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座后,司马遹主动问起了司马颖的近况:“合浦王这两年还好吗?”
“唉,别提了,这人算是废了。”说起司马颖,司马乂大摇其头道:“他现在每日里沉迷酒色,不理政事,照这么下去,估计活不了几年了。”
“卢子道(卢志)就不能劝劝他吗?”司马遹记得司马颖最为信任卢志。
“劝了,没用,卢子道现在也基本上放弃了。”
司马遹在心中一声暗叹,不再提及司马颖,问到了正题:“十五叔北上后,桂州刺史需要一个得力之人,十五叔可有合适的人选吗?”
“广宁通道虽然建成,但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确实需要一个得力之人。”司马乂沉吟半晌道:“如果可以的话,臣想请少傅亲自坐镇郁南,还请殿下允准。”
不知不觉间,郁南已成了连接宁州、交州和广州的重要节点,必须由信得过又有能力的人坐镇,荀奕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但他需要在宁州照顾司马遹的妻儿,担子同样不轻。
想到这里,司马遹缓缓道:“十五叔觉得卢子道此人如何?”
“卢子道?”司马乂愣了一下,然后道:“不瞒殿下,臣之前也考虑过他,他的能力和威望也都足够。但此人有点轴,除了合浦王他是不会再服侍第二人的,恐怕指望不上他了。”
司马遹没想到卢志竟对司马颖如此忠心,惋惜之余也有点敬佩。
沉吟半晌,司马遹叹息道:“如此说来,也就只能让少傅亲自坐镇郁南了。”
“如此那就再好不过了。”司马乂高兴道。桂州是司马乂的心血所在,他决不允许桂州在自己走后人亡政息,荀奕在他看来是唯一的人选。
计议已定,司马遹当天就给荀奕写了一封信,让他前来郁南接替司马乂的位置,也就是都督交、广、宁、桂四州诸军事、桂州刺史,宁州刺史则由李钊接任。
至于荀眉、谢春花和李秀等人,司马遹让她们自行决定行止,留在滇池或者前来郁南都可以,但李秀和谢春花既然怀有身孕,估计也只能留在滇池了。
安排好桂州的善后事宜后,司马遹又问起了湘州的情况。让他倍感欣慰的是,司马乂早在去年就派出间人前往荆州和湘州活动,可以说是对荆州和湘州了如指掌。
据司马乂所言,张方坐镇荆州后,极力打压刘弘的旧部,以小罪处死了襄阳太守皮初,郭舒也因此被免职,又以母丧为契机免除了陶侃的职务,将应詹从南平调到天门。
至于刘璠,张方念其是刘弘唯一的儿子,不敢做得太绝,将其调到顺阳担任太守,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武陵太守苗光和随郡太守扈怀幸运的没有受到影响,继续担任原职。
后来,为了防备司马乂,司马颙特意设置湘州,以吕朗为湘州刺史,坐镇湘东郡的酃县。
对于吕朗其人,司马遹并不是很了解,司马乂却对其非常熟悉。据司马乂所言,吕朗本是禁军出身,只因资历够老才被司马颙予以重用,其实并无领军之才。
而且,司马乂还在去年底派人去暗中联络应詹和苗光,两人都表示,只要司马乂大军踏入湘州一步,他们将立即宣布效忠司马遹,并协助司马乂收复湘州。
听完司马乂的介绍,司马遹觉得收复湘州的难度并不大,但他并不想只是单纯的占领湘州的几座城池,而是想要完全彻底的控制湘州,让湘州成为自己的又一个粮仓。
“如果本宫没有记错的话,广州和湘州之间是可以通过灵渠通航的吧?”司马遹忽然问道。
灵渠最早修建于秦始皇时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全长只有五十里左右,却将湘水和漓水连接了起来,从番禺可以水路直通长江。
司马乂愣了一下,然后点头道:“殿下所言甚是。广州和湘州确实可以通过灵渠相通,但如今年久失修,河道淤积严重,只能走小船,我们大军北上恐怕指望不上啊。”
“十五叔误会了,本宫并不指望通过灵渠进入湘州,而是想借此机会打通广州和湘州。”
司马乂又是一愣,皱眉道:“这可是个大工程啊,殿下怎么忽然想到这个呢?”
“听十五叔刚才所言,收复湘州的难度应该不大,但我们的目的仅仅是湘州吗?”司马遹慷慨激昂道:“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荆州,是洛阳,是整个北方。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着眼长远,让湘州迸发出他真正的活力。这样,当我们以后北上的时候,将更有底气。”
司马乂沉吟半晌,若有所悟道:“臣明白了,殿下是想借鉴广宁通道的成功经验,再造一个湘广通道吧。”
“不是湘广通道,是荆广通道,让番禺的船可以直达长江,进而西上益州,东下扬州,届时,整个南方将真正连成一片。想要达成这个愿景,湘州便是重中之重。”
司马遹低头想了一会儿,忍不住感叹道:“殿下果然非常人,目光所及,跨越千里之外,远迈百世之后,荆广通道若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十五叔过奖了。”司马遹摆摆手道:“其实,这事儿几百年前的秦始皇早就想到了,还将它变成了现实,我们后人只是在他老人家的基础上修修补补。”
“是啊,秦始皇此人别的不说,那眼光真的无人能比。”司马乂也不由得感叹道。
“所以,我们到了苍梧后,便沿着漓水北上,若有不通的地方,便随手疏浚。如果可以的话,再在始安建一个行台,一来疏浚灵渠,二来供应北伐粮草,收复和开发两不误。”
“行,殿下说怎么干就怎么干,臣遵命就是。”司马乂爽快道。
在郁南停留期间,斥候送来了关于徐州的情报,坐镇下邳的司马略于三月初病逝,司马越再失左膀右臂。无奈之下,他只好启用裴盾为徐州刺史,让他替自己坐镇后方。
裴盾出身河东裴氏,祖父裴徽,父亲裴康,都是名重一时的名士。当然,他的家族中还是以叔父裴楷最为知名,他能够担任徐州刺史也完全是因为他的妹妹是司马越的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