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江户第三天,明军正式开始攻城。
朱良等主将站在一处小土坡上,用望远镜观察江户的守备情况。
作为关东平原的主要城市,江户已经是倭国少有的大城了。不过也就是相当于大明一些落后地区的府城,规模还没那么大。
城墙总长约十里,南北约三里,东西两里。原本的城墙也是仿的大明那边的砖石结构,高只有五米左右。
这一个多月,倭国一直在加固这里,城墙目前高约八米,根据锦衣卫情报,顶部宽有三米左右,想靠火炮轰踏根本不可能。
同时城墙上修有大量炮台,各种火炮都部署在城墙上。
倭国没有分兵在城外,就以他们缴获幕府的火炮的威力,临时建立的大营根本挡不住,所以所有兵力都集中在城里。
从城墙上的守军看,大部分装备都是缴获的幕府装备,也就是明军以前边军的装备,刀枪剑戟齐备,还有不少拿着鸟铳,也有倭国自变的铁炮,也就是火绳枪。
看完倭国的防御,朱良下令,“步军子二卫主攻西面城墙,第三卫佯攻南面,第四卫佯攻北面,豹韬卫游弋在城外,主要是东门,随时截杀逃跑的敌军。”
随着朱良的命令下达,明军很快行动起来,朝着各自的目的地而去。
首先行动的是炮兵,步军一个营有火炮七十门,其他佯攻的两个卫都是自己装备的火炮,正面进攻西城的除了两卫的二十门五十毫米火炮和十门七十五毫米火炮,还有营直属的十门105毫米火炮,除此之外,还有骑兵的二十门五十毫米火炮。
这些明军换装后的火炮,射程和准度远胜于倭国城墙上那些老旧火炮。
明军直接将炮兵阵地放在城墙三里外,这里已经不在守军的火炮射程范围内。
随着进攻命令下达,三面的火炮都开始发出怒吼,其中声势最大的就是西面这里,共计六十门火炮开火,而且用的还是成熟的开花弹,一时间整个城墙都在炮火中瑟瑟发抖。
特别是105毫米的重炮,那威力最是吓人。
登上城墙指挥战斗的长州藩领主被一些亲卫牢牢护在一处角落,看着城墙上的堪称地狱的场景,一时也是失语。
特别是看到一发落在他不远处的105毫米炮弹,直接将接近十人炸飞后,他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就没打过这样的仗,他们的火炮毫无还手之力。
三轮炮击后,明军炮兵开始定点清除城墙上的炮台。
毕竟让士兵顶着这些火炮攻城,伤亡太大。第一天,明军就是一直炮击,没有出动步军。不过也是战果辉煌,西面城墙上有一半的炮台被摧毁,其他两边差了不少,毕竟火炮数量有限。
也就是黑火药炮弹威力不够,要不然城墙都塌了。
休整一晚后,第二天还是同样的招数。不过倭国也不是傻子,昨天就将大部分士兵和一些小炮撤下城墙。
不过经过不断的炮击,守军士气严重受损,而且城墙也是岌岌可危。底部那些原本的城墙还好,后来加固的那些因为时间原因,并没有多牢固,已经有不少地方坍塌了。
“必须派人出战,寻机摧毁那些火炮,要不然很难守住!”一位将领说道。
长州藩领主也是这样想的,可他们没有骑兵。
“我愿意带领士兵出击!”一位颇为勇猛的将领说道。
“好,西面这里兵力最多,不好打。你从南门带一万人出击,看能否击溃那里的明军。一旦成功,就绕到西面明军侧翼,到时候我会带人从这里打出去,两面夹击明军!”
长洲藩领主也没犹豫,即使装备不如明军,但靠着武士们的勇猛,想来也有机会,而且南面明军也就五千人。
很快,江户的南门打开,大量的倭国士兵不断出来。明军这边的指挥使也发现了情况。
“看来这些倭寇忍不了了,将火炮对准城门,给我炸!”
于是这里的十五门火炮调转炮口,朝着还在整理队形的倭人开炮。
因为队形密集的原因,即使是五十毫米火炮也能造成不小的伤害。
领头的将领见状,也顾不得整理队形了,“都随着本将军冲!”
说完就带头冲了出去,那些倭国士兵也被激发了凶性,嗷嗷叫的开始朝着三里外的明军冲去。
明军这边,炮兵继续朝着他们开炮,两个千户所的士兵拿些天启步枪排成略微松散的两排兵线顶到了前面。
没多长时间,一路上付出近千人伤亡的倭寇冲到了距离明军两百五十米的位置。
“开火!”
随着命令下达,第一排明军的天启步枪开火了。
因为天启步枪的射速,所以都是自由射击。打一发拉动一下枪栓,很快枪管里的子弹打光。
然后第二排士兵顶上去,第一排开始退下来装弹。
而倭国人这边,在两百多米的距离,就像是撞到了一堵墙,因为密集的队形,明军基本都不需要瞄准,只要不打飞就可以了。
所以倭国士兵是一排排的倒在地上,不过到底人多,在冲到一百五十米距离的时候,就再也冲不上去了。
即使这些武士比较疯狂,但还不是后世那个被武士道洗脑的时候,还是比较怕死的。
就这短短一百米,倒下了两千多人,其他人再也撑不住了,特别是当领头的将领被一位枪法精湛的明军士兵点杀后。
“将军死了,跑啊!”
于是这些倭国士兵掉头就跑,明军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开枪。
这时,侧面传来大动静,很快三千豹韬卫乌思藏骑兵冲了过来。
因为敌军已经溃败,所以他们也没用骑枪,而是直接拔出马刀冲了上去。
溃败的步兵遇到骑兵是什么情况想来不用多说,明军骑兵冲进去就是随便砍杀。
同时后面的明军步兵也包围上来,这些人已经跑不掉了。
城墙上的长州藩领主等人看的目眦欲裂,可也是没有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万人被明军屠杀殆尽。
这一波出击倭国可是亏大发了,明军这边,也就是在发现逃不了后,和明军拼命,造成阵亡五十多人。
其中骑兵三十多,步兵不到二十。
即使再先进的武器,也不可避免伤亡,何况这种短兵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