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王允请太师派人取来舆图,就把舆图铺在地上。
王允离席,指着舆图。
“太师请看!
“当年光武帝建造洛阳都城时,就已经考虑到了洛阳的攻防之势。
“洛阳以北为大河,虽有几个渡口,可来犯之敌过河后,在城北却没有辗转之地。故而,城北几乎无须设防,只要派一些辅兵警戒即可。
“同样,城南为洛水。虽引了支流入城,可与城北一样,洛水仍然是城南的屏障,只须警戒,无须设防。”
“可见,我们只要把主要兵力放在城东和城西两个方向上。
“城东来犯的,必是以孙坚贼子为首的联军。
“联军来自众多州郡,内部很难平衡,乃乌合之众。
“他们于城下时日一久,内部必生龌龊。何况,联军还有粮草问题。
“我猜想,联军的粮草最多只能支持半年。那半年之后,粮草由谁来供给?
“而洛阳城,城高墙厚。城内粮仓、兵器库极为殷实。别说守半年,就算守个五六年,也不在话下。
“一旦发现联军出现异动,遣一将出城,便可一战而下,其围困自解。
“至于城西,则是兵家死地。
“来犯之敌一旦入此,左有大河,右有洛水,前有洛阳坚城,后是函谷险关。不仅粮草军械运送极为不便,而且一旦出现风吹草动,来犯之敌根本无路可逃。
“太师只需派人,过洛水,绕路至函谷关前,通报函谷关、华阴,让函谷关严防死守,让华阴樊稠来援函谷关,只需函谷关坚守一年,来犯之敌必出变故。
“届时,只要看准时机,洛阳、函谷两处兵马齐出,城下之敌必死无葬身之地。”
董卓听王允如此分析,眼睛顿时开始散发出异彩。
他看向李儒。“文优,你看子师之策如何?”
李儒心里那个郁闷。
前面你已经打算让我背锅了,如今明明是尚书令大人的献策,你却让我来评说。
看来这锅我要背到底了。
可他敢不说话吗?
就凭董卓那暴躁的性格,他如果敢不说话,董卓可能转眼就把他给活劈了。
他假作沉思一会,才缓缓说道:“尚书令大人高策,文优叹服。
“闻尚书令大人之策,觉得其关键有二:一是联军内或是因粮草不济,或其他什么原因,内生龌龊,我军便有可乘之机;二是能够坚守函谷关。
“联军方面,我完全赞同子师的分析。
“而函谷则是我担忧所在。
“其中重中之重,不是与函谷关取得联系,而是函谷守将能否守住函谷关。
“过洛水绕路至函谷关下,确是一个好办法。
“可青州军若封锁函谷关,派去的人,哪怕看到关隘,恐也无法进关传讯。
“函谷关为险隘,哪怕只有一千守军,也不是贼军能轻易攻下的。
“可要长期坚守,就要看函谷守将与华阴樊稠之间的关系了。
“一旦函谷被封锁,函谷守将必向华阴求援。两将关系好,华阴派兵来援,守住函谷自无问题。
“若是函谷守将平时与华阴守将之间有一些嫌隙,那就要看樊稠的胸怀了。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就是牛辅将军虽然无法返回京都,却已经转向函谷关。
“如果牛辅将军回到函谷关,凭他与太师的姻亲关系,华阴守将必会从三辅之地调集粮草供给函谷。
“如此,函谷坚守十年都不成问题。
“其实,联军是否溃散,对太师来说,无足轻重。
“东面没有太师可依托之地,太师断无可能向东而去。
“所以,此战之胜败,就在于函谷关。
“函谷关守得住,太师必胜;函谷关有失,华阴难保,青州军便已打通与三辅之地的联系。之前尚书令大人所说贼兵粮草、军械运送之困难,迎刃而解。”
李儒话说得很明白,王允分析了半天,其实都是废话。
真正的要害在于函谷关守将与华阴守将之间的关系,以及坚守函谷关的决心。
以董卓身经百战,自是知道李儒的分析,才是直指要害。
董卓知道,函谷关守将徐荣,是牛辅手下的一员悍将,忠诚方面也没有问题。
而华阴守将是对自己忠心耿耿的樊稠,自也没有问题。
至于樊稠与徐荣之间,按自己的回忆,似乎之前并没有什么往来。
这也就是说,只要徐荣对樊稠恭谦一些,毕竟樊稠的军衔高于徐荣,则守住函谷关完全没有问题。
所以关键之关键,是看徐荣能否恭谦。如果徐荣认为自己是牛辅麾下,而牛辅又是自己的女婿,那还真就说不好了。
董卓再看向吕布。“奉先我儿,有何应对之策?”
“义父,我觉得说一千道一万,前面两策都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当前洛阳城中虽然兵少。可一旦郭汜将军和华雄将军返回,我之兵力则足以与青州军一战。
“所以,待贼人抵达洛阳城下时,请准许奉先率手下一千并州狼骑,出城与贼军一战,试试青州军的成色,也为日后攻守打下基础。”
吕布的话也很清楚,靠人不如靠己。
没与青州护民军对战过,哪里知其成色如何?
这倒是符合东汉末年第一猛将的身份。
如果作为武将不求战,全军哪儿来的士气?
“好!我儿勇武!待贼军到来,我儿尽管出城一战,为父在城上为你观敌助威。”董卓大喜。
现在京都城内,已经没有自己手下的兵马了,全是吕布手下的兵马。
当时把众将分配出去时,考虑的是刚收吕布,对其手下将领不熟,不敢放开使用。
如今却搞得自己手边,竟然无一能为自己撑场面的将领。
好在指令已经发出,明日晚郭汜即可回到京都,而华雄也只需三四日,亦可回到京都。
想到此处,董卓心安许多。
因外部将领都联系不上而产生的烦躁,似乎也好了很多。
“今天就这样吧。毕竟现在护民军还没有过河,是否过河也不知道。而且,我们从河对岸判断有六万兵马,也是不确定的。
“今日探马已经派出,估计明日就能收到详细探报。那时,我们再一起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