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打破了殿内的静谧。
“让开,本宫要进去,本宫要见陛下!”声音带着哭腔,是丽贵妃。
值守的侍卫赶忙阻拦,语气中带着惶恐与无奈:“娘娘,这可是太和殿,没有陛下的允许,后宫任何人都不得进入!”
丽贵妃此刻心急如焚,哪肯听劝,情绪愈发激动:“让开,本宫今日非得见陛下不可!你们若再阻拦,本宫就死在这儿!”
侍卫面露难色,几近崩溃,“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苦苦哀求:“娘娘,您就别为难小人了,小人求您了!”
丽贵妃见侍卫不肯通融,又气又急,却毫无办法。
只能扯着嗓子大声呼喊:“陛下,臣妾求见,求您见见臣妾吧!”
声音在空旷的宫殿外回荡,显得格外凄凉。
殿内,赵帼安听到这阵喧闹,原本专注的神情瞬间变得恼怒。
“何人在外喧哗?”
徐公公赶紧上前,小心翼翼地回道:“陛下,听声音应该是丽贵妃娘娘!”
“丽贵妃?”赵帼安微微皱眉,陷入了沉思。
这些日子他有意避开丽妃,就是怕倭国攻打丽国的事情爆发,丽妃会来求情。
他深知此事棘手,却没想到终究还是躲不过。
沉默片刻,赵帼安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说道:“让她进来吧!”
随后正了正身子,端坐在龙椅上。
不一会儿,丽贵妃匆匆忙忙地走进殿内,发丝有些凌乱,裙摆也沾染了灰尘。
她一见到赵帼安,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泪水夺眶而出,哭诉道:
“陛下,臣妾听闻倭国欲攻打丽国,丽国乃是臣妾的母国,还望陛下能出兵相助啊!”声音带着颤抖,满是哀求。
赵帼安看着她,神色复杂,缓缓开口道:
“爱妃,朕又何尝不想帮你,只是如今我国粮食匮乏,陈将军又身受重伤,实在是没有良将可用啊。”语气中透着无奈与为难。
丽贵妃一听,哭得更厉害了,不断磕头,额头都微微泛红:
“陛下,丽国若亡,臣妾将无家可归,还望陛下念在与臣妾的情分上,救救丽国。”
她满心悲戚,只盼着赵帼安能念及往日情分,伸出援手。
赵帼安皱起眉头,内心十分纠结。
帮,国内确实困难重重;不帮,又于心不忍。
就在这时,丞相欧阳名站了出来,恭敬地说道:
“陛下,如今倭国野心勃勃,若让其吞并丽国,日后恐会威胁到我国。依臣之见,不如派出少量兵力,助丽国一臂之力,也可彰显我大国风范。”
赵帼安听后,陷入了思索,片刻后,缓缓开口:“派兵倒也无妨,可是粮草和良将又该如何解决?”
这确实是摆在眼前的难题,没有充足的粮草和得力的将领,这场仗实在难打。
“父皇,儿臣愿意前往!”这时,太子赵浩轩挺身而出,声音坚定而有力。
丽贵妃听后,原本满是泪痕的脸上瞬间露出喜色,连忙谢恩:“多谢太子殿下,多谢太子殿下!”
她心中暗自庆幸,之前对王心瑶示好果然没有白费,至少现在太子愿意帮忙,丽国便有了一丝希望。
“轩儿……”赵帼安看着自己的儿子,内心满是担忧,这是一场没有把握的仗啊。
“轩儿,你不能去,无粮无将,这仗如何能打?”他深知战场凶险,实在不愿让儿子涉险。
这时,周云溪立马上前,抱拳说道:“禀陛下,臣愿意陪太子殿下一同前往!”
“溪儿,不可!”一旁的兵部尚书周宇瀚一听,顿时心急如焚,立马想阻止。
可当他感受到皇帝赵帼安扫过来冰冷的目光时,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只能无奈地选择闭嘴。
“诸位爱卿有何看法?”赵帼安收回目光,看向朝堂上的臣子们。
一时间,众臣子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有的支持赵浩轩挂帅出征,认为这是彰显国威、维护周边局势稳定的好机会;有的则表示反对,担心太子安危以及战争的胜负。
特别是侍御史赵文谨,他极力反对:“陛下,太子乃国之栋梁,是未来的储君,怎能轻易与他国以身犯险呢!”
赵浩轩自信满满说道:“父皇放心,儿臣自有把握,粮食的事,儿臣与心瑶自会解决!”
“皇兄,丽国之事,看在丽妃娘娘的份上,我们夏国必须帮。既然太子有如此信心,不如我们相信他一次,让他带兵出征吧!”赵煜城上前,恭身说道。
然而,他心里却在暗自盘算,在无粮无将的情况下与倭国开战,实在是太冒险了,就算是自己,也得三思而后行。
不过这样也好,让赵浩轩去与倭国交战,借倭国之手杀了他岂不更好。
若倭国实在要不了他的命,到时候自己再派人追杀也不迟,总比他留在京城要好。
丽贵妃听到赵煜城的这番话,立马向他投去感激的目光,却不知这背后藏着的险恶用心。
赵帼安一听赵煜城的话,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这个皇弟心里想什么,他再清楚不过。
“轩儿,你不能去!”他再次强调,语气中满是坚决。
“父皇,请相信儿臣!”赵浩轩毫不退缩,坚持说道。
他又怎会不知皇叔的想法,但他深知与倭国之间的战争,迟早都会爆发,如今丽国有难,正是一个契机。
“父皇,请相信儿臣!”赵浩轩再次跪了下来,态度坚决。
赵帼安看着自己的儿子,心中满是纠结与不舍。
良久,他终于缓缓点头,眼中满是担忧:“既然如此,朕准了。轩儿,你此去务必小心谨慎。”
赵浩轩单膝跪地,郑重说道:“儿臣定不辜负父皇期望。”
声音坚定有力,回荡在太和殿内。
丽贵妃再次谢恩,眼中满是感激与欣慰。
随后,赵浩轩领命开始筹备出征事宜,一场决定多国命运的战争,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