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进了三进院,大奶奶迎了出来,老李头和老李太太看到那长相最多五十岁的嫂子的时候,被惊的倒吸了一口凉气,老李太太说道:“我说嫂子,你咋年轻这么多啊,这咋俩站一块,不知道的说你是我闺女都有人信啊!
老李头也说道:“嫂子,你吃了仙丹妙药了吗,变化太大了。”
大奶奶说道:“心态好自然就年轻了。二进院的主卧给你们收拾出来了,你们就住那吧。”
老李头和老李太太笑着应下,跟着大奶奶进了二进院的主卧。房间收拾得干净又温馨,床上的棉被叠得整整齐齐,家具也擦得锃亮。老李太太摸着床单,直说舒坦。
安置好行李,大奶奶招呼大家去饭厅。饭厅里,一张大圆桌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有红烧肉、清蒸鱼、油焖大虾,还有各种时令蔬菜。老李头眼睛都直了,“嫂子,这得花不少钱吧,太破费啦!”大奶奶笑着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们难得来一趟,可得吃好喝好。”
众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动筷。老李头夹了一筷子红烧肉放进嘴里,眼睛瞬间亮了,“嫂子,你这手艺还是那么好,这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啊!”大家纷纷附和,饭桌上欢声笑语不断,气氛格外融洽。李墨儿拿出一瓶茅台,给老李头倒满了一杯,浓郁的酒香让老李头喝的额头都出了一层细密的汗水。酒足饭饱后,大家又聊了会儿天,才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吃完早饭,老李太太就在整个院子里到处溜达,脸上都是自豪的神情。
与此同时,北方干旱粮食欠收的地区,一辆辆拉着玉米的卡车开了过来。
拉到了县里,县里再分配给镇上,然后个个村里都赶着牛车驴车来镇上拉粮食,村民们个个都乐开了花,救济粮终于来了。终于不用去山上挖野了。
有个村的老支书站在高台上,激动地喊道:“乡亲们,这是国家和政府给咱的救济粮,咱得好好感谢啊!”各村开拉粮食的人们纷纷点头,眼里满是感激。有位老大爷抹着眼泪说:“多亏了国家,咱这日子有盼头了。”大家领完粮食,便赶着车往回走。
一路上,大家谈论着国家的好政策,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而在三进院里,老李太太溜达完回来,兴奋地对老李头说:“这院子里,啥都好,就跟过去的地主老财一样。这时,大奶奶走了过来说道:“一会儿带你们去附近转转,看看现在的京市。”老李头和老李太太连忙点头。他们跟着大奶奶出了院门,只见附近的道路都特别的宽敞,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他们沿着道路往前走,看到街边有不少小商贩在摆摊,卖着各种新奇的玩意儿。老李头好奇地凑过去,拿起一个小物件端详起来,问道:“这是啥呀,看着怪有意思的。”商贩热情地介绍道:“大爷,这是最新款的小玩具,能发光还能发声呢。”老李头啧啧称奇,老李太太也在一旁看得入神。大奶奶笑着说:“现在生活好了,新鲜玩意儿越来越多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