来的沧海桑田与风云变幻。
早在数日之前,洛阳城的官员与百姓们便已听闻,那位声名赫赫的天策上将之子,即将踏上这片土地。
长安城有其主干道朱雀大道,而洛阳城同样有着一条举足轻重的通衢 —— 天道。
天道最南端的巍峨大门,名为天门,宛如通往繁华盛景的神启之门。
自皇城大门起始,通往皇宫的道路称作天街。
天街上,十二道由十二个乌头门有序排列组成的 “朝天阙”,庄严肃穆,仿佛在静静等候着一场盛大仪式的开场。
百姓们满怀热忱,自发组织起来,不辞辛劳地将天道上的每一寸道路仔细清洗,每一块砖石都被擦拭得干干净净,他们满心期许,只为迎接那位承载着荣耀与希望的 “天策上将” 之子。
李恪的车队尚隐匿在遥远的天际线后,未现于众人视野之中,可远处已然传来悠扬而庄重的钟鼓齐鸣之音。
那乐声如同一股无形却有力的浪潮,滚滚而来,在洛阳城的大街小巷间悠悠回荡。
洛阳城的百姓们纷纷踮起脚尖,翘首以盼,炽热的目光仿若被磁石吸引,紧紧锁向天门的方向。
须臾,天门处,一列列身着 “黑水山文甲” 的精锐骑兵,步伐整齐地缓缓驶出。
他们胯下骏马雄健有力,每一步都踏出沉稳的节奏。
他们手中的长枪上,红色的缨穗随风舞动,犹如一片燃烧的火焰。
骑兵们手中长枪林立,枪尖上那一抹抹鲜艳的红色缨穗,在微风中肆意舞动,恰似一片熊熊燃烧的火焰,炽热而夺目,为这盛大的迎接仪式拉开了激情澎湃的序幕。
骑兵之后,是一队队手持五彩斑斓、绘满各式祥瑞图案旗帜的仪仗队。
那些旗帜在风中烈烈招展,每一面都似在讲述着来者的不凡。
紧接着,八队手持四爪金龙旗帜的队伍紧随其后,金龙在旗帜上仿若腾云驾雾、栩栩如生,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以及皇家的贵不可言。
再往后,数排身着华服的官员鱼贯而出,他们神色庄重肃穆,双手持着笏板,身姿笔挺,引领着一辆装饰得极尽奢华的马车。
马车前,两面巨大的旌旗迎风飘扬,一面上书 “锦衣卫上将军”,苍劲有力的字迹仿佛在宣告着无上的权力。
另一面则写着 “李恪大王”,简单四字,却告诉所有人,这个队伍的真正主人是谁。
马车由八匹通体雪白、毫无一丝杂色的骏马拉动,这些骏马神骏非凡,马身上披着绣满金色花纹的精美锦缎,在阳光的轻抚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
车辕之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纹,每一处细节都精致入微,仿佛这些龙随时都会破壁而出、翱翔天际,在阳光的照耀下,龙纹上的金漆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晃人眼目。
此时,李恪身着 “金鳞明光铠”,那一片片金色的甲片紧密相连,在日光下熠熠生辉,好似周身环绕着一圈金色的光晕。
他头戴 “白玉鎏金冠”,冠上的白玉温润剔透,与鎏金相互映衬,更添几分高贵气质。
身姿挺拔如松的他,负手而立,身后的 “文鳐出水披风” 在猎猎秋风中猎猎作响,披风上的图案仿若灵动的鱼儿在水中嬉戏,栩栩如生。
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他身上的金甲之上,刹那间,这位少年仿佛真的化身为天神下凡,周身散发着令人敬畏的光芒。
人群中,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望着浑身散发着耀眼金光的 “锦衣卫上将军”,思绪仿若瞬间穿越回七年前。
那时,正是那位英勇神武的 “天策上将”,以非凡的谋略与无畏的勇气,拯救了整个洛阳城的百姓于水火之中。
如今,看着眼前与当年将军神韵相似的李恪,老人们眼眶泛红,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锦衣卫上将军、李恪大王,驾到!”
“锦衣卫上将军、李恪大王,驾到!”
“锦衣卫上将军、李恪大王,驾到!”
洪亮的宣告声此起彼伏,仿若洪钟鸣响,在天地间回荡。
天道两侧,密密麻麻的人群,无论贫穷或是富贵,高矮胖瘦,男女老幼,皆整齐划一地跪地叩拜。
“拜见上将军!”
“拜见上将......”
“拜见上......”
“拜见......”
“拜......”
";.........";
那连绵不绝的拜见声,如同汹涌澎湃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
随着不断跪拜的人群,这声音仿若有了生命,向远方层层传递,越来越远,直至消失在城市的边际。
洛阳城的百姓们自发前来,汇聚成一片人的海洋,几万人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连绵不绝。
这热烈的欢呼声响彻占地七万亩的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仿佛这座古老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在欢呼李恪大王的到来。
十月的洛阳,正是 “九华金菊” 肆意绽放的时节。
放眼望去,大街小巷、庭院楼阁,到处都盛开着金黄灿烂的九华金菊,宛如一片金色的花海。
负手而立、接受万人跪拜的李恪大王,望着眼前这壮观的景象,心中豪情万丈,
此刻,他深刻地理解了那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的豪迈意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李恪大王是幸运的,他此生注定了是群山之巅,无论是多么才情绝艳之辈,无论是出自哪个王侯将相之家。
此刻或是跪拜两侧,或者为李恪大王牵马引路。
无论李恪大王在崤函古道经历了什么,此刻任何人都必须在李恪大王面前低头。
千古风流十三都,山河遗韵惹后愁。
大运滔滔通万里,雄威直压百南州。
今朝吾自西都至,敢与乾坤竞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