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府正厅烛火摇曳,崔知浩手中的卷宗在案几上投下厚重的阴影。
他眉头紧锁,与围坐的下属们商讨了整整一天,没有办法,这才深夜和太子殿下一道来请教,时姑娘可有办法?
案几上的茶盏早已冷却,却仍未想出应对京州旱灾的良策。
“京州近年干旱,粮食调度不均,引流民无数,该如何是好?”
崔知浩的声音带着几分疲惫,一边说着,一边摊开泛黄的地图与皱巴巴的信件,指尖在图上反复摩挲,仿佛试图从那斑驳的墨迹中寻出一线生机。
时晚夏站在一旁,仔细端详着案几上堆积如山的材料。
突然,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涌上心头。这不就是考公时遇到的申论题吗?
那些日日夜夜刷过的试题、写过的文章,此刻如潮水般在她脑海中翻涌。考公人的dNA瞬间被激活。
“这还不简单?”时晚夏脱口而出,声音清脆,打破了厅内压抑的气氛。
“以百姓物质需求为中心,坚持大力发展水利设施的原则,贯彻落实先吃饱带动后吃饱的分配政策,精准扶持特旱地区,推动京州供粮体系化建设。”
说完,她还不忘拍拍崔知浩的肩膀,顺手翻出下一份卷宗,“这个简单,下一个!”
清风从雕花窗棂中徐徐吹入,烛火微微晃动。
崔知浩瞪圆了眼睛,下巴差点掉到地上,半晌说不出话来。
毛笔从他指间滑落,“啪”的一声掉在青砖上,在寂静的厅内显得格外震耳欲聋。
一时间,整个时府正厅陷入了沉默。
在时晚夏的指导下,崔知浩迅速完成了第一件政务的处理。
一旁的柳青瓷、林旭等人目瞪口呆。
他们向来知晓大人能力出众,却没想到,时晚夏对治国安民之策竟能信手拈来,且条理清晰、切中要害。
沈砚舟端坐在一旁,脸上笑意渐浓。今日他带着太子妃林楚莹来时府,正是为了商讨京州旱情。
太子妃林楚莹出身名门,乃是当朝宰相嫡女。其家族世代书香,父亲以风雅闻名,母亲温婉贤淑。
林楚莹自幼浸淫在诗书礼乐之中,精通琴棋书画,尤擅草书。
此时,她微微倾身,凝视着时晚夏,眼中闪过一丝欣赏。
“时姑娘所言极是,”沈砚舟开口,声音沉稳。
“只是实施起来,还需从长计议。”
众人围绕着时晚夏提出的策略展开讨论,直至深夜。
烛火渐渐熄灭,窗外月色寂然。
这场旱灾,不过是京城里暗潮涌动的一个小小开端。
而时晚夏的出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轨迹。
也在不经意间,卷入了一场波谲云诡的朝堂纷争之中。
春和景明,京城的繁花如霞似锦,街头巷尾一片热闹繁华。
时府府朱漆大门敞开,鎏金的门钉在日光下熠熠生辉,林楚莹端坐在椅子上,两名侍女正精心侍奉。
她头戴赤金累丝衔珠凤冠,额间一枚鸽血红宝石花钿,流光溢彩,映得她肤如凝脂。
林楚莹手中的羊脂玉钗微微一顿,眼眸里闪过一丝异样。
时晚夏这个名字,近来如雷贯耳,身为苍凌首个女官,她凭借过人的才学与胆识,屡次协助太子解决棘手难题,太子殿下对她赞誉有加,这让林楚莹既好奇又有些隐隐不安。
林楚莹打量着时晚夏,身着靛青色官服,身姿挺拔,腰间玉佩随着步伐轻轻晃动。
她一头乌发束成利落的发髻,几缕碎发俏皮地垂在脸颊旁,眉眼含笑,活力四溢。
“太子妃娘娘万安。”时晚夏快步上前,盈盈下拜,声音清脆悦耳。
林楚莹正要回应,工部侍郎王伯峻已拱手说道:“时大人,上次提及的江淮盐政改革,还有些细节需向您请教。”
时晚夏当即转身,与一众大臣围坐在花园石桌旁,展开图纸,侃侃而谈。
林楚莹站在廊下,看着时晚夏指点江山的模样,心中泛起一丝苦涩。
身为太子妃,她自幼饱读诗书,熟知经史子集,却因女子身份,只能将才华深埋心底。
每次参与宫宴,即便对朝中事务有独到见解,也只能三缄其口。
而时晚夏,却能毫无顾忌地与大臣们共商国事,这般洒脱自在,令她羡慕不已。
交谈直至申时,众人仍意犹未尽。
林楚莹好不容易寻得间隙,正要与这位名动京城的女官寒暄,却被下人告知晚宴已经备好。
酒过三巡,工部新晋官员柳青瓷起身告辞:“时大人,天色已晚,青瓷该回府了。”
时晚夏抬头望向窗外,夜色如墨,星辰点点,便说道:“柳姑娘,这么晚了,今日就在我府中住下吧,令尊那里我会派人去说明的。”
柳青瓷眼中闪过一丝感激,恭敬行礼道谢。
自她以女子之身踏入工部,柳家上下都将她视为家族的骄傲。
想起父亲临行前的叮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和时大人好生学习,忠于陛下,忠于时大人。”
柳青瓷愈发觉得自己的选择无比正确。
晚宴结束后,林楚莹独自在花园漫步。
月色如水,洒在亭台楼阁间,勾勒出一片朦胧景致。
她回想起白天时晚夏的风采,心中五味杂陈。
若太子真对时晚夏有意,纳她入门,自己能做到与她和睦相处吗?
正沉思间,身后传来脚步声,熟悉的声音响起:“莹儿,一个人在此,可是有心事?”
林楚莹转身,见太子身着月白长衫,身姿修长,月光在他脸上洒下柔和的光影。
她勉强笑道:“在想今日的时大人,果然如殿下所说,是个奇女子。”
太子走到她身边,望着湖面倒映的明月,说道:“时晚夏虽为女子,却有济世之才,她的许多见解,连朝中老臣都自叹不如。”
“我与她,不过是志同道合的知己,我是真心把她当妹妹的,你放心吧!我对你的情义至死不渝,你不必多想。”
林楚莹心中的忧虑顿时消散,轻声道:“殿下能这么想,楚莹便安心了。时大人的洒脱与才情,令楚莹倾慕不已,若有机会,真想向她讨教一二。”
太子握住她的手,温柔说道:“你也不必妄自菲薄,你的学识修养,丝毫不输于她。”
“待日后时机成熟,我定让你施展才华。”
夜渐深沉,林楚莹回到寝宫,侍女为她卸下繁重的首饰。
她坐在窗前,望着窗外摇曳的树影,心中暗暗下定决心,即便身处深闺,也不能辜负这一身才学。
或许有朝一日,她能像时晚夏一样,冲破世俗的枷锁,在这风云变幻的苍凌朝堂,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