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潇逸想过搞卡车。
但卡车的生产工序和难度不是摩托车能比拟的。
别的不说,就生产那根传动轴和变速箱所需的成本,都比一辆摩托车贵了。
工时上更是如此。
而且一辆卡车动辄两三吨,需要消耗大量钢铁。
而就算汤潇逸能点亮技术,受限于材料和发动机,载货量也不过两三吨。
要是有列强,一流列强除沙俄外的那个工业规模当然可以搞。
但不是没有嘛,只有摩托车更实用,四辆摩托车也能拉着一个班走。
虽然载重低得多,但摩托车毛病更少,维修更方便,越野能力更强。
而且驾驶员培养上,摩托车驾驶员可比卡车驾驶员容易培养的多。
“陛下,大量生产的话,只需要150至180两银子一辆,贵在发动机和轮胎。”
“发动机需要精密加工,轮胎的加工难度也不低,而且还需要橡胶。”
“我们没有橡胶产地,所有橡胶都得进口。”
刘一鸣不得不佩服汤潇逸。
华夏没有橡胶产地,但兰芳产橡胶呀!
东南亚的橡胶产业正在蓬勃发展,这时候下手,刚刚好。
“有点贵了,产量呢?”
汤潇逸离开了摩托车,屁股有点疼。
虽然加上了悬挂,但效果也就那样,只是不至于把人震散罢了。
“现在开始生产的话,每个月能生产三十量,投资一百二十万两明年建厂后,能将年产量提升至六千至八千量。”
“制约产量的是发动机的生产速度,我们没有那么多熟练工人。”
“另外,如果要大规模生产,我们必须控制橡胶产地,才能保证轮胎安全。”
“江南厂和闵厂都已经试过了,即便我们改进了生产工艺,一条轮胎,在平整道路上最多能跑一千五百公里路。”
“在非平整道路或平缓山地,只剩下不到五百公里。”
“如果用于军事,时间紧迫,只能更换轮胎,就算搭配维修队,一辆车也至少要配四条备胎才行。”
钢铁是工业的骨骼,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橡胶是工业的粮食。
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没有橡胶,没有橡胶密封圈,许多东西要么动不起来,要么动不了几下。
“正好这次和荷兰开战了,能拿到一块橡胶产地,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保证橡胶安全呢。”
汤潇逸笑了笑,当初说他不对那些人,以后还说的出来吗。
而且对华夏来说,橡胶可不止做轮胎,战舰也要用到。
一艘万吨战舰就需要用到十几吨乃至几十吨橡胶,这是刚需。
现在华夏海军规模不大,而且国际环境也不差,可以靠进口。
以后呢?
橡胶可不是用一次保终身,老化了就得换。
“是呀,就差石油了。”
刘一鸣点点头。
“陛下,英吉利大使窦纳乐预约了下午三点和您见面,这些还是不要让他看到的好。”
秘书一看时间都快一点了,赶紧提醒。
约定三点见面,可不代表人家三点才来。
总得前来等待一会儿,毕竟还有安全检查等流程要走。
也许一点半就会抵达,现在说不定已经出发了。
毕竟要是三点没到,就得等下次了。
摩托车虽然已经有了,但这个明显技术先进的多的东西,还是保密一点比较好。
“行吧,把东西都收一下,先去吃饭吧。”
汤潇逸拉着刘一鸣去吃饭,顺便商量了一下继续投资发动机、摩托车、拖拉机厂的问题。
华夏已经能自产拖拉机了,蒸汽的、柴油的,都没产,不过都是手工作坊式生产,产量很低。
也是卡在技术工人不足上。
技术工人不能凭空变出来,但能用钱催熟,甚至用钱去西方挖人。
大不了挖回来的人只负责部分工序加工,就不怕泄密问题了。
……
吃过午饭,窦纳乐便已经抵达。
两点半,闲来无事的汤潇逸便让人把他带了进来,看看英吉利想谈什么。
先是荷兰人单独来,又是英吉利人单独到来。
“陛下,最新消息,英吉利的开普殖民地出现大规模叛乱。”
“目前英吉利军队只能死守开普,伦敦正在四处抽调军队前去支援。”
“连缅甸的英吉利军队都抽调了部分过去。”
“臣怀疑英吉利此次来就是因为这个,联想到荷兰人的事儿,也许英吉利是来妥协的。”
秘书在窦纳乐进来之前收到消息,先把窦纳乐晾在了外面,自己进门汇报。
“大规模叛乱?开普?”
汤潇逸眉头一皱。
对于其他的历史他不太熟,但把英吉利拖下神坛的布尔战争他是知道的。
此时的英吉利对开普殖民地的控制相当强,不然也没有余力出现开普警察进攻布尔人的事情。
如果真的有大规模叛乱,布尔战争就不会在明年爆发。
还是说他的蝴蝶效应已经影响到布尔人了?
“我明白了,你先让他进来吧。”
汤潇逸点点头,准备试探一下窦纳乐。
窦纳乐带着微信走进了门:
“日安,尊敬的华夏皇帝陛下。”
简单问候后,窦纳乐直入主题,
“相信陛下已经接到了消息,开普殖民地发生大规模叛乱,我们没有这么多精力干涉远东事务了。”
汤潇逸露出微笑:
“大使阁下说笑了,区区殖民地叛乱,对于大英帝国来说不过藓疥之疾,影响不了大英帝国的战略力量。”
“大使这次来是专程告诉我这个的吗?”
英吉利果然不是真的没精力干涉远东事务了,所谓叛乱大概率也是假的。
不然,窦纳乐不会上门来这么说。
“当然不是,实际上,由于开普殖民地叛乱,伦敦对远东局势有了新的看法。”
窦纳乐不明白索尔兹伯里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但是他知道,自己只需要执行就行了。
“伦敦对华夏恢复自己的保护国持支持态度,但您也知道,下院的老爷们总不是这么容易说服的。”
汤潇逸点点头:
“所以,英吉利人想要什么?”
“我先说明一下,兰芳不可能和英吉利共享,但可以贸易。”
窦纳乐笑着摇摇头:
“英吉利不需要兰芳,只需要华夏撤出巴达维亚,交给英吉利人,英吉利保证,战争结束前不会将巴达维亚交给荷兰人,兰芳也一定会属于华夏。”
汤潇逸保持着微笑:
“不怎么样,英吉利人想要什么?”
窦纳乐想了想:
“我们并没有利益冲突,只是苏门答腊在荷兰人手里太久了。”
汤潇逸没有表态,只是看向了婆罗洲上,属于英吉利人的地盘。
也是婆罗洲石油的主要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