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妮刚说完这句话,脸上的笑容立刻就没了,转而就有一些悲伤,眼角似乎要有泪花下来。
赵廷绪叹了口气,问道:“老大咋样了?”
“还那样,不好不赖的。”赵春妮低着头说着。
“我过去看看。”赵廷绪起身。
赵春妮犹豫了一下,还是领着赵廷绪去了东边的屋子。
那个屋子一直关着,里边就住着赵春妮的大儿子,张玉壮。
赵大鹅其实,也没有看见过张玉壮,一次也没有。
赵大鹅只是知道大姑家有个儿子,但是从未见过,都是听别人说。
毕竟她年纪小,而实际上张玉壮的生命应该很快就要走到尽头了,赵大鹅记得前世的时候,张玉壮是第二年端午节左右的时候人没的。
唉……
都是命吧。
具体张玉壮是什么病,赵大鹅一直不知道。只是后来听赵廷绪说过一嘴,就是一个脑瘫儿,一直需要喂东西吃,他自己什么也不会,而且后来还感染了别的病,易碎体质,碰一下胳膊腿就折了,反正不是养病,就是养病的途中。
寻医问药无数,但是无药可救。
其实可能就是后世常说的玻璃人。
而从刚刚赵春妮的神色上可以感觉出来,其实张玉壮应该又骨折了,而且骨折的地方不太好,导致身体应该出现了更大的问题。
赵大鹅也不知道该不该过去看看张玉壮,对于她来说这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最后赵大鹅想了想还是算了。反正自己年纪小,还是不过问太多比较好一些。
赵大鹅拿了一块橘子软糖,放在嘴里,工业色素加上工业糖精,冲击着赵大鹅的味蕾……
真特么难吃。
不过嘴里没啥味道,吃了就吃了吧。
反正也没少吃过糖精和工业色素,不差这点了。
但是赵大鹅还是忍不住问张玉梅:“表姐,我表哥是不是身体不太好?”
张玉梅表现的倒也平常,只是淡然的说道:“小孩子,不要打听那些。”
“对了,大鹅你是不是该去读书了呀。都六周岁了,虚岁七岁了。你明年可就八岁了,是大孩子了,是打算春天去,还是秋天开学季再去上学。”
赵大鹅摇了摇头:“这个我也不知道。不想念书,念书好特么烦躁呀。”
张玉梅笑了:“现在哪有不念书的。念书以后才有出息,你看我三姨……”
赵大鹅撇撇嘴,心想:算了吧,你三姨可不是傻好人。
张玉梅的三姨正是赵大鹅的老姑赵春琴,是为数不多,能考上大学的人,在整个乡里,都是别人学习的榜样。
老师动辄就会说,你们学习学习人家赵春琴,人家那么大脸盘子,都能考上大学,你们是比她还丑,还是比她还差劲?怎么就考不上大学?
老师还动不动傲娇的说:呵呵,赵春琴就是我带过的最差的学生,但是人家认学,肯学习,所以哪怕她长的丑,脸盘子大,脑瓜子不太聪明,但是人家知道努力学习,一学就学到晚上两三点钟……
有嘴贱的学生就问老师:老师,那她不睡觉吗?
老师:谁特么多嘴的?小心我抽你……
学生:那赵春琴天天晚上学习到三点钟,白天不困吗?她要是白天不困的话,我们也不行呀,我们晚上三点钟不睡觉都能猝死了,老师,赵春琴怎么做到白天不困,晚上还不睡的?
老师:去特么的,你们才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学生,一个比一个事比……
赵大鹅不是不喜欢赵春琴,是想起来赵春琴就恶心呀。
“表姐,你作业做完了吗?”
张玉梅:“………”
赵大鹅:“表姐你期末考试全校第几?”
张玉梅:“我那个第三……”
赵大鹅:“那为什么不是第一?是因为你三姨诅咒你了?”
张玉梅无语死了……
“大鹅,还是吃糖吧。”
赵大鹅乖巧的吃了一块玉米软糖。
过了一会儿,赵春妮和赵廷绪回到了西屋,赵廷绪坐在炕头,唉声叹气的。
赵春妮也是一脸委屈的样子。
赵春妮年纪三十好几了,是家里的大姐,人很老实巴交的,她含着眼泪,低着头说道:“爸,中午吃饺子吧。我给你包荞麦面饺子,你好好养养胳膊。”
赵廷绪点点头,从赶集的包里拿出来那二斤油条:“玉梅,你吃吧。”
“春妮呀,一会让你女婿开拖拉机,把我买的几口缸,给拉回来先。对了,你手里有钱吗?”
赵春妮愣了愣:“行,等他回来,我就让他去。”
赵春妮顿了顿:“我手里,没啥钱了。几个孩子一直花,爸你要多少?”
赵廷绪叹了口气:“唉。你没有就不要了。留着给孩子治病吧。”
两个人这么说着,谁也没把赵大鹅当外人,一直把她当孩子了。
赵春妮从后边找了找,拿出来八百块钱递给赵廷绪:“爸你拿着花吧。我听说家里的事了,我也回不去家。唉……老二媳妇回娘家快两三个月了,他也不去叫?老三那个饭桶,前天来了,说是让他大姑父开拖拉机拉砖去,还拉沙子。这冬天倒没事,去就去吧。我去不了,到时候爸你让老二和老三装车去就行,反正拖拉机是咱们自己的,就花点油。玉梅她爷爷,前段时间,从城里给弄了两桶汽油,没花多少钱,一桶才二百块钱。合一块多钱一斤,那是他们内部用的,成本价。
他干几天活都行,我就不回去了,家里孩子也多,离不开人。”
赵廷绪点点头,老脸一红,看着那八百块钱,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赵廷绪确实手里没钱了,养了几个极品儿女,赵廷绪也是有心无力。
这个家长,不好当。
“老二媳妇倒还行,住娘家吧。老三媳妇,天天吵吵盖新房子才回来,才是事。春妮呀,唉……这才难整呢。家里没啥钱,就算有,你说这咋整?”
赵春妮想了想:“那早早晚晚的也得分家另过。甭管是老三还是老二了,到时候不行就抓阄。出去一个,给出去那个,盖个土平房得了。先分家才对。不行,张罗点钱。总在一起,打起来是早晚的事。大鹅她母亲回娘家,不也是因为没地住?
其实我看她人挺好的,她要求也不高,不行就让老二出去,之后给他盖个土平房。那也花不了多少。至于盖新的平房,就以后再说吧,啥时候有钱啥时候再说。对了,春琴借的钱……”
赵廷绪咳嗽了一声。
赵春妮不再说了。
赵大鹅心里一笑:呵呵,你俩不说我也明白了。
看样子,赵春妮是欠了赵廷绪点钱,应该就是那剩下的七千块钱还没还。
不过剩下的三万多,应该都在赵春琴手里呢。
赵春妮自始至终是承认借了钱的,但是还没还成了问题。
所以这里有个本质上的性质问题,赵春妮还钱还是没还钱,中间有人撒谎了,不过欠的也不太多,加上现在赵春妮确实孩子一直花钱,也不太宽裕。
张玉壮那个身体状况,实在差的离谱。
不过赵大鹅想的是:早点特么分家吧。分家之后,赵大鹅就可以名正言顺,让母亲回来,之后一脚踢飞赵铁生……
要不然,家里还得大战三百天。
不分家,是老赵家的大矛盾。分了家,两口子有矛盾的话,问题不大。
赵铁生听话,就让他在新家,不听话,就让他随风而去吧……
不一会儿,张瑞峰回来了。
进了屋子,说道:“爸,你手咋样?”
赵廷绪看了看:“没事,死不了。”
张瑞峰顿时尴尬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看了看赵大鹅,说道:“大鹅胖了。”
赵大鹅尬的不行:“嘿嘿嘿。”
赵大鹅:是个人就说我胖了,看来可能大约也许,我真的胖了。看在一会儿,要吃你家大米饭的份上,我赵大鹅——忍了……
“张瑞峰,你跟我去集上一趟,我买了几口缸,你给我装拖拉机,一会儿吃完饭,给我送回去,或者明天送过去。”赵廷绪直接命令道:“你再找两个人,要不这缸不太好抬,万一磕着碰着,碎了的话,可就不太好整了。”
张瑞峰说了一句行。
之后张瑞峰从兜里摸了半天,没有烟。
赵春妮从后边柜子里找到一个将军。
将军这个烟,一块五一盒,劲不大。
赵廷绪一看,瞥了一眼,还是从口袋里拿出来烟口袋,自己卷了一根:“那个劲小,抽不了。”
对于老烟民来说,劲小的烟,是真抽不了。
赵廷绪卷完了,自己点上,吧嗒吧嗒的抽着。
张瑞峰看了看,说道:“那我也卷一根。”
张瑞峰家里也有烟笸箩,张瑞峰把烟笸箩拿出来,自己卷了一根,随后和赵廷绪就出了门,开上拖拉机,就出门了。
张玉梅抱了一会儿赵大鹅,感觉赵大鹅确实有点胖了,便让她坐炕头:“大鹅,你自己坐会哈。表姐我扛不住了,你现在多少有点体重超标了。”
张玉梅觉得张玉梅都有六七十斤重了,虽然年纪小,个头矮,但是赵大鹅全身都是肉……
赵大鹅一脸尴尬的坐在炕头,拿着塑料袋里的糖,就开始吃。
由于本身赵春妮家也是农村,虽然基本上也不怎么种地,不过平时养了几头猪,又配合着弄拖拉机,收入上还是可以的。就是大儿子这个病,反反复复的,花了太多心血和精力了。
“大姑,你还欠我爷爷的钱呀。”赵大鹅真诚的不掺加任何粉饰的问道。
真诚的人,说的话总是令人为难。
赵大鹅这么一问,赵春妮愣了一下,随后低着头没有回复,而是拿来一些炒了的花生:“来,大鹅吃花生。回头我给你拿一些回去,你小姐姐呀以前就不长个,后来吃花生,就长个了。”
赵大鹅挑眉看了一眼张玉梅:个子还好,偏瘦……
之后赵大鹅低头看了一眼自己,个子也还好,符合自己六七岁的身材,不胖不瘦正合适。
本着不捡便宜,就是吃亏的原则。赵大鹅眼睛滴溜滴溜的转着:“大姑,你直接带炒熟了的花生吧,要不回家没人给我炒。”
赵春妮:“………”
“那也不能拿花生当饭吃。”赵春妮叹了口气说道:“回家让你爸爸,给你炒去。我一会儿给你炒个十斤八斤的,剩下的让你爷爷带回去。”
赵春妮顿了一下:“你爷爷炒花生,炒的不错。火候掌握的好。”
赵大鹅嘿嘿一笑,算是答应了下来。
那边赵廷绪和张瑞峰出去装买的那几口大缸,估摸要一阵子。赵春妮觉得做饭也比较早,就先去炒花生了。
张玉梅拿着几本书递给赵大鹅:“大鹅,你看书不?”
“嘶……表姐,我不认字。”
“没事,小人书。”张玉梅嘿嘿一笑露出两个小虎牙:“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孔雀东南飞、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白毛女、小白菜状告朱元璋……”张玉梅一本一本的说着。
赵大鹅蹙眉,低声问道:“表姐,你看这个,我大姑不管?”
张玉梅愣了愣:赵大鹅不是不认字?她懂?
“这个……挺好看的。”张玉梅把别的一扔,就留了一本孟姜女哭长城。
“来,大鹅。表姐给你讲故事……”
赵大鹅摇摇头:“我不听。孟姜女的故事我听过。我给你讲一个你没听过的故事……”
张玉梅彻底愣住了:“啥故事?”
“九重紫……”赵大鹅侃侃而谈。
“话说那窦昭是个古人,一个小丫头和你岁数差不多,有一天她重生了……”
赵大鹅就这么噼里啪啦的讲着,张玉梅听的两只眼睛都直了……
那边赵春妮炒花生,看两个孩子在屋里也安静老实,便多炒了一会儿……
张玉梅听这个故事听的入迷了……
过了很久她问道:“大鹅,你刚刚没讲清楚,我听的糊涂了,是那老太太是公主,还是那丫头她母亲是公主?我感觉这个故事好像像南北朝的呢……”
“她母亲吧,我也有点记不住了……你好好听,别老打岔,你一打岔我都快忘了……咱们说到哪里了?对了,说到小家伙学会了九阴白骨爪和追魂夺命腿以及金毛狮子吼和冰魄银针……那当真是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