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韩玲身不由己地被侍卫拖拽着,踉踉跄跄地出了元仲华的院子。
元仲华依赖韩玲,哪里容得韩玲就这样被拖走,一路小跑的跟着。
“你们放肆,快给我放开她,快给我放开她,有什么事让大将军来找本宫......”
但尽管她为公主,府内的侍卫皆以高澄的命令为重,对于元仲华的命令似若未闻。
双堂之中,高澄负手立在屋子中央,两个婢子跪在他面前瑟瑟发抖,磕头如捣蒜,嘴里不停求着饶。
“大将军,您就饶恕奴婢这一次吧,您就饶恕奴婢这一次吧,奴婢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都是韩玲指使的,都是她指使我们的,是她哄骗我的......”
高澄冷笑一声,眸中寒光似有嘲讽,不过嘲讽之人恰是自己。
韩玲被侍卫猛地一扔,整个人向前扑去,狼狈地趴倒在高澄面前。
她抬头瞥见了高澄一脸寒色,惧意瞬间由心蔓延。
就立马爬着身子,跪身俯地,声音颤抖,几近破碎
“大.....大将军......”
高澄还未来及得说话,元仲华已经冲进了双堂。
“子惠哥哥,子惠哥哥,你就饶了阿玲吧?”
高澄嘴角挤出冷笑嘲讽。
“饶了她?这么说来,她做的事儿殿下都是知道的!”
元仲华顿口,想不出话头去接,韩玲身子俯得极低,紧紧闭着眼睛,也猜今日难逃劫难。
“阿玲从小陪着我,子惠哥哥,你就饶了她这一次,我保证再也不敢了!”
几近哀求的声音,并没有让高澄心软。
高澄转头看了高洋一眼,
“这婢子挑拨,你我兄弟差点反目,就由你处置?”
语毕之际,高洋已然近身到韩玲身边。
高澄开始跨步往双堂之外,身后几声惊恐尖叫之后,元仲华腿脚失力,软软的瘫到在地。
高澄没有多憔一眼,只是冷冷的抛出了一句:“扶公主回房。”
李昌仪素手捏着一件赤红缎料的半成品衣裳,心下无奈之际,余光瞥见门口一个影子。
随即收起了那件衣裳。
“妾身拜见大将军!”
高澄一边扫视着屋内陈设,一边缓缓移步至李昌仪面前,顿了下来。
“倒是李娘好办法?说起来,我是不是得感谢你?”
说完眼睛不自觉去瞅李昌仪故意隐藏在身后的那件衣裳。
“男装?”
“未曾想你倒是个多情的!”
高澄抿过一丝淡笑,准备转身离开。
“大将军,这是妾身特意为您缝制的!不信大将军请看,这针线还未完......”
“哦?”高澄似有玩味,转过了身子,伸出了手。
接过以后随意扫了一眼。
“我向来不缺衣裳,就像不缺女人一样。”
说完只将衣裳直接扔回给李昌仪,他当然知道眼前的女人为了安身立命,也已经顾不得颜面向自己低头。
“妾身知道,只是妾身指望能有个一儿半女,与之相伴,再无他求了!”
高澄听闻,嘴角不禁轻起一丝弧度,似笑非笑:“呵~”
“你果真是寂寞久了,你就去晋阳侍奉我母亲吧!”
说完,头也不回的出了屋子,这般心机的女子,高澄已经不愿养在自己的后宅之中。
李昌仪尴尬的杵在原地,过了一刻,才冲进妆台,对着镜子里的自己,一阵细憔。
随后手背轻轻拂过自己的脸颊。
“也罢,以后也不用再这般,毫无指望的过日子了!”
到了晚上,秦姝的房门仍对高澄紧闭着,这些日子,他们即便在东柏堂有所碰面,也是相顾无言。
高澄缓缓抬起手,再次敲门尝试。
“阿姝,你倒是开门,我们好好说说,这都静了好几日了,还有什么想不通的?”
屋内的沉默是对他耐心极致的消磨,他杵在门口,数着屋子里的步数。
只是静宜良久后,门依旧纹丝未动。
高澄深纳一口气,转身回了后宅。
春日惠风暖阳,邺城文武百官整整齐齐的立了好几排,时不时踮脚张望。
仪仗由远及近,马车驻停之后,高欢被近侍扶着下了马车。
“子惠恭迎父亲!”高澄率先说道。
随后众臣同时高呼,并低头俯身,端手拜礼。
“恭迎丞相台驾!”
“有劳诸公相迎!都不必多礼!”
说着已经走进崔暹面前,伸手抬起崔暹手腕。
高澄、高洋已经转身跟到了高欢身后。
“以往朝中无执法之官,去纠正弹劾罔法之行。
如今全赖崔中尉,正是有你这般尽心为国,不避豪强。
才使得这朝中上下,四方肃清。
冲锋陷阵的人,我那里倒是大有人在,但像中尉你这样的清正之官,孤也是如今才见。
富贵乃中尉自取,你对社稷有功啊,我们父子无以相报!”
随后高欢转身,向身后近侍抬手示意。
只见一匹皮毛如绸的赤色良马被牵了出来,众人皆是各自称奇。
“此良驹当配中尉你这样的贤良之士!”
崔暹立刻双膝跪地,
“下官谢过丞相赏赐!”
“诶,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崔暹被高欢扶起身子,只是崔暹接过缰绳之际,那马却突然惊起,撤脱了缰绳。
向着空旷之地惊跑狂奔,所有人还在原地惊慌失措。
高欢眼疾手快,已经箭步上前,紧紧扯住了缰绳。
双手一缓一急,很快勒住了狂奔之马,辔过头后,亲自牵到崔暹面前,递给了崔暹缰绳。
高澄嘴角擒起一丝轻笑,自己为了给崔暹立威煞费苦心,父亲如今这般,以后这朝中之势便更易控制。
崔暹双手接过缰绳后,高欢便领着崔暹一起,走在前头。
“走吧!”
高澄高洋紧随其后,众臣也纷纷朝着城中华林园行去。
元善见早在那里布置宴射,以为高欢接风洗尘。
射箭比试,高欢自然拿的头筹,赢得皇帝赏赐千段绢绸。
饮宴之际,在欣赏一阵胡音表演后。
元善见率先开口:
“如今民生安乐,百姓富足,全赖诸卿之功。
天下太平,离不开文治武功,
朕有丞相,方保四方安定
朕欲举杯,寻朝中文治功臣陪朕同饮,丞相,依你之见,在座诸位中,谁可担此重任?”
高欢从席位恭敬起身,来到厅中央,台阶之下跪地说道。
“陛下,依臣之见,如今朝中,唯有崔暹可担此任。臣还恳请陛下,将臣射箭所得的千段绢绸转赐给崔中尉,以慰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