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不要了,新野不要了,江夏也不要了,曹操的防线将推到以南阳为中心,往北则是伏牛山。
往南则是比水、桐柏山、大别山、淮河等一众天险,然后便和曹操在合肥的防线相连。
中间分别是棘阳、复阳、新县,新县已经是属于豫州的地盘了,再往东便是庐江和九江两郡了。
而这个防守中心便是合肥了,这样曹操便可以以合肥和南阳两个坚城为中心,以繁华的豫州为后盾,以一众山水天险为依托。
然后稳定整个关中和前线,等解决了其他的危险之后,曹操再来和刘备决斗。
他就不信,当初他的兵少而袁绍的兵多,他都能战胜袁绍。
而现在自己雄踞整个北方,堂堂正正地和刘备打一场国战,他就不信打不赢刘备!
现在的退却只是为了避免无谓的消耗,只是为了能在后来的战争中更可能的集聚自己的力量!
退兵的消息传到襄阳和新野的时候,于禁也不再老老实实地戍守在新野城中。
而是领着大军继续南行,前往襄阳准备接应曹仁的守军。
这样的大军调动怎么能瞒得过关羽和诸葛亮的眼睛!
两人当下相视一笑,诸葛亮问道:“云长怎么看?”
关羽双眼微眯:“难道曹军想要和我军决战?”
诸葛亮哈哈一笑:“想要决战的话,早就决战了,怎么能等到今天,现在襄阳的守军已经戍守一年有余的时间,士气已经丧尽,
如何还能作战?凭着新野于禁的三万大军却是如何能和我军决战呢?岂不找死?更是可笑之举?”
“那他们这等行军却待如何?很难解释于禁大军为什么之前一直在新野戍守,现在却出来了呢?”
诸葛亮没有解释,而是转头问向后面的小孩子:“伯约?你怎么看?”
原来诸葛亮身后的人跟着的正是姜维,此刻的他正属于问询者、求知者和聆听者!
诸葛亮贸然问自己这个问题,却是让他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回答。
诸葛亮耐心地开导道:“不要着急,这不是考究,你可以好好想一想再回答,答错的话也不要紧。
不过你要善于在事件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不管这个结论是对还是错,
对你而言,都是进步,所以,如何分析此事便算是为师对你的考究,你好好想想再作答吧!”
姜维暗暗松了口气,来襄阳这么久了,他也从刚开始的桀骜不驯到现在的毕恭毕敬。
毕竟没有人能在诸葛亮这般大才身边不敢不毕恭毕敬的。
高傲如关羽又怎样?不还是对自己的师父言听计从?
桀骜如张飞又怎样?每次来襄阳见到师傅的时候不都得舔着个笑脸,想要师傅给他安排作战任务?
所以,对自己的师傅毕恭毕敬不丢人,他们都不丢人,何况是他这做弟子的呢!
现在诸葛亮竟然让自己发表结论,这不是看重是什么?
看来自己这个大师兄真得师父的看重啊!
不说诸葛亮对自己的态度,就说诸葛亮的其他弟子来到襄阳来找诸葛亮在得知姜维是大师兄的时候。
那惊讶的态度和那恭恭敬敬的一声声的大师兄让姜维感觉到有些飘飘然!
只是可惜,没能和诸葛亮第一个收的,但却是二弟子的邓艾见过面,听说,他现在在南海戍守,一时之间回不来。
但从诸葛亮各弟子身上,姜维也能感觉到那些恐怖的才能,这让姜维心里不免有些德不配位的感觉。
自己可是大师兄,虽然年纪小,但毕竟是诸葛亮亲自认定的大师兄,怎么可能能被这些小师弟给比下去呢!
从这之后,姜维变得更爱好学习了,每天都手不释卷,不是在看书就是在思考,或者就是缠着诸葛亮问一些不懂的问题。
好在诸葛亮对姜维的提问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姜维这段时间也是获益不少,所知所学每时每日都进境神速,一日千里。
但在这么多人的说出自己的结论,展现自己的才能,姜维这还是第一次。
不过他却不敢轻易发言,而是按照诸葛亮的吩咐仔细分析着传令兵传来的情报,抽丝剥茧想要分析出来曹军到底想要做什么!
既然诸葛亮已经否认了曹军想要和己方军队决战的事实,那就绝对不是想要决战。
不想决战,那于禁进军是干嘛呢?
里应外合?打退己方的大军?那这和决战有什么区别呢?
驻扎在襄阳城外,等待着曹操新的增援前来,然后和己方的大军决一死战?
那于禁就没有这个必要先一步从新野城里出来了,老老实实地在新野城里等待着援军的到来,然后一起往襄阳进军不就行了吗?
这样也说不通?
难道是为了做出一个假象,吸引我军和曹军决战,然后在关键的时候,曹军的援军再来支援?
这就更说不通了,不说现在曹军还没有和刘备集团打全面决战的决心,就算是有这个决心,有师傅在这里,肯定有防备的措施。
不过这倒是可以作为结论之一来分析。
不管是对还是不对。
但结论肯定是不止这一种的,姜维继续分析。
除了这些,大军进发还能有什么打算呢?
难道是为了接应大军撤退?
这个念头从姜维的脑海中一冒出来,姜维的小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对!一定就是这样,如果不是为了和己方军作战,那他就一定是想要掩护城中的守军撤退!
姜维顿时将自己的所有分析说了出来。
反正师父说了,即使说错了也不要紧。
在姜维说到曹军很可能有阴谋,假意想要和己方军决战,而后在关键时刻援军杀出,从而挫败己方的时候。
诸葛亮和关羽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这虽然不是正确答案,但是姜维能想到这一层,已经说明他有在努力思考,从而得出结论了。
关羽的眼中闪过欣赏的表情。
“军师这个大徒弟真不错嘛!不愧是军师看中的弟子,就是不一样。”
然而等到姜维说到曹军有可能撤军的时候,诸葛亮的眼睛就更亮了。
无疑!这是正确的答案!
而姜维不但可以分析出这么多的结论,还能分析出正确的结论,看来这段时间果然有跟着自己好好学习!
而刚才也有在认真思考!